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析消防救援队伍基层装备管理能力提升对策

作者

于雷  魏克温 许鹏昌

都市森林消防支队  854085

引言

消防救援装备是应急响应进程的核心物质基础,消防救援装备管理水平和运行状态直接影响到基层单位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边界和行动效率。特别是在灾种呈叠加化和灾情演化加速的今天,传统的经验主导型和静态配置型装备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新时代综合应急能力发展的需要。基层作为设备使用和维护的前沿场域既面临着资源配置有限的问题,又需要应对维护机制落后,专业人力短缺,技术支撑乏力等诸多结构性挑战。文章在对当前基层装备管理实际图景进行系统梳理后,试图提出具有可行性和延展性能力的优化路径,目的在于为完善消防装备运行体系和提高应急响应效能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一、装备体系结构演化中的管理特征表现

(一)装备种类多功能复合呈现高度专业化特征

目前消防救援装备的类型呈现出多元化的分布趋势,涉及灭火、破拆、侦检、防护、通信、照明等众多系统模块,技术集成度越来越高,实际部署时通常需要单一装备的多任务响应,但是基层单位的部署还局限于地域灾害类型和财政支撑能力,形成了装备结构地区差异显著,资源配置不均等状况,虽然专业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显著,但实战适配程度仍有待提高。

(二)管理结构层级明确但执行效能存在差异

从制度层面上看,每一级消防机构都有装备管理岗位和责任清单、有清晰的管理流程和考核节点,而基层实施中往往由于人力不足、有限的管理经验和任务压降影响了制度落地的成效,在实际管理实施中注重日常巡检和维护登记而忽略了技术状态评估和生命周期管理,致使装备管理偏于形式化和静态化,很难处理突发任务的高频调用和功能跨界问题。

(三)技术手段逐步引入与传统经验管理并存

近几年装备管理逐渐引入 RFID 识别,物联网感知以及数据平台分析的信息化手段来提高管理透明度和响应速度,一些试点单位已经搭建了动态感知平台来进行装备调度和维护计划的安排,但是传统的经验导向仍占主导,尤其是数据回传不畅的问题、当系统接口不够一致时,人工台账和经验判断仍是主流模式,构成新旧机制重叠平行的转型局面,技术赋能潜力未得到充分释放。

二、当前运行机制中的制约性因素分析

(一)台账管理滞后与装备动态更新脱节

基层单位台账管理普遍存在着数据更新不够及时,信息描述不够准确,设备状态模糊不清等现象,一些设备长期处在实际状态和登记状态不一致的错配状态,缺乏高效的状态反馈机制和任务适配预警体系导致指挥调度基础不准,资源配置出现盲点,使管理行为丧失了数据支持的基础,从而给全局战备安排带来结构性影响。

(二)维护保障机制不健全影响使用效能

装备维护通常依赖于操作人员的日常检查以及维修点的定期检测,缺少科学的诊断工具和系统化的保障流程,一些关键装备由于维修响应不够及时或者备件供应机制不力等原因,形成带病运行时间长或者空闲时间长等问题,不仅使整体战斗力下降,而且给人员安全带来隐患,维护保障体系闭环管理逻辑缺失,不仅影响了使用效率还弱化了团队应变能力。

(三)人员专业化水平不足制约管理能力发展

目前装备管理人员存在着数量和能力相匹配的结构性短板,特别是基层站点的工作人员往往身兼多职且专业技术培训的覆盖范围有限、更新周期落后,在新型装备功能扩展和系统调试的要求下,大多数管理者对其了解不透彻,技术把握不到位,管理理念还停留在被动记录和故障应对层面,预测性管理和主动调度意识的缺失限制了装备效能的释放空间。

三、基层装备效能重构的路径建构

(一)构建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提升运行效率

装备管理逻辑要以任务导向为主线进行重构,把采购、注册、使用、维修和更新整合成一个全生命周期的统一闭环系统,制定了涵盖各类设备的分类编码标准和状态监测指标,使其由静态登记变为动态追踪,并以此为基础研发了基于大数据分析管理平台,加强装备性能趋势预判,以优化任务部署和维保节奏。

(二)完善维修保障体系健全应急响应支撑能力

提出了构建分级维修保障网络的构想,对核心保障节点和协同维护单位进行划分,形成快速响应和精准服务的双向联动机制以提高故障报告,诊断分析的效率、备件调配等过程,同时引入了智能巡检系统,提高了问题查找速度,确保了突发任务时高频装备工作状态最优,稳定了战斗力输出界限,避免了突发情况下装备脱链。

(三)强化管理人员培训提升专业素质与责任意识

根据目前消防救援装备种类繁多和技术更新频繁等实际情况,要构建与装备发展趋势相匹配的差异化培训体系和加强基层管理人员精准化能力塑造。该体系需以实际作战需求为导向,将理论知识、实操技能与典型案例复盘有机融合,形成贯穿日常的训练闭环。同步构建覆盖岗位全周期技能考核机制和等级认证体系,实现培训成果量化,能力水平层次分明。以此为基础,指导管理人员朝着具有装备识别,状态判断,任务调配和数据分析能力的复合型转变,从而达到人装效能的匹配与优化,促进管理效能从经验主导向制度规范驱动转变,建构专业能力主导的责任协同机制。

结论

由装备管理结构性优化向体系性协同重构转变,不仅是基层能力现代化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建设统一高效应急系统的实践途径。基于此,需要在组织机制上实现垂直指挥与横向协调的耦合联动,推动资源调配、技术服务与专业培训的深度集成;将数字化监控平台和动态调度算法引入到技术路径中,以达到装备状态的可视,维修周期的可控和调拨逻辑的可追性;在人力保障方面,初步形成了岗位能力导向,任务需求牵引的专业梯队建设模式。系统的管理能力演进既需要应对战术层面上的瞬间需要,也需要支持战略层面上的资源高效统筹和服务能级跃升。

参考文献:

[1] 任荣升 . 消防救援队伍装备建设管理能力探讨 [J]. 城市建筑空间 , 2024,31(S01):297-298.

[2] 姚健 . 新形势下消防队伍管理的问题和对策 [J]. 水上安全 , 2024(16):116-118.

[3] 王刚 . 关于提升应急指挥中心应急救援能力的思考 [J]. 消防界 , 2024,10(14):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