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践与探究
翟建贤
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幼儿园 河北 顺平 072250
摘要:对于幼儿园年龄较小的幼儿来说,劳动实践活动是孩子们了解新奇世界的窗口,也是他们学习和掌握基本劳动技能的有效途径。我们顺平幼儿园的劳动教育主要是通过组织幼儿参加自我服务、为集体服务、种植、饲养、食育等实践活动,帮助幼儿握初步的劳动技能,培养其自理能力和热爱劳动不怕困难的精神。
关键词:幼儿园;劳动教育;实践探究
当今物质水平的提高以及某些父母认识上的错误,造成父母忽视子女的劳动培养、家长包办代替问题,孩子们缺乏劳动能力、劳动意识缺失的状况普遍存在。同时幼儿园的劳动教学开展具有表面性、教学方法单一性的问题。基于以上现象,我们顺平幼儿园开展了关于幼儿劳动能力提升的实践探究。
1 创设劳动环境
教育氛围是孩子劳动发展中的关键因素,对孩子的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所以幼儿园应最大化运用教育资源营造劳动氛围。一方面,在班级内给幼儿提供可以帮助其开展劳动活动的的用具与场景,如活动室内增加小厨房设施,提供幼儿可进行操作的厨具,引导幼儿自己切水果等简单操作;创设有利于幼儿劳动操作的自然角、木工坊等并添置一些劳动用具;在区域材料投放上遵循有利于幼儿劳动操作的原则,比如美工区投放毛线、小织布机等。另一方面,合理规划户外场地。我园户外活动场地比较大,我们开辟了种植园、饲养区等。每个班认领一块“责任田”,从播种到收获幼儿全程参与管理;饲养角区的小动物让幼儿参与喂养。第三,设立专门的劳动工坊。我们设置了"食育坊""农家乐"游戏区,孩子在这里可以进行食材的加工等劳作活动。
2 增强劳动意识
首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古诗和故事中的劳动模范人物学习树立榜样,让幼儿模仿学习,鼓励幼儿劳动,明白劳动光荣、不劳动可耻的道理并养成尊重劳动成果的品德。其次,通过开展“劳动最光荣”“我是自理小能手”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劳动热情及兴趣,然后逐步养成劳动习惯。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自然角、种植园的规划,培育孩子的劳动能力,逐渐形成劳动良好习惯。
3 开展劳动实践
3.1 一日活动里的劳动教育
生活就是教育,对孩子的劳动教育也必须和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小班幼儿主要以自我服务为主,培养自理能力,养成劳动习惯。如自己穿脱衣服、自己饮水、自主进餐、自己整理玩具等。中班在自理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为他人、集体服务,培养幼儿对他人的关心以及集体责任感,如为班级打扫卫生,帮老师擦桌子、倒垃圾等,在加餐环节切水果,区域活动后整理书籍和玩具以及照顾幼儿园公共区域的树木花草等。
3.2 特定游戏场所里的劳动教育
活动室的自然角,让孩子为植物浇水,记录生长过程;美工区投放一定废旧材料,让孩子变废为宝;娃娃家里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生活用品,孩子通过扮演不同角色去掌握扣扣子、系鞋带等生活技能。在种植园幼儿参与种植管理整个过程,根据气候去种植一些适合年龄特点的蔬菜、农作物。从播种到采收,他们不但认识到一年四季的变化和植物成长的关系,也感受到了劳作的辛苦,并学会了翻地、施肥、清除杂草等基本的劳作技能。养殖区的幼儿为小动物喂食换水等,熟悉了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同时掌握了一定的喂养技能。在“农家乐”中收集了一些本地的传统农村特色农具:蒸笼、筐、挑水扁担、棉花夹子、钉耙、犁、耧车、石磨、碾子等,相当于建造了一个小型的农具展览园,幼儿们认识了各种农具,知道了它的用途。“农家乐”里盘了两个大灶台,幼儿在这里学会了烧火做饭。种植园的蔬菜和农作物收获后在食育工坊加工成食材,如大班收获的玉米在碾子上碾压后经过筛、分类后,玉米渣子喂养饲养区的小动物,玉米面做成了窝头,幼儿学会了碾压、过筛、和面等劳动技能。以上活动不仅让孩子掌握了一定的劳动技能,同时提升了幼儿与人交往、合作能力以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了不怕苦、不怕累热爱劳动的精神。
3.3 劳动主题活动
我们顺平幼儿园还开展"全园劳动日"活动,把每周二定为“全园的劳动日”,各年龄段幼儿都安排了不同的劳动任务,小班以拔草、拾废弃物、擦家具等为主,中大班以擦拭门窗、收拾活动区玩具等为主,大班负责公共区域、室外运动设备的清理工作等。在布置劳动任务的时候,设定对岗位职责的具体要求,以引导幼儿按照要求去完成,从而让幼儿逐渐掌握基本劳动知识和形成基本的劳动能力。我园还开展了传统节日主题活动,从中国传统节日出发,举办了大量的主题活动,如“迎春节剪纸小能手”“端午节包粽子”等项目,让小朋友们在活动中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游戏中体验祖国传统节日的文化气息。这些主题活动的开展有效的营造了劳动教育氛围,达到了劳动育人的目的。
3.4 家园共育共促幼儿劳动能力发展
为了提高家长劳动教育的实效性,班主任与家长进行全面的沟通,明确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强化家园共育的实效性。通过家长会与讲座等活动加深家长对劳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教师和家长一起制订系统化的劳动教育计划,根据自己所要进行的劳动教育内容和所涉及的领域充分听取家长的意见,为他们布置家务劳动类的具体任务,比如让他们回到家中自己洗袜子,打扫卫生、刷碗,和父母一起到社区为小树浇水等,同时指导孩子学习坚持,帮助孩子培养好的劳动习惯。
4 总结劳动经验
在幼儿的劳动经验有了一定提升的基础上,及时地让幼儿总结自己的劳动经验,让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记录自己的劳动,通过讲“我的劳动故事”活动,幼儿之间谈话、教师和幼儿谈话问他在劳动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怎么解决的等等,让孩子去分享和总结自己的劳动经验,以促使下一次更好地开展劳动活动。
五、结语
通过幼儿劳动教育的实践与探究,有效的培养了幼儿的劳动意识,提高了其生活自理能力,幼儿逐步体会到了劳动带来的快乐和获得感和从小养成了尊重劳动者、热爱劳动工作、热爱劳动生活的好习惯,为幼儿一生成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晶晶.幼儿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20(18):11.
[2] 吴玲.陈鹤琴幼儿劳动教育思想探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1).
[3] 梁月琴,赵杰.幼儿劳动能力培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兰州教育学院报,2019,35(1).
注:本文为保定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14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