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背景下校园足球特色课程对小学生社会适应力的促进作用
董小铭
广东省茂名市福华小学 525000
摘要:在“体教融合”教育理念深入推进的时代背景下,校园足球特色课程作为体育与教育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对小学生社会适应力的培养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从团队合作、规则意识、情绪调控、人际交往四个维度深入剖析校园足球特色课程对小学生社会适应力的促进作用,为推动小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体教融合;校园足球特色课程;小学生;社会适应力
引言:“体教融合”的目的是打破体育与教育之间的壁垒,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校园足球作为“体教融合”的重要实践领域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校园足球特色课程有助于增强小学生的体质,提高足球技能,更在培养小学生社会适应力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社会适应力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能够与他人有效互动、适应社会规范、应对各种变化的能力,对小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所以研究校园足球特色课程对小学生社会适应力的促进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校园足球特色课程促进小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发展
(一)足球运动天然的团队协作属性
足球是一项典型的团队运动,需要场上十一名球员密切配合才能完成进攻和防守任务,在校园足球特色课程中,学生通过参与足球比赛和训练深刻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比如在进攻时前锋需要与中场球员配合,通过传球、跑位等方式创造得分机会;在防守时,后卫之间要相互补位形成严密的防线,这种团队协作的要求促使学生学会与他人沟通、协调,明确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和职责,从而提升团队合作能力。
(二)课程中的团队训练与活动设计
校园足球特色课程通常包含丰富的团队训练和活动设计,强化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以我校为例,我校将足球课堂写进每个班的课表,每班每周一节足球课,在足球课上教师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对抗练习、团队战术演练等活动,在小组对抗练习中学生被分成不同的小组,通过相互配合、共同进攻和防守争取比赛胜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会倾听队友的意见、相互支持和鼓励,从而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三)团队合作能力对小学生社会适应的意义
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是小学生适应社会的重要基础,在学校生活中学生需要参与各种小组活动、班级事务,与同学共同完成任务,具备团队合作能力的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集体,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在社会生活中团队合作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在工作场所还是社区活动中都需要与他人协作完成目标,所以校园足球特色课程通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为小学生未来的社会适应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校园足球特色课程强化小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
(一)足球规则的严谨性与教育性
足球运动有着一套严谨的规则体系,包含比赛场地、球员人数、比赛时间、犯规行为等多个方面,这些规则保证了比赛的公平性和有序性,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意义,在校园足球特色课程中教师会向学生详细讲解足球规则,要求学生在比赛和训练中严格遵守,比如学生要明白越位、手球等犯规行为的判定标准,以及违反规则后会受到的处罚,通过遵守足球规则学生逐渐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明白在社会生活中也需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
(二)规则执行与监督机制的建立
为了确保学生遵守规则,校园足球特色课程建立了完善的规则执行与监督机制,在比赛过程中教师会担任裁判,严格执法,对违规行为及时进行纠正和处罚,鼓励学生之间相互监督,形成良好的规则执行氛围,比如在一场足球比赛中,如果有学生故意犯规教师会立即吹哨并给予相应的判罚,并且向其他学生解释犯规的原因和后果,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学会了遵守规则,还培养了自律意识和责任感。
(三)规则意识对小学生社会适应的价值
规则意识是社会适应的重要保障,在社会生活中无论是交通规则、公共场所秩序还是学校规章制度都需要人们自觉遵守,具备规则意识的小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学校和社会环境,避免因违反规则而受到惩罚,规则意识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公平竞争观念和诚信品质,使他们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能够成为有道德、有责任感的公民。
三、校园足球特色课程助力小学生情绪调控能力的提升
(一)足球比赛中的情绪波动与应对
足球比赛充满了不确定性,学生在比赛中会经历各种情绪波动,在校园足球特色课程中,教师会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情绪,比如当学生在比赛中因失误导致球队失分而感到沮丧时教师会鼓励他们积极调整心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而不是一味地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教师也会教导学生在面对对手的不正当行为时要保持冷静,通过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而不是采取过激的行动。
(二)情绪调控方法的教学与实践
为了帮助学生提升情绪调控能力,校园足球特色课程会融入相关的情绪调控方法教学,教师会向学生介绍一些简单的情绪调节技巧,如深呼吸、积极的自我暗示等,在训练和比赛中教师会提醒学生运用这些技巧来控制自己的情绪,比如在一场紧张的足球比赛中,当学生感到紧张和焦虑时教师会引导他们进行深呼吸,放松身体,缓解紧张情绪,通过反复的实践学生逐渐掌握了情绪调控的方法,能够更好地应对比赛和生活中的各种情绪挑战。
(三)情绪调控能力对小学生社会适应的作用
情绪调控能力是小学生社会适应的重要能力之一,在社会生活中学生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如果不能有效地调控自己的情绪就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影响学习和生活,具备良好情绪调控能力的小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校园足球特色课程通过培养学生的情绪调控能力,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社会适应力。
四、校园足球特色课程促进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拓展
(一)足球活动中的社交场景与机会
校园足球特色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社交场景和机会,在足球训练和比赛中学生需要与队友、教练、对手等进行交流和互动,比如在训练前学生要与队友商量战术安排;在比赛中学生要与队友进行沟通调整战术;在比赛结束后学生要与对手握手致意,互相交流比赛感受,通过这些社交活动学生能够结识更多的朋友,拓展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
(二)人际交往技巧的教学与引导
为了帮助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校园足球特色课程会融入相关的人际交往技巧教学,教师会教导学生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包括倾听他人的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尊重他人的感受等,比如在小组讨论战术时教师会引导学生认真倾听队友的建议,积极参与讨论,共同制定出最佳的战术方案,教师也会提醒学生在与对手交流时,要保持礼貌和尊重,避免发生冲突。
(三)人际交往能力对小学生社会适应的价值
人际交往能力是小学生社会适应的重要能力之一,在社会生活中学生需要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他们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具备良好人际交往能力的小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集体,与他人和谐相处,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社交环境,所以校园足球特色课程通过促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拓展,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社会适应力。
结论:
“体教融合”背景下校园足球特色课程在促进小学生社会适应力方面发挥着多维度、深层次的作用,通过团队合作、规则意识、情绪调控、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培养,校园足球特色课程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未来应进一步优化校园足球特色课程设计,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更加系统、全面的课程方案,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校园足球特色课程将更好地发挥其育人功能,培养出更多具有良好社会适应力的小学生,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黄倩梅.体教融合背景下江西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课程思政元素的整合与教学设计研究[D].景德镇陶瓷大学,2024.
[2] 王敬伦,张可欣,刘晓泽.体教融合视域下北京市中小学校园足球高质量发展研究[C]//第七届贵州省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2024.
[3] 米世迪.体教融合背景下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J].田径, 2023(3):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