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提高小学班主任信息技术利用的有效途径
周扬娟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棘洪滩街道春阳路小学 266000
【摘要】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小学班主任工作也进入了一个比较长期的阶段。作为处于小学教育阶段的小学生,他们处于身体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期,因此,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所接受的教育,将会对他们未来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开展绝非易事。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切实、高效地提升小学班主任的教学效能,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为此,现代的班主任老师要充分利用目前的科技力量,深入地整合信息技术完成班主任工作,提升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效能,进而推动小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在这一背景下,本文首先从小学班主任工作中融入信息技术的意义入手,然后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 班主任 信息技术
【正文】新时期的班主任在开展学生教育工作中,要加强与信息化相结合的工作,以提高其管理水平。首先,利用信息化手段,可以帮助班主任老师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工作。其次,确保班主任工作与信息化相结合,有利于班主任老师与家长的交流畅通,帮助老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同时,信息技术的整合也为家校协同教育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条件。所以,现代的小学班主任老师要把自己的目标放在最基本的位置上,对班级进行全面的考虑,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帮助自己更好地开展自己的班主任工作,进而促进小学生的均衡发展。
一、利用大数据技术深入了解学生
班主任首先要认识到,要想有效地进行管理,就必须要对学生有一个深刻的认识。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分析出每一个学生的行为习惯、性格喜好,加强教师对学生的认识。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应该抛开自己的老师的身份,在平时的生活中,把学生当成朋友来对待,与他们亲近,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了解他们的发展状况。班主任要认识到,班集体是由具有鲜明个性和独特思想的学生构成的,要对他们实施有效的管理,首先要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状况,构建一个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是对学生实施有效管理的首要步骤,也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当同学们认为老师是值得信赖的朋友时,他们的工作就会轻松许多。在小学这个时期,学生的心理比较脆弱,很容易受伤,所以,班主任要注重管理工作的方法,根据不同的学生的性格,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防止片面地用一套标准来对待所有的学生,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对学生的情绪发生改变,要对他们的心理状况进行及时的观察,并对他们的心理状况进行适当的指导,让他们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误区,让他们向班主任和同学敞开心扉。
二、运用信息技术更新教育观念
小学班主任的教育必须与时俱进,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完善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班主任应该以时代的特征为基础,对传统的教育观念进行优化,从而采取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全新的教育观念。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然后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有效革新。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中,一般都是老师作为主要角色对学生展开教育,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育,这就造成了师生之间存在着等级的区别,但是在这个新的时代,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自我意识更强,如果老师一直采取这种传统的方式来进行教育,久而久之,学生不仅会失去学习的兴趣,还会产生厌倦。
例如,在小学班主任的教学工作过程中,小学班主任要优化教育观念,与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要做到和学生进行及时的交流;其次,小学班主任在进行教育时,可以采用渗透式的教学方式,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让学生观看新闻,将健康的价值观融入到学生的课堂中,让学生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最后,小学班主任在进行教育时,可以给学生在多媒体上播放一些经典事例,并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通过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三、促进家校合作的展开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在学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老师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与学生父母的交流,推动校企合作,所以,老师要注意使用最新的即时通信工具,并以此作为媒介与学生父母产生联系:比如微信群、QQ群等。在互联网的支持下,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更加便捷、快速,学生的各项信息都可以被及时地反馈给家长,并且在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也可以及时的跟班主任讨论,所以,在使用互联网交流时,班主任要摆正自己的立场,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考虑,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使学生在家庭与学校的共同教育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例如,班主任老师可以在班级中创建一个学生和家长之间的通讯群,在此过程中,老师可以试着鼓励父母和老师就教学经验进行交流,以达到“以沟通促进发展”的目标。另外,老师们还可以在微信群里定期地分享一些科学的教育方式,让父母可以更科学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一方面可以进一步促进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老师的管理压力,让学生在家庭层面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在这里必须要强调的是,很多情况下,学生父母由于太过敏感等原因,在和老师沟通的过程中会问到很多自己听不懂的问题,遇到这种情况,老师应该尽量耐心地回答,以消除父母的疑虑。
四、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
在如今社会的发展下,信息技术日趋成熟、完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整个社会对信息技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小学的教育教学也是一样,教育信息化是今后的主流,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小学的教育状况并不乐观,缺少一个好的信息教育环境,这就加大了教师对信息使用的障碍,使得信息技术的使用效率得不到保障。所以,老师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强化教学信息化,促进教学资源的硬件和软件的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地提高小学教师的信息化水平。与此同时,也要根据学生和课程的具体情况科学地确定教学方式,在这个基础上,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教育信息化的目标,推动有关的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营造出丰富、浓厚的学习氛围和教学环境,促进小学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加强小学的班级管理效果。
【结束语】总而言之,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在这种形势下,班主任老师应该保持一种清醒的意识,认清时代的潮流,并以此作为指导,促进信息技术与班主任工作的结合,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有效性,更好地推动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发展,提升课堂管理的质量,引起学生们的浓厚兴趣,让信息技术更好地配合老师的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常华.浅析小学班主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策略[J].中国教师,2018(S2):168-168.
[2]顾娉婷. 信息技术与班主任工作的深度融合[J]. 考试周刊, 2018(12):174-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