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2022年世界女排锦标赛第二阶段(复赛)相持阶段中国队与同组球队技战术进攻效果对比分析

作者

蔡朦朦

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贵州 贵阳550001

[ 第1作者简介:蔡朦朦(1999-),女(汉族),浙江温州人,国家一级排球运动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运动训练]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以及对比分析法,对2022年世界女排锦标赛第二阶段(复赛)相持阶段中国队与同组球队技战术进攻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1)在分竞赛过程相持阶段进攻组织位置分布情况上,中国队相比意大利队、比利时队主攻队员进攻多,比利时队和意大利队在相持段打法以“猛”为主,而中国队以“巧”为主,吊球多为主动有目的性的进攻,灵活轻巧;在分竞赛过程相持阶段进攻效果上,意大利队的直接得分能力强于中国队主攻的直接得分能力,中国队副攻进攻速度快于意大利队和比利时队队员,副攻个人能力强,进攻效果及技战术运用情况略强于其他队伍。(2)在分竞赛过程相持阶段进攻系统上,在强攻组织中,中国队4号位置强攻易被防回,比利时队在4号位置强攻组织得分表现好;在平攻组织中,中国队3号近体快,4号平拉开得分表现好,失误少,稳定性强,为有力得分手段。通过本文的研究,期盼为女排日常训练、备战2024年巴黎奥预赛以及促进女排竞技水平和成绩提高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中国女排;世界女子锦标赛;分竞赛过程;进攻效果;对比分析

Abstract:This article use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video observation,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to conduct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technical and tactical offensive effects of the Chinese team and the same group of teams in the second stage (semi-finals) of the 2022 World Women's Volleyball Championship.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in term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attacking organizational positions during the stages of the competition, the Chinese team has more attacking main players compared to the Italian team and the Belgian team. The Belgian team and the Italian team mainly use "fierce" tactics during the stage of the stalemate, while the Chinese team mainly uses "skillful" tactics. The hanging ball is mostly an active and purposeful attack, flexible and light; In terms of attacking effectiveness during the stalemate stage of the competition, the Italian team has a stronger direct scoring ability than the Chinese team's main attack. The Chinese team's secondary attack speed is faster than that of the Italian and Belgian team members, and the secondary attack individual ability is strong. The attacking effect and tactical application are slightly stronger than other teams. (2) In the attacking system during the stalemate stage of the competition, in the strong attack organization, the Chinese team's strong attack at position 4 is easily defended, while the Belgian team's strong attack organization at position 4 performs well in scoring; In the flat attack organization, the Chinese team's No. 3 team is close to the body and fast, while the No. 4 team performs well in opening the score with few mistakes and strong stability, making it a powerful scoring tool. Through the research in this article, we hope to provide reference basis for the daily training of the women's volleyball team, preparation for the 2024 Paris Olympics qualifiers, and promotion of the improvement of the women's volleyball team's competitive level and performance.

Key words:Chinese women's volleyball team; World Women's Championships; Divide the competition process; Offensive effect; comparative analysis

0前言

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是由国际排联举办的国际三大赛事之一,每4年一届,是女排“三大赛”举办最早、参赛球队最多的赛事。2022年世锦赛中,中国女排参加10场比赛,共取得7胜3负的成绩,最终名列第6名。目前大部分学者对排球技战术的研究多针对排球比赛中的得失分手段及得失分率来进行分析,得失分分析只体现出进攻技战术的优劣与得失和进攻手段的重要性,并不能具体体现出在哪一个技术环节决定了比赛的胜负,而分竞赛过程则是通过对技战术各竞赛环节对抗的方式进行描述,可以系统的解析比赛中每一分进程和规律,以及如何通过技战术的应用在相持阶段发现中国队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提供解决方案,在继续保持优势的前提下,提高得分率来取得比赛的胜利。因此,本文在借鉴消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排球运动从业者的视角,对2022年世界女排锦标赛中国队与同组球队第二阶段(复赛)分竞赛过程相持阶段技战术进攻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探寻中国队在本次比赛中的优势与不足,以期为他们在以后的训练中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并为未来研究者提供一定的视角和理论借鉴,进而为进一步弘扬女排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复兴汇聚力量。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2022年世界女排锦标赛中国队第二阶段(复赛)与同组球队(意大利、比利时)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以“2022年女排世锦赛”、“分竞赛过程”、“进攻效果”、“对比分析”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查阅文献相关文献,为论文撰写奠定客观可靠的理论基础。

1.2.2录像观察法

观看2022年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中国女排第二阶段(复赛)的赛事录播,统计中国队在与同组球队两场比赛数据。

1.2.3数理统计法

对录像统计的原始数据进行常规数据整理,录入Excel软件中得到直观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1.2.4逻辑分析法

运用归纳、类比等逻辑学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深入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分竞赛过程相持阶段的理论模型

在排球比赛中,比赛两方进行的一定数量的击球次数组成排球比赛中的分竞赛过程,前一次击球与后一次击球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因此排球比赛中分竞赛过程的各阶段也是相互有影响的。分竞赛过程中的相持阶段是指发球一方进行的第一次防反以及接发球一方进行的第一次防反等若干个环节之后各级的得失分,这些都称为相持阶段的得失分,所以此阶段称为相持阶段。分竞赛过程与相持阶段的关系如下图。

通过对相持阶段中两支队伍的技战术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在分竞赛过程相持阶段中,两支队伍的得失分规律,通过分析此数据从而评判在本阶段中两支队伍战术运用的优劣。

2.2中国队与其他两支队伍进攻特点比较分析

2.2.1中国队与其他两支队伍进攻分布情况比较分析

在排球比赛中,无论发球和接发球,在回合进入相持段时,每个队员都有自己在场上的职能位置,在比赛中都起到独一无二的作用。主攻、副攻、接应都有着积极的能动作用,在比赛中充分发挥各种战术的攻击能力。为了揭示世界高水平女子排球比赛中分竞赛过程相持阶段的技战术运用效果,本论文以排球的分竞赛过程各阶段划分的理论模型为依据,主要从三支队伍的主攻、副攻、接应来进行统计分析。具体数据见表1。

通过表1可以看出,相持段中中国队和其他队伍主要还是主攻组织进攻为主,接应进攻为辅,最后配合副攻进行组织进攻。中国队主攻手与其他两支队伍主攻手都以强攻为主要进攻打法,以快攻和后排攻为辅助进攻打法。在此次排球比赛中,中国队在本阶段的扣球总计数上,中国队较其他国家低,主要原因是:在相持阶段,中国队防守到位率较低,二传队员在组织进攻时不得已以调整攻为主,结合各位置攻手进攻水平后,最终二传手更多的将球调整给主攻手,致使中国队快攻进攻总次数低于其他队伍。中国队二次攻和吊球使用率要高于其他两支队伍,主要原因是意大利队和比利时队都是欧美队伍,扣球力度较强速度较快,以重扣为主要手段,而中国队是亚洲队伍,亚洲队员与欧美队员相比力量较弱,则以巧妙运用进攻技术为主要手段。在防守起球到位时,中国队较多运用前排攻,强攻与吊球相结合,较少运用后排攻。中国队运用二次攻和吊球是主动的有意识的进攻行为,而其余两支队伍运用二次攻和吊球是被动的进攻行为;中国队副攻队员在三场比赛中总的进攻数远高于对手,在快攻战术中,中国队主要运用前快、背快、背飞、背溜等进攻手段,其中前快、背快运用较多,前快运用最多,前快效果最好且得分率最高,呈现出多点、多个位置进攻的局面,具有很好的得分效果。但在相持阶段中,由于这三支队伍防守到位率都较低,二传无法传出合适的快攻球,导致在本阶段,副攻进攻次数明显减少,扣球总数较低。

2.2.2中国队与其他两支队伍相持阶段进攻效果比较分析

在排球比赛中,强攻是各国队伍的主要得分手段,强攻得分率的高低可以体现出一支球队进攻力量的强弱,也是赢得一场比赛的主要因素,高点强攻的特点在于力量大、速度快、前排拦网队员很难进行有效拦网,后排队员也很难进行防守,因此在比赛中常运用强攻来获取比赛的胜利。快攻是指二传手传出的平快球,以及在有队友辅助掩护时利用平快球组成的战术配合的进攻,其特点在于进攻速度快,与队友进行假动作掩护时还可能对对方拦网队员造成影响,起到声东击西的效果。后排攻是位于场区1、5、6号位的后排队员在三米线后起跳进行的大力进攻,其特点在于力量大,可以有效突破对方拦网防线。二次攻的特点在于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在比赛中适当运用二次攻能够起到攻其不备的效果,前排两点攻时还可以用来增加进攻点。这些进攻组织打法的运用及效果对获得比赛胜利有着巨大的影响。中国队与其他两支队伍主攻队员在相持阶段的进攻效果的比较见表2。

通过表2数据可得出,相持段中意大利主攻队员直接得分能力强,但中国进攻被防率最高。在无攻与失误两方面,中国队主攻手与其他两支队伍主攻手相比并无较大差距。通过观看录像得知,在此次比赛中,中国队主攻手与其他两支队伍主攻手相比,进攻被拦的比率较高,主要原因如下:1、对方为欧美队伍,与中国队队员相比身材较高大,在拦网高度方面占据一定优势,拦网能力强,再加上在本阶段防守到位率较低,二传手多以调整攻为主,多数不到位球调整给主攻,导致进攻点单一,使对方前排队员很容易形成集体拦网,增加了中国队的被拦次数,较大的影响了中国队的进攻效果。2、此次比赛中,中国队以锻炼队伍为主,首发阵容多为二队队员,主攻手的进攻能力较一队主攻队员能力较弱,无法在调整攻的情况下突破对方集体拦网。这三支队伍除中国队外均为欧意大利家队伍,进攻速度快、力量强,给中国队拦防方面造成困扰,使中国队的防守难度大大增加,起球到位率低,二传队员较多组织强攻,其他战术组织运用较少。在以后的训练中中国队要加强防守起球到位率的练习,提高主攻手的个人进攻能力,在减少自身失误的情况下攻破对方拦网防线,提高得分率。

中国队副攻进攻多采用单脚背飞、背快结合时间差、空间差和背后交叉战术等快变战术配合,并结合强攻和快攻,半高球进攻技战术打法相互配合,谋取良好的进攻效果,并且成功得分率较高。中国队与其他两支队伍相持段副攻队员进攻效果的比较见表3。

我们通过表3数据结合比赛视频可以发现,在本届比赛中,贯通相持阶段中的技战术方面,中国队副攻队员直接得分能力要强于另外两支队伍的副攻队员,进攻的失误率也低于另外两支队伍。这从侧面反映出中国队副攻进攻能力强速度快,对方对中国队副攻进攻的预判不够准确,虽然其他两支队伍均为欧美队,队员身材较中国队高大,与中国队队员相比身体素质略胜一筹,却在个人技战术能力上不如中国队队员,从相持阶段的整体进攻效果上看,中国队副攻实力更胜一筹。

以往的比赛中,接应队员通常是技术运用较全面,有一定进攻能力,还可以进行二传的运动员,但现实状况下,接应运用进攻的次数普遍较少。现如今随着排球技术的不断发展,接应在队伍中的作用也发生了显著变化,现也成为场上进攻的主要人物。中国队于其他两支队伍接应队员进攻效果的比较见表4。

表4统计的是中国队与其他两支队伍相持段接应队员进攻效果的比较情况,如表所示,中国队接应队员进攻直接得分率明显低于其他两支队伍,但失误率也低于对手,被拦防率也明显低于其他两支队伍。通过比赛录像结合表4数据,说明中国队接应在相持段进攻方面已经逐渐成熟,进攻能力有所提高,其原因在于:1、中国队二传队员与接应队员之间配合比其他国家较成熟,另外中国队接应队员是一队队员,拥有较多比赛经验,扣球手法运用的合理从而减少失误率;2、中国队接应队员在处理调整球能力上有明显提高,侧面反映出中国队接应队员拥有较强自信心,对自己的实力有较大的把握,比赛进入相持段,自信心和实力可帮助提高其直接得分率,和技术发挥稳定性。

2.3中国队与其他两支队伍进攻组织运用及进攻组织区域分析

2.3.1中国队与其他两支队伍相持段强攻组织运用分析

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在无同队队友掩护下,依靠进攻运动员自身优势条件强行打破对方拦网防守的进攻,称为强攻。强攻是女排世界高水平比赛的基本得分手段,通常在一传不太到位时被运动员使用来获得比分的手段之一,本论文统计了三场比赛相持段进攻系统强攻组织的数据,结果见表5。

通过比赛视频结合表5数据分析得出,在世界女排高水平的比赛中,当比赛进入到相持阶段,进攻系统强攻组织合理,相持段还是以发动强攻组织做为得分手段的主要途径之一,虽然得分率以4号位置为主,但1号位、2号位强攻组织得分率表现越来越好,尤其是2号位在频数低于4号位基础上,得分率比4号位高,2号位强攻组织趋于稳定。多样化的强攻组织为配合前后队员进攻提供优势条件。

从三支队伍比较分析来看,中国队在相持阶段的强攻组织得分在2号位较多,4号位得分表现不太好,在4号位的强攻组织易被防回。在以后的训练备战中,中国队需继续加强相持段中2号位的优势,成为杀手锏,同时要提高4号位置的强攻表现,借鉴比利时队在4号位置的强攻组织的经验,糅入自己的技战术体系中。

2.3.2中国队与其他两支队伍相持段快攻组织运用分析

通常在比赛中以不同的快球为掩护,同时有运动员本人和同队队友参与下的进攻,统称为快攻。快攻具有速度快,掩护效果好,易组织,易变化,有益于争得时间和空间优势。下表7对中国队与其他两支队伍相持段快攻组织数据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

依表6可见,快攻组织的进攻效果在相持阶段较不错,快攻组织合理,3号近体快和4号平拉开得分最多,主二传的组织进攻和分配合适,为进攻得分争得了主动性。从三支队伍比较分析来看,中国队在相持阶段的快攻组织得分多于其他两个国家,并且失误较少,被拦也较少,基本可以忽略不记,说明中国队相持段的快攻组织优于其他两个国家,快攻组织的稳定性强,可以成为相持段有力的得分手段。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在分竞赛过程相持阶段进攻组织位置分布情况上,中国队主攻队员进攻居多,意大利队和比利时队队员进攻较少。比利时队和意大利队在相持段打法以“猛”为主,中国队相持阶段以“巧”为主,吊球多为主动有目的性的进攻灵活轻巧。中国队相持阶段防守起球到位率低导致扣球少;在分竞赛过程相持阶段进攻效果比较分析上,意大利队的直接得分能力强于中国队主攻的直接得分能力,中国副攻进攻速度快于意大利和比利时队员,副攻个人能力强,进攻效果及技战术运用情况略强于其他队伍。

3.1.2在分竞赛过程相持段进攻系统上,在强攻组织中,中国队4号位置强攻易被防回,比利时队在4号位置强攻组织得分表现好。中国队需加强2号位置进攻组织;在平攻组织中,中国队3号近体快,4号平拉开得分表现好,失误少,稳定性强,为有力得分手段。

3.2建议

3.1.1中国队应加强相持阶段中的防守能力,提高本阶段的起球到位率

3.1.2中国队在相持阶段的强攻组织中要具备多样化的组织配合,为前后排配合打下基础,加强4号位强攻练习,借鉴其他队伍战术应用;同时继续提高相持阶段平攻组织的得分能力。加快培养中国队的个人进攻能力,提高整体实力。

参考文献:

[1]石琼. 世界高水平男排分竞赛过程进攻组织运用特征的定量分析[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0.

[2]虞重干.排球运动教程[M].人民体育,2009,(10):84-91.2010.

[3]尹洪满,龙明.排球比赛分竞赛过程多级结构理论模型与实战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03):105-107.

[4]尹洪满.高水平男排比赛分竞赛过程对抗阶段的制胜规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09):137-138+141.

[5]曾倩,张涛,项贤林.从分段法探讨中国女排与世界强队之间的差距[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04):44-47.

[6]李兆峰. 世界高水平女排分竞赛过程对抗段得失分定量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7.

[7]潘文刚,杨管.第17届排球世锦赛中外女排进攻效果对比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6,38(01):95-98.

[8]张高飞. 第30届奥运会中外女排进攻技战术特点和效果的对比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

[9]韩素萍.北京奥运会女子排球强队进攻效果比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11):135-138.

[10]辛克鑫. 2018年女排世锦赛中外女排技战术运用比较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9.

[11]赵付领. 世界优秀女排比赛分竞赛过程多级结构特征及得失分规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