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企业财务报表的风险识别与应对策略

作者

陆宏杰

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312000

摘要:企业财务报表是企业向外界传递财务信息的主要手段,对于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来说企业财务报表是企业向外界传递财务信息的主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在深入剖析企业财务报表风险识别路径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企业加强风险防范的有效措施,为企业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财务报表;风险识别;财务管理

一、财务报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

1.1监控企业经营状况

企业通过对财务报表进行全面分析,可以及时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对企业的经济状况进行合理的监控。通过对各项财务活动所涉及的数据信息实施分析,可以准确反映企业的真实运营情况,结合从财务报表中获得的数据,对企业的现金流、偿债能力等指标进行量化评价,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提供真实的经济数据,保证企业对经济业务的实时监控。

1.2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财务报表是企业财务状况的反映,在防范财务风险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通过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报表进行分析,可以为企业提供收入成本、债权债务等方面信息,帮助其及时发现和预防财务风险,确保企业的财产安全和持续健康发展。比如过高的资产负债率提示企业负债金额较大,如果企业偿债能力较弱,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收入中客户来源单一,意味着企业对该客户依赖度较高,容易出现议价能力弱,该客户的流失可能会对企业带来重大财务风险。企业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强化财务报表的重要性,加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资金管理,帮助企业的成本管理制度更加全面,降低企业的经营活动成本,减少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基于财务报表的企业财务风险识别

2.1投资决策盲目

如今企业投资采购一般由领导或使用部门提出,投资决策过程中出具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大多由使用设备的业务部门完成,很少有财务部门参与,更少有以财务报表为依据,所以造成了很多支出费用的浪费或重复购置。

2.2违法违纪现象频发

由于未建立或未落实科学的财务控制制度,实行全面有效的财务管理,导致企业违法违纪现象频发。不法分子利用财务制度不严的漏洞大量收受贿赂,贪污公款、挪用资金。

2.3误导企业的资金使用与投资决策

财务报表是企业财务的总体反映,但由于现实中财务报表制作不够严谨,甚至只追求账面的平衡,导致以财务报表为依据的资金使用和投资决策出现偏差。

三、基于财务报表的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3.1外部的监管不力

长期费用支出的习惯,使得部分企业人员对财务报表缺乏重视,对于修车、加油与招待费的支出,更是较为随意,对企业的财务,相关行政法规法律效力不强,造成企业支出费用报表的约束效果不够理想。

3.2企业自身监督机制薄弱

自身环境较差,领导层重视不够,专业人才不足,相关规章没有有效的执行下去,财务流程运作混乱。基本问题有:企业各级缺乏完善的表格保送机制,各科室业务彼此间隔,造成无法彼此制衡,企业财务人员不足,以致规章制度形同虚设,起不到对企业的约束、监督作用。

3.3绩效考评没有落实

财务报表的不规范会导致资源浪费、决策偏差、贪污腐败、人事混乱等各种弊端,其主要原因首先是因为企业绩效考评形同虚设,各部门经费支出无关紧要,没有形成良性的竞争环境与人才管理模式。

3.4财务人员能力不强

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完善要由人来操作,但是有较大比例企业的财务人员没有获得相关资格,没有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大大削弱了财务的力度与效果。甚至有的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低下,职业道德低下,为了个人利益牺牲原则,对相关财经法规与规章制度较为漠视,导致财务报表真实度降低。

四、企业基于财务报表加强风险防范的有效措施

4.1进一步加强财务报表分析

财务报表展示了企业财务工作方面的数据信息,财务报表分析可以为企业的未来发展识别出潜藏的风险,企业要加强对财务报表的分析工作,通过对财务报表数据的分析,识别企业不同方面的风险因素,促使企业对风险早发现早干预,有效应对风险同时保持企业的稳健发展。比如通过对现金流量表中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判断企业的现金流是否充裕,可以有效的对企业的货币资金进行控制,避免在资金方面出现风险。企业通过对财务报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可以对企业可能面临风险的大小进行判断,建立更加全面的应对风险的策略,帮助企业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通过财务报表对风险的影响程度进行识别,制定出符合企业情况的风险管理策略,使企业财务风险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企业通过财务报表分析,还可以对企业的债务风险进行管理,通过对偿债时间和债务结构的调整,来应对企业的债务风险。企业面临的风险是随着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随时变化的,所以,企业要及时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对企业风险进行识别和监控,保证企业风险管理策略的有效性。

4.2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

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对企业的稳定经营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企业应该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应对四个方面来进行财务风险防范。

第一,企业应该通过风险识别来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风险识别是财务风险防范的第一步,企业需要识别导致财务风险的内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包括企业财务管理体制、财务制度、财务运营等,外部因素包括宏观经济环境、竞争对手、市场需求等。企业可以通过定期开展风险评估、资产负债表分析、财务比率分析等方式,全面了解和评估企业面临的潜在风险。

第二,企业应该通过风险评估来确定财务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发生概率。风险评估是财务风险防范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企业确定应对风险的优先级和策略。

第三,企业应该通过风险控制来防止财务风险的发生和影响。风险控制是财务风险防范的核心环节,其目的是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或减轻风险的影响。企业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来进行风险控制,如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财务监督和审计,规范财务流程和操作,加强财务信息披露和沟通等。

第四,企业应该通过风险应对来应对已经发生的财务风险。风险应对是财务风险防范的最后一环,主要包括应急措施和危机管理。企业应事先制定应对措施,并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以应对潜在发生的财务风险。同时,企业还应该建立健全的危机管理机制,及时应对和控制已经发生的财务风险,减少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失。

4.3落实科学考评机制

根据企业的工作环境,政府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指导、调节、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监督企业的财务报表,对财务管理人员科学的实施奖惩。奖惩制度要对各项财务费用的控制与节约,对那些厉行节约、避免浪费的及时给予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成绩优异的要及时擢升,促进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对工作出现问题的员工,要进行批评、罚款以及降级处理;对于那些假公济私甚至侵吞企业财产的人员,要依法严惩。

4.4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

实际工作中,相当比例的财务人员都是来自会计岗位,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知识技能陈旧,越来越不适应新时期的财务管理需要,因此企业要招收培养不同的技术人才,优化员工组成结构,同时要进行职业规范教育和再教育,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参考文献]

[1]贺佳欢.国有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中的风险识别与防控[J].财会学习,2024,(23):40-42.

[2]戴巍.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纳税,2024,18(22):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