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循证护理模式对改善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患者术后并发症管理的影响

作者

孙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南区) 安徽 合肥 230000

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并发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行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 循证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TACE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并发症;疼痛;满意度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生存质量[1]。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目前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主要方法,通过肝动脉插管,将抗肿瘤药物和栓塞剂选择性地输注至肿瘤供血动脉,阻断肿瘤血供,使其坏死,同时发挥化疗药物的局部作用,达到治疗目的。然而,TACE术后常出现疼痛、发热、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影响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2]。本研究旨在探讨循证护理在TACE术后并发症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为优化肝癌介入治疗护理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行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纳入标准:(1)经病理或影像学确诊为原发性肝癌;(2)肿瘤未侵犯肝外组织,无手术指征;(3)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为A或B级;(4)血常规、凝血功能基本正常;(5)预计生存期>3个月。排除标准:(1)严重出血倾向或凝血功能障碍;(2)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3)合并其他恶性肿瘤;(4)依从性差,无法配合治疗。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肝功能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包括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饮食与用药指导、心理支持等。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具体如下:

(1)成立循证护理小组:由护士长、责任护士、医师等组成,制定循证护理方案,明确分工,规范操作流程。

(2)循证护理培训: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学习循证护理理念、程序及技能,提高循证实践能力。

(3)循证护理实施:根据患者个体情况,查阅文献,明确护理问题,提出疑问,检索证据,评价证据质量,整合证据制定护理计划,落实护理措施,评价护理效果。

①疼痛护理:TACE术后疼痛是常见并发症,重度疼痛发生率达50%[5]。根据证据,采取个性化疼痛护理,如心理疏导、体位舒适、冷热敷、药物止痛等,并动态评估疼痛程度,及时调整方案。

②恶心呕吐护理:化疗药物刺激胃肠道可引起恶心呕吐。根据指南推荐,给予5-HT3受体拮抗剂止吐,同时嘱患者少量多餐,进食易消化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必要时给予胃肠减压。

③发热护理:TACE后肿瘤坏死吸收可致发热,属化疗后综合征[6]。参考文献,给予物理降温,多饮水,必要时使用退热药。同时做好病情观察,排除感染等其他原因。

④肝功能护理:TACE对肝脏有一定损伤,易引起肝区不适。结合最新研究进展,密切监测肝功能指标,合理使用肝保护剂,指导低脂低盐饮食,定期随访,评估肝功能恢复情况。

(4)护理效果评价: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疼痛程度,护理满意度等指标,评价循证护理效果。

(5)持续改进:定期开展循证护理查房,讨论存在问题,总结经验,修订方案,持续提高护理质量。

1.3 观察指标

(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统计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例数,计算发生率。

(2)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术后1天、3天疼痛程度,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烈疼痛。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4例(9.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例(2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8,P=0.030)。见表1。

2.2术后疼痛评分比较结果显示

观察组43例患者在术后1天的疼痛评分为(4.28±1.15)分,而对照组43例患者为(5.79±1.43)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433,P=0.000)。术后3天时,观察组疼痛评分降至(2.44±0.85)分,对照组为(3.72±1.17)分,两组比较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t=5.869,P=0.000)。

3 讨论

TACE是目前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有效手段,但术后常出现疼痛、发热、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给患者造成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影响预后和生活质量。因此,加强TACE术后并发症管理,对促进患者康复至关重要。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循证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亦低于对照组,提示循证护理可有效预防和控制TACE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分析原因如下:

循证护理遵循循证医学原理,以循证为基础,整合最新研究证据,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保证了护理决策的科学性。通过循证护理,护理人员及时了解TACE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和防治措施,有针对性地实施护理干预,从而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护理效果。循证护理强调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提出临床护理问题,检索相关文献,评价证据质量,应用证据指导实践,形成规范化、程序化的护理流程[3]。在TACE术后护理中,通过循证流程查找疼痛、发热等并发症的最佳护理方案,有助于优化护理路径,提高护理质量。循证护理注重多学科协作,促进医护沟通,为患者提供全面、连续的护理服务。通过成立循证护理小组,加强医护合作,共同制定护理计划,落实护理措施,可充分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形成合力,从而改善患者预后[4]。循证护理突出以患者为中心,尊重患者主体地位,注重人文关怀。在TACE围术期,通过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焦虑恐惧情绪;加强疼痛管理,提供个性化舒适护理;开展健康教育,纠正误区,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全面周到的人性化护理服务,可显著提升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模式能够降低TACE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疼痛,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肝癌介入治疗护理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许月钦,林秋苗,许丽贞,等.综合护理干预在恶性肿瘤动脉化疗栓塞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4,22(25):126-128.DOI:10.15912/j.issn.1671-8194.2024.25.036.

[2]杜彩霞,赵君梅,蒋真真.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4,10(07):49-52.

[3]牛耀卓,李宪美,郭丽萍.自我效能支持对肝癌TACE患者术后疼痛度、睡眠质量及效能水平的影响[J].医学信息,2024,37(14):150-153.

[4]卢琦琦.基于性格色彩罗盘的激励式心理护理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4,37(13):2293-2295.DOI:10.19381/j.issn.1001-7585.202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