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生数学说理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梁婧婧
山东莒县第五实验小学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生数学说理能力的培养策略。通过对数学说理能力内涵的剖析,阐述了其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培养策略,包括营造民主氛围、利用教材资源、开展实践活动等,以期为提升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说理能力;培养策略
一、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关注点。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逻辑思维、创新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而数学说理能力是学生逻辑思维和数学表达的重要体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说理能力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效果,促进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数学说理能力的内涵
数学说理能力是指学生能够运用数学概念、定理、法则等知识,通过清晰、有条理的语言或文字表达,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和解释的能力。它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地解决数学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阐述解决问题的思路、依据和过程,使他人能够理解。
三、培养小学生数学说理能力的重要性
(一)促进逻辑思维发展
在说理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数学知识进行梳理、整合和推理,这有助于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使思维更加严谨、有序。例如,在证明几何定理时,学生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推理步骤来得出结论,这个过程就是逻辑思维不断强化的过程。
(二)加深数学知识理解
当学生尝试说理时,他们会更加深入地思考数学知识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为了能够清晰地表达,他们必须对所学知识有透彻的理解,从而提高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比如在解释分数的运算规则时,学生通过说理能更好地理解分数运算背后的原理。
(三)提升数学交流能力
数学说理是一种交流方式,学生能够与教师、同学进行有效的数学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同时也能倾听他人的观点,拓宽数学视野,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四、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生数学说理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敢于说理
教师要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想法和观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大胆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无论是正确还是错误的回答,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消除顾虑,勇于表达。例如,在课堂提问中,对于学生不太准确的回答,教师可以引导其他同学一起帮助其完善,而不是直接批评否定。
(二)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为学生提供说理素材
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可以培养学生说理能力的素材。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素材,设计相应的说理教学环节。如在讲解数学概念时,可以让学生通过举例、对比等方式来说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解决应用题时,要求学生阐述解题思路和选择计算方法的依据。以“三角形内角和”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剪拼、测量等方法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探究过程和得出结论的理由。
(三)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增强学生说理体验
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如数学实验、数学游戏、数学调查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锻炼说理能力。例如,组织学生进行“测量校园内物体的长度和角度”的实践活动,活动结束后,让学生汇报测量的结果以及测量过程中所运用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可能出现误差的原因等。
(四)注重数学语言训练,提高学生说理表达准确性
数学语言具有简洁、准确、严谨的特点。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数学语言的训练,从日常教学中的数学术语、符号的正确使用开始,逐步培养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进行说理。比如,在教学中强调“因为……所以……”“如果……那么……”等逻辑连接词的使用,让学生学会有条理地表达数学关系。可以开展数学语言表达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提高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积极性。
(五)引导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相互说理
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说理能力的有效方式。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讨论、争辩,在思想碰撞中提高说理能力。教师要合理分组,明确小组合作任务,引导学生在小组内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倾听他人意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解决较复杂的数学问题时,小组内成员可以各自阐述解题思路,然后共同探讨出最佳方案,并向全班汇报,说明小组方案的合理性。
五、教学案例分析
以“圆柱的体积”教学为例。
教师首先通过创设情境,引出圆柱体积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回顾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将圆柱转化为已学过的立体图形来求体积。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将圆柱切割、拼接成近似的长方体。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积极交流:
学生 A:“我们把圆柱沿着底面直径切割成很多小块,然后拼接起来就像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和圆柱的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所以圆柱的体积就等于底面积乘高。”
学生 B:“我同意,因为在拼接过程中,只是形状改变了,体积没有变化,根据长方体体积公式就能推出圆柱体积公式。”
在全班汇报时,各小组代表详细阐述了小组的探究过程和推理依据,教师适时引导其他同学进行提问和补充。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在实践操作、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中充分锻炼了数学说理能力。
六、结论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说理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挖掘教材资源、开展实践活动、训练数学语言和引导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策略,可以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说理能力,促进其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小学数学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将数学说理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马云鹏.关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几个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5,35(9):36 - 39.
[3] 吴正宪,刘劲苓,刘克臣.小学数学教学基本概念解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