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有效措施研究
何兰兰
宁夏万年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 要:本文聚焦市政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深入剖析其重要性及现存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有效管理措施,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验证。旨在为提升市政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水平,确保项目按时、高质量交付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市政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有效措施
引 言
市政工程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关乎城市的正常运转与居民的生活质量。从道路桥梁建设到排水供水系统完善,每一项市政工程都对城市的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项目进度管理在市政工程建设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它不仅关系到项目能否按时完工,还影响着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项目成本的控制。若进度管理不善,可能导致工程延期,增加额外成本,甚至影响城市的正常运行秩序。因此,深入研究市政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有效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市政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概述
(一)市政工程项目特点
市政工程项目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其服务对象为广大市民,旨在提升城市的整体功能与居民生活品质。例如城市公园的建设,是为了满足市民休闲娱乐的需求。同时,市政工程往往具有较强的政治性,许多项目是政府为改善民生、提升城市形象而推动的重点工程,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此外,市政工程建设涉及面广,涵盖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等多个环节,且与城市的交通、水电等其他基础设施相互关联,协调难度大。
(二)项目进度管理的重要性
合理的进度管理能够确保市政工程项目按时交付使用,使城市基础设施及时发挥效益。例如,新建的污水处理厂若能按时完工投入使用,可有效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同时,科学的进度规划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避免资源的闲置与浪费,降低项目成本。而且,良好的进度管理可以增强项目的可预测性,减少因工期延误带来的各种风险,如合同纠纷、社会负面影响等[1]。
二、市政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现存问题
(一)进度计划制定不合理
部分市政工程项目在制定进度计划时,缺乏对项目实际情况的深入调研与分析。未充分考虑施工场地条件、天气因素、材料供应等诸多影响因素,导致计划过于理想化。例如,在一些城市的道路施工项目中,没有充分考虑雨季对施工进度的影响,使得原本制定的进度计划无法按时推进。此外,计划制定过程中缺乏多部门的协同参与,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沟通不畅,导致计划的可行性和协调性不足。
(二)组织协调工作不到位
市政工程建设涉及多个参与主体,各主体之间的利益诉求和工作重点存在差异,容易出现协调困难的问题。例如,施工单位注重施工进度,而设计单位可能更关注设计质量,当出现设计变更时,双方可能因沟通不畅、协调不力而延误工期。同时,项目建设过程中还可能涉及与周边居民、企事业单位的协调工作,若处理不当,容易引发纠纷,影响工程进度。如在城市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因与居民沟通协调不到位,导致居民对施工方案存在异议,阻碍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三)资源配置不足或不合理
资源是保障市政工程顺利进行的基础,但在实际项目中,资源配置问题较为突出。一方面,部分项目存在资源投入不足的情况,如施工设备老化、数量不足,劳动力短缺等,严重影响施工效率。另一方面,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象也较为常见,例如材料供应与施工进度不匹配,导致材料积压或短缺;人力资源分配不均衡,部分岗位人员冗余,而关键岗位人员不足。
(四)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面临着各种风险,如自然风险(暴雨、地震等)、技术风险(施工工艺复杂、技术难题)、政策风险(规划调整、政策变化)等。然而,许多项目团队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对潜在风险缺乏有效的识别、评估和应对措施。当风险发生时,无法及时采取应对策略,导致工程进度受到严重影响。例如,在一些沿海地区的市政工程建设中,对台风等自然灾害风险预估不足,没有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台风来袭时造成工程停工,延误了工期[2]。
三、市政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有效措施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进度计划
在制定进度计划前,项目团队应进行充分的前期调研,包括对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周边环境等进行详细勘察,收集气象资料、材料供应信息等。同时,组织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计划制定过程,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确保计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运用先进的项目管理软件,如Primavera P6等,对项目进度进行精确模拟和优化。根据项目的总目标,将工程分解为若干个工作包,明确每个工作包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持续时间,制定详细的横道图和网络图,以便直观地展示项目进度计划,并对关键路径进行重点监控[3]。
(二)加强组织协调工作
建立高效的组织协调机制,明确各参与主体的职责和权限,避免职责不清导致的推诿扯皮现象。设立专门的协调管理部门或岗位,负责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沟通协调工作。定期召开项目协调会议,由项目负责人主持,各参与主体代表参加,及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强与周边居民、企事业单位的沟通协调,在项目前期通过公告、座谈会等形式,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合理诉求予以满足,争取他们对项目建设的支持。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向周边居民和单位通报工程进度和施工安排,减少施工对他们的影响。
(三)优化资源配置
根据项目进度计划,科学合理地配置资源。在施工设备方面,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根据施工需要及时更新和补充设备。在劳动力方面,制定合理的用工计划,根据工程进度和施工难度,合理安排不同工种的劳动力数量和进场时间。加强对材料供应的管理,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材料的质量和供应及时性。根据施工进度提前制定材料采购计划,合理控制材料库存,避免材料积压或短缺[4]。运用信息化手段,如BIM技术,对资源进行动态管理和监控,实时掌握资源的使用情况,及时调整资源配置方案。
(四)强化风险管理
树立全员风险管理意识,对项目团队成员进行风险管理培训,提高他们对风险的识别和应对能力。建立完善的风险识别机制,从项目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入手,全面识别潜在风险。例如,在项目规划阶段,关注政策风险和规划调整风险;在施工阶段,关注自然风险、技术风险和质量安全风险等。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科学方法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对于高风险事件,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和责任分工。定期对风险进行跟踪和监控,及时发现风险的变化情况,调整应对策略[5]。
四、结论
市政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成败和城市的发展。通过深入分析当前市政工程项目进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进度计划制定不合理、组织协调工作不到位、资源配置不足或不合理、风险管理意识淡薄等,并针对性地提出制定科学合理的进度计划、加强组织协调工作、优化资源配置、强化风险管理等有效措施,能够显著提升市政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水平。在实际项目中,应结合项目的具体特点,灵活运用这些措施,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进度管理工作。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项目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市政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将朝着更加智能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为城市建设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陶刚.市政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有效措施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4,9(24):127-129.
[2]陈振.关于市政工程建设项目进度管理策略的思考[J].居业,2022,(12):130-132.
[3]章晋门.长江大保护管网项目进度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J].江西建材,2022,(05):308-311.
[4]梁靓.简析市政工程项目管理施工中的进度控制要点[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2工程建设与管理研讨会论文集.重庆公用事业建设有限公司;,2022:3.
[5]杨志锐.市政工程的项目进度管理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21,(30):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