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中的谐波抑制技术研究
文天庆
宁夏固德金属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电力系统复杂性的提高,谐波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谐波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不仅涉及电能质量的下降,还可能对电网设备和用户设备造成损害。因此,谐波抑制技术的研究成为保障电力系统稳定、可靠运行的关键。本文综述了电力系统中的谐波抑制技术,包括谐波的产生、影响、检测技术、抑制方法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谐波抑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谐波抑制;电力系统;谐波检测;有源滤波;无源滤波
一、引言
谐波是指频率为基波频率整数倍的电压或电流波形。在电力系统中,谐波主要由非线性负载(如电力电子装置、电弧炉等)产生。谐波的存在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增加设备损耗、引发电压波动、干扰通信和控制系统等。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谐波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谐波抑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二、谐波的产生与影响
(一)谐波的产生
谐波的产生主要源于非线性负载。非线性负载在工作过程中,其电流与电压之间不是线性关系,导致电流波形畸变,产生谐波。电力电子装置是产生谐波的主要源头之一。例如,整流器、逆变器、变频器等电力电子装置在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或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过程中,由于开关器件的通断操作,会产生大量的谐波。此外,电弧炉、感应加热器等非线性负载也会在工作过程中产生谐波。
(二)谐波的影响
1. 增加设备损耗
谐波电流通过电网设备和用户设备时,会在设备中产生额外的损耗。这些损耗包括电阻损耗、电感损耗和电容损耗等。长期的谐波作用会导致设备发热、绝缘老化加速,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
2. 引发电压波动
谐波电流在电网中流动时,会引起电压的波动和闪变。这种电压波动会影响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可能导致设备故障。
3. 干扰通信和控制系统
谐波电流通过电磁感应等方式可能干扰附近的通信线路和控制系统。例如,在电力系统中,高频谐波可能会干扰无线电通信和雷达系统;在工业自动化系统中,谐波可能会干扰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等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
4. 影响电能质量
谐波污染是电能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谐波会导致电压波形畸变、频率扰动、三相不平衡等问题,降低电网的供电质量,影响用户的用电体验。
三、谐波检测技术
为了有效地抑制谐波,首先需要准确地检测谐波。目前,谐波检测技术主要分为频率分析法、时域分析法和小波分析法三种。
(一)频率分析法
频率分析法通过频谱分析来确定谐波的频率和幅值。这种方法适用于稳态谐波检测,能够准确地识别出电网中的谐波成分。然而,对于非稳态谐波(如暂态谐波、间谐波等),频率分析法的检测效果较差。
(二)时域分析法
时域分析法基于变量周期性和波形相似性,通过比较实际波形与理想波形的差异来检测谐波。这种方法适用于非稳态谐波检测,能够实时地监测电网中的谐波变化。但是,时域分析法对谐波的检测精度受到采样频率和算法复杂度的限制。
(三)小波分析法
小波分析法具有时-频分辨率优势,能够同时获得谐波频率和时域波形信息。这种方法适用于稳态和非稳态谐波的检测,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和实时性。然而,小波分析法需要较高的计算复杂度和存储资源。
谐波检测设备主要包括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电能质量分析仪等。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用于实时监测谐波电流和电压的波形和幅值;电能质量分析仪则能够在线监测电网中的谐波含量、电压波动、频率扰动等电能质量指标。
四、谐波抑制方法
谐波抑制方法主要分为无源滤波技术、有源滤波技术和混合滤波技术三种。
(一)无源滤波技术
无源滤波技术是利用无源滤波器来抑制谐波。无源滤波器主要由电感、电容和电阻等元件组成,通过串、并联等不同方式连接,形成谐振回路,吸收或旁路谐波电流。无源滤波器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实现等优点,但滤波效果受电网阻抗和负载变化的影响较大,且对高次谐波的抑制效果较差。
常见的无源滤波器包括串联谐振滤波器、并联谐振滤波器和LC滤波器等。串联谐振滤波器通过串联在电网中,对特定频率的谐波形成谐振,吸收谐波电流;并联谐振滤波器则通过并联在电网中,对特定频率的谐波形成谐振,旁路谐波电流;LC滤波器则通过串联和并联电感、电容元件,形成低通或高通滤波特性,抑制谐波电流。
(二)有源滤波技术
有源滤波技术是通过加入具有可控电流源的有源滤波器来抑制谐波。有源滤波器能够实时监测电网中的谐波电流,并产生与谐波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补偿电流,从而消除谐波电流。有源滤波器具有滤波效果好、适应性强、对负载变化不敏感等优点,但成本较高、技术复杂度较大。
有源滤波器主要分为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APF)和串联有源电力滤波器(SAPF)两种。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通过并联在电网中,对负载电流中的谐波分量进行补偿;串联有源电力滤波器则通过串联在电网中,对电网电压中的谐波分量进行补偿。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有源滤波器的性能和成本逐渐得到优化,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
(三)混合滤波技术
混合滤波技术是将无源滤波技术和有源滤波技术相结合,形成混合滤波器。混合滤波器结合了无源滤波器和有源滤波器的优点,既能够降低成本,又能够提高滤波效果。混合滤波器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前景,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灵活地选择无源滤波器和有源滤波器的组合方式和参数配置。
五、谐波抑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电力系统对谐波抑制要求的不断提高,谐波抑制技术正朝着集成化、智能化、模块化的方向发展。
(一)集成化
随着电力电子器件的不断发展,谐波抑制装置将越来越集成化。未来的谐波抑制装置将采用更小的体积、更高的集成度,实现更高效的谐波抑制效果。同时,谐波抑制装置将与其他电力电子设备集成在一起,形成更完整的电力电子系统,提高电力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
(二)智能化
未来的谐波抑制技术将越来越智能化。通过引入智能控制算法和机器学习技术,谐波抑制装置将能够自动识别谐波源、优化滤波参数、提高滤波效果。智能控制算法可以根据电网的运行状态和负载变化,实时地调整滤波器的参数和工作模式,实现更高效的谐波抑制。机器学习技术则可以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和学习,预测谐波的产生和变化趋势,提前采取抑制措施。
(三)模块化
未来的谐波抑制技术将越来越模块化。通过采用模块化设计,谐波抑制装置将能够方便地进行安装、维护和升级。模块化设计还可以提高谐波抑制装置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满足不同应用场景和需求。例如,可以根据不同的谐波抑制要求,选择不同的滤波器模块进行组合和配置。
六、结论
谐波抑制技术是保障电力系统稳定、可靠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综述谐波的产生、影响、检测技术、抑制方法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可以看出,谐波抑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然而,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电力系统对谐波抑制要求的不断提高,谐波抑制技术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未来,谐波抑制技术将朝着集成化、智能化、模块化的方向发展,为电力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田朔.基于MMC-APF的电力系统谐波抑制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20.DOI:10.27275/d.cnki.gsdku.2020.001702.
[2]陈浩钢,饶偲.电力系统中的谐波检测和抑制技术探讨[J].数字通信世界,2019,(08):79+90.
[3]王仑.电力系统中的谐波检测和抑制技术探讨[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9,(02):146-147.DOI:10.16107/j.cnki.mmte.2019.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