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多元化设计
罗韵秋紫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九溪镇马家庄小学 652600
摘要:在开展小学阶段的教学工作中,作业设计通常都是需要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关注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在以往对数学作业进行设计时,教师所采取的教学策略一般都相对传统,深刻影响到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进一步提高。基于这一点,在未来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就应当对作业设计予以深入调整,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工作的内容进行变更,使学生能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完成作业的方式逐步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而多元化的作业设计方式也可以促使学生完成作业的效果达到了更高的水准。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多元化设计的相关策略展开深入分析,希望可以为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带来帮助。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多元化设计
引言:教师在开展作业设计活动的过程中,应当确保作业涉及的内容围绕着每一节课的具体内容进行。然而,在以往的教学工作中,教师的作业设计相对单一,且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教师布置了大量的书面作业,甚至有些教师秉持题海战术的理念,让学生完成大量的重复性较高的作业,深刻地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在未来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就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工作的内容展开深度调整。
一、促使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获得体验感
在开展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在对作业进行设计时,应当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本原则。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应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对课后作业进行设计。以全面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以满足学生的体验感作为设计作业的基本准则,使学生能够优化自己完成作业的效果[1]。
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统计与可能性”这一部分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应站在学生实践与操作的角度上,全面提升数学作业的实用性。在此期间,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案例来指导学生对这一单元的知识进行应用,如要求学生利用家中或学校的墙角以丈量自己的身高,或要求学生回家测量家中的衣柜,书桌以及床头的高度等等,并做好统计与整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每个同学的统计结果进行整合。这一方式不仅可以有效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还能够使学生逐步形成较强的动手方法、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轻松、愉悦地完成作业任务。因此,在未来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就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作业进行精心设计,使学生能够真正的通过完成数学作业的方式,逐步优化自己的学习效率。
二、设计探究性作业提升学生的探究欲
教师在指导学生对数学作业予以完成时,也应当以培养学生的探究与作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内容。要根据学生对课堂内容的认知,以由浅及深的难度梯次投放多种问题,进而为学生更好地探究数学课堂知识点指明了方向,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自主对数学作业进行完成,或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一些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重难点问题进行讨论与交流,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究学习能力,进而为更好地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带来帮助[2]。
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这一部分的相关知识,教师就可以在探究作业中设计一些探究学习任务,让学生思考与探究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在此期间,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在课堂上教师所讲解的相关知识点如先让学生标注长方体中的长、宽、高以及正方体中的棱长,再将立体图形予以展开处理,即将6个面与立体图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简单说明,并将6个面中与长宽高之间的关系进行叙述,以此来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指导学生对这一部分的知识进行学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在深入探究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应用能力,同时也可以从根本上促使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真正有效地提升自身的学科素养,让学生能够全面深化自己的学习效率[3]。
三、设计预习作业以高效开展教学工作
预习作业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师高质量地开展后续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预习作业的设计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本部分的相关知识点。以帮助教师在讲解时能够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关知识点,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未来对作业进行设计时,就应设计预习作业,使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形成初步理解。
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年、月、日”这一部分的相关知识时,教师需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思维,让学生先对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所涉及到的这三种时间单位进行深入的交流与讨论,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去寻找使用这三个数学名词的场景,使学生能够对其形成初步理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列举一些历史事件的方式,让学生说出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这时,学生会发现很多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基本都是以某某年的形式出现的。而学生则会对年的基本概念形成初步理解。随后,教师还可以将各个月份的英文单词只关了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对十二个月的知识形成初步认知。而由于每个月份的具体时间有很大的差异,有些月份有三十天,有些月份有三十一天。而二月平年有二十八天,闰年有二十九天。因此,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去探索记忆十二个月不同天数的方法。这时,有些学生就可以通过搜索学习资源的方式,了解“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永不差”这一口诀。而在教师讲解时,就可以这句口诀作为切入点,对本单元的内容予以引入,使得后续的教学工作得以高质量开展[4]。
结束语:总的说来,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数学作业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高质量地开展后续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帮助。而在对作业进行设计时,教师应当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来指导学生高质量的完成数学作业,这也正是在未来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完成的一项使命,同时也是从根本上确保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真正有效地优化自身学习效率而采取的一项必要措施。因此,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就应根据新课纲的实际需要,对传统的作业设计方案进行调整,以逐步巩固和优化学生的知识体系作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
参考文献:
[1]白玉环.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多元化设计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26):59-61.
[2]潘会萍.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多元化设计的策略探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2021(1):77-77.
[3]黄建声.“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多元化作业设计思考[J].学苑教育,2024(7):79-81.
[4]黄良燕.“双减”背景下优化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研究[J].教师,2024(2):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