事业单位党建+工会工作创新模式分析
张莉
湖南省邵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422000
在当前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背景下,事业单位的管理与服务水平也亟待与时俱进。事业单位作为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关键力量,其组织运行的科学化与规范化已成为衡量公共管理效率的重要标志。党建工作是加强党对事业单位全面领导的根本途径,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保障。而工会工作则在维护职工权益、促进民主监督、推动单位和谐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的党建与工会工作多以各自为体系、单兵作战的模式存在,缺乏联动与协同机制,导致资源分散、效率不高,难以满足新时代事业单位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因此,探索“党建+ 工会工作”的融合发展新路径,构建双向互动、资源共享、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对于提高事业单位内部治理水平、增强职工凝聚力和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一、事业单位“党建 + 工会工作”的功能分析
“党建 + 工会工作”的融合,不仅是组织层面的整合创新,更是职能的深度协同,其功能主要体现在领导、实践与维权三个方面。 ① 在领导功能方面,党建工作为事业单位发展指明政治方向和发展路径,确保单位工作始终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展开,防止管理失控与方向偏离。通过加强党组织建设,强化党员干部队伍管理,使党的理论政策能够深入一线,转化为具体的执行力。工会在这一过程中成为配合党建决策、促进组织落实的桥梁,提升全员思想政治素养,增强组织凝聚力。②在实践功能方面,党建和工会联合开展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职工文化生活,也增强了单位整体向心力。工会依托党组织平台开展劳动竞赛、岗位练兵、志愿服务等活动,使党建工作从“纸面落实”转变为“实地落地”,让党的思想真正植根于职工心中。这种联合机制也鼓励广大职工主动参与单位建设,实现“从被管理到共治理”的转变。 ③ 在维权功能方面,工会作为职工利益代表组织,其职责之一就是监督单位依法用工、合理安排职工福利。党建工作的加入,则为工会维权提供更坚实的政治保障和组织支持。党组织在处理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时,能及时协调资源、指导决策,确保职工权益不受侵害。
二、事业单位“党建 + 工会工作”模式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构建“党建 + 工会工作”的新型融合模式,不仅是推动事业单位组织建设与职工服务水平双提升的内在需求,更是贯彻新时代党建工作与职工组织治理理念的具体实践。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 政治引领价值。党建工作引领工会在思想政治建设中走在前列,有助于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转化为职工群众的思想认同和行动自觉,强化党在事业单位的领导核心地位,提升政治站位。②融合模式增强了组织的制度运行效能。通过联合制度设计与工作流程重构,减少了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形成权责明确、分工协同的组织体系,提升管理效率与响应速度。 ③ 对加强单位内部民主建设和职工参与机制具有积极作用,赋予职工更多的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从而增强工作的透明度与公平性。④在提升职工满意度与单位凝聚力方面,党建与工会的协同工作能够更有效地响应职工诉求,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职工归属感和幸福感。 ⑤ 较强的社会价值,通过搭建职工与组织之间的沟通桥梁,传递正能量,形成单位与社会良性互动的机制,有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党建+ 工会工作”创新模式的探讨
在新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组织管理体系的深度创新。“党建+ 工会工作”的融合模式,正是破解传统工作机制弊端、提升组织效能的关键路径。要推动其高效落地,必须从信息化建设、职工参与机制、模式开展与制度创新等方面入手。 ① 借助信息化技术对“党建+ 工会”创新模式进行融合。当前,许多事业单位已初步建设了数字化办公平台,但多数集中于行政事务层面,缺乏针对党建与工会工作的专属系统。应推动建设集“组织建设、政治学习、职工服务、民主监督”于一体的信息化平台,实现工作流程可视化、任务安排智能化、反馈机制实时化。②充分发挥职工的监督功能。传统管理方式中,职工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缺乏对单位事务的发声渠道和监督手段,容易导致信息不对称、管理盲区等问题。应在“党建+ 工会”模式下构建以职工为主体的监督参与体系,一方面设立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建议平台等民主机制,让职工能通过制度化方式表达意见;另一方面,党组织要主动引导党员和骨干职工参与监督活动,增强责任感和参与感。 ③ 推动“党建+ 工会工作”模式的常态化开展和持续创新。在组织设置上,应强化统筹协调机制,设立党建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由党支部书记与工会主席共同制定年度计划、开展联合活动,明确工作分工与协作流程,避免“两张皮”现象。在人员配置上,打造复合型人才队伍,既懂党建也懂工会业务,提升工作融合度。可以通过组织轮岗交流、业务培训、外派学习等方式提升工作人员综合能力。在活动开展方面,应融合党建主题教育与工会特色活动,如将“三会一课”与文体活动结合,增强活动吸引力与实效性。最后,在制度建设方面,应以制度化推进融合工作常态化,制定明确的责任清单、考核标准和激励机制,推动工作从“创新试点”向“全面落实”转变。
结语
事业单位作为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其组织治理水平直接影响着社会服务质量与公众满意度。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传统的党建与工会工作模式已难以满足复杂多变的组织需求与职工期盼。通过构建“党建+ 工会工作”融合创新模式,能够有效整合组织资源,提升政治引领力、管理执行力与职工凝聚力,实现单位治理结构的优化升级。未来应以信息化、制度化、民主化为方向,推动“党建+ 工会”双轨并行、协同共治,为建设服务型、效能型、学习型事业单位提供坚实支撑。
【参考文献】
[1] 王毅 . 国有企业“党建 + 工会工作”创新模式探讨 [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 中旬刊 ),2021,(07):61-62.
[2] 刘荣 . 国有施工企业“党建 + 工会工作”创新模式探讨 [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7,(23):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