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读思达”视野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构建

作者

王国庆

晋江市新塘街道沙塘中心小学

摘要:本文基于““读思达””视野,探索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构建路径。通过构建读深度,激活文本理解力,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世界,建立全面解读能力;培养思广度,提升批判思维力,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形成个性化见解;强化达精度,优化表达应用力引导学生准确表达,促进语言运用能力提升。文章旨在为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提供新思路,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关键词:读思达视野;大单元教学;策略构建

引言:语文教育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肩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使命。“读思达”理念作为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重要指导思想,强调阅读理解、思维发展与表达运用三维目标融合。大单元教学模式打破传统零散教学局限,实现文本间联系,构建系统知识网络。本文立足“读思达”视野,聚焦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构建,探索如何通过深度阅读、广泛思考、精准表达三维路径,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

一、构建读的深度,激活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文本理解力

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展示、实物引入、情境表演等方式,创设与单元主题相关的阅读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阅读兴趣。如在教学童话单元时,教师可布置教室成童话城堡,营造童话氛围;播放经典童话动画片段,唤起情感共鸣;展示童话书籍,拓展阅读视野。教师可设计文本细读指导表,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本内涵;建立文本比较阅读框架,寻找文本间联系;设计分层阅读任务,满足不同学生需求。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引导学生关注冷饥饿孤独等关键词,体会小女孩困境;对比《一块奶酪》《在牛肚子里旅行》,发现童话表现手法差异;分层设计基础阅读(理解情节)、拓展阅读(分析人物)、深度阅读(探究主题)任务。

以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牛肚子里旅行》《一块奶酪》为例,这一单元主题聚焦童话世界。教师可通过播放动画片片段,营造童话氛围,激发阅读兴趣。在《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小女孩遭遇与梦想间对比,体会文本悲伤情感;《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中,引导学生想象奇幻场景,感受童话幽默风格;《一块奶酪》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寓言特点,感悟故事蕴含道理。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围绕童话主角进行比较阅读,发现三篇文章主角性格特点与命运差异,理解不同童话表达主题方式。课后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安徒生、格林童话,建立童话阅读专题,从类型、风格、主题等角度归纳童话特点形成对童话文学系统认知,由此实现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提升学生文本理解能力。

二、培养思的广度,提升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批判思维力

教师可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问题链,引导学生从文本表层进入思考深层;采用设疑-质疑-解疑教学模式,培养问题意识;创设思维困境,激发思考欲望。如教学《女娲补天》时,设计文中哪些词语描写了天崩地裂的场景?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灾难?女娲为什么要补天?补天行为有何象征意义?等问题链,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教师可组织文本间比较,发现共同主题;引导跨学科思考,拓展思维边界;设计思维导图,构建思维框架。如在四年级第四单元神话传说教学中,引导学生比较《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三个神话人物形象特点;联系科学知识思考神话现象科学解释;绘制神话人物品质思维导图,归纳英雄品格特质。教师可组织辩论活动,培养辩证思维;设计角色扮演,体验多元立场;开展小组协作探究,集思广益。如教学《普罗米修斯》时,组织偷火给人类是否正确辩论赛;模拟众神会议,从不同神祇角度看待普罗米修斯行为;小组探究火的发明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形成研究报告。

以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为例,这一单元主题聚焦神话传说。教师可设计中外神话有何异同、神话人物性格如何、神话蕴含哪些精神等问题链,引导学生思考。《女娲补天》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女娲为何要补天,补天行为象征意义;《精卫填海》教学中引导学生探讨精卫填海行为背后意志力量;《普罗米修斯》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火种象征含义。教师还可组织中外神话英雄谁更伟大小组辩论,引导学生对比女娲、精卫与普罗米修斯形象特点与精神品质,从人物性格、行为动机、文化背景等角度展开分析,形成个人的见解。

三、强化达的精度,优化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表达应用力

基于“读思达”视野下语达-书达-思达推进策略,教师应精心设计多元表达情境,构建螺旋递进表达链,激活学生表达潜能。语达指向口语交际能力培养,通过朗读诵读、演讲辩论、故事复述等方式,提升语感与表情达意能力;书达聚焦书面表达能力培养,通过仿写、改写、续写、创写等活动,锻炼文字组织与创意构思能力;思达关注思维表达能力培养,通过议论评述、情境思辨、观点阐释等训练,促进逻辑思考与创新思维形成。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七律·长征》集中呈现革命历史主题,为培养学生爱国情怀提供丰富素材,同时也为实施“读思达”教学提供广阔空间。在语达环节,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革命英雄事迹宣讲会,学生分组诵读《七律·长征》,感受诗歌气势,捕捉精妙表达;然后演讲《狼牙山五壮士》感人片段,通过语气、表情传递英雄壮举感染力;最后围绕开国大典上毛主席心情如何展开情境交流,培养历史感知与口语表达能力。在书达环节,可设计革命家书创作活动,引导学生以狼牙山五壮士或长征战士身份,写一封战地家书;或以新闻记者身份,写一篇见证开国大典报道或以《七律·长征》为蓝本,创作一首歌颂革命先烈诗歌,通过多样化写作形式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在思达环节,组织革命精神现代传承主题研讨,学生围绕革命精神如何融入现代生活展开思考,通过小组协作完成红色记忆保护计划,提出具体实施方案或制作革命精神传承卡,解读长征精神、狼牙山精神内涵与现实意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革命历史,形成个人见解,培养爱国情怀与批判思维能力。

结论:基于“读思达”视野构建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旨在培养学生全面语文素养。通过构建读深度,引导学生建立文本群阅读体系,形成整体理解框架;通过培养思广度,引导学生建立多元思考空间,形成批判创新思维;通过强化达精度,引导学生构建系统表达体系,提升语言应用能力。三维策略相互融合、互为支撑,共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未来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应持续探索“读思达”理念深度融合路径,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构建更加科学高效教学模式为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贺也平. 基于大单元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 文渊(小学版),2023(4):358-360. DOI:10.12252/j.issn.2096-6261.2023.04.120.

[2] 滕晓芸. 在大单元教学策略中提升小学生阅读思维能力[J]. 小学阅读指南,2023(12):69-71.

[3] 汪美越. 大单元视域下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D]. 闽南师范大学,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