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项目式教学法
李伟
重庆市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
摘要:随着智能时代的兴盛,教育已将造就“全面发展的个体”摆在首位,要求学生掌握21世纪所需的各种技能,因而我们需反复检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针对这门需要实践的学科,项目学习为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实现带来更多可能性。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需注重活动方案设计,理解项目学习、任务驱动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基于问题学习之间的联系,加强学习评价和教师支持作用,以确保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项目学习;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课程进入新发展阶段,以项目学习为主的方式逐渐改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教学须根据学校具体条件,打造真实项目情境,使学生能从实际环境中解决问题,积累学习经验。教师在塑造学术环境、提供学习资源和设备方面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有助于激发学生发展信息意识、计算思维等关键能力。通过个人教学经验,研究了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推行项目学习。
项目式教学法的实施主要以项目为中心,由教师进行引导,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这种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区别。从以往需要学生被动学习知识内容,逐渐转变为主动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都会得到大幅度提升,而且项目式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学生在交流、实践、分享、探索的过程中完成信息知识内容的记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交流能力、问题解决能力都会得到锻炼。
课程规划。项目学习是当代教学模式中一种新形式,适应现代教育趋势。这种学习模式集中涵盖多元学习主题,大项目内部又包含多个小项目。但是,这种教学模式的相关案例和研究成果较少,活动方案设计一般只有一个大的框架作为指导,教师在设计时未能考虑到各方面的问题,其方案设计往往不够成熟,难免有些粗糙。因此,教师在活动方案设计时,要牢牢把握一个大的方向,引导学生明确项目学习的目标,为学生提供可行的项目学习策略,逐步让学生明白项目学习的内涵,为项目学习的开展打好基础。另外,应让学生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尝到甜头,而对遗留问题留待今后在教学实践中继续加以探究,以寻求突破口。
项目学习与任务驱动学习。任务驱动学习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已相当普遍,一般项目学习和任务驱动都是通过驱动性问题展开教学,往往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将项目学习与任务驱动学习划上等号,即单纯地将完成一个个学习任务理解为项目学习。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清楚项目学习与任务驱动学习的相同点都是把驱动性问题作为学习展开的内驱力。而两者的不同点则是,项目学习以问题为导向,问题必须基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以最终解决问题的答案即成果(产品)为目标,并强调产品标准;而任务驱动学习则以要解决的问题为中心,问题不一定是真实生活情境,围绕任务展开,以完成任务为目标,不强调最终产品。也就是说,项目学习是以真实情境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目标的学习。
项目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是开展项目学习的重要组织形式。在项目学习过程中,通常出现分组、分工混乱现象,小组学习形同虚设,小组学习评价机制不健全,难以管理自控力差的学生。为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在活动组织过程中,应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根据每个人的特长不同进行分工。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和掌控者,理应是引导者和参与者。
研究项目学习和问题导向学习。尽管项目学习和问题导向学习有本质相通之处,但两者并非完全等同。项目学习本质上是基于问题的学习,然而问题导向学习并非必然等同于项目学习,因为它更侧重于问题本身的探究,是对现实生活的模拟而非具体项目的实践。
项目学习中的学习评价。项目学习中的学习评价主要包括对学习过程和成果作出评价。学习过程的评价主要是对学习活动进行调控,对各阶段学生资料的准备情况,各组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作品的制作和作品的展示各个阶段进行管控,对各阶段给出合理的评价。例如,准备阶段能运用多种方式搜集资料,对新技术、新技能做到熟能生巧,学以致用;对于小组活动中的组内评价和组间评价,教师应引导学生客观地对分组、分工情况,成员参与度,小组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学习成果的评价方式应该是多元的,做到客观、具体、有针对性。在评价过程中,禁止泛泛而谈,而应指出不足并及时加以修正,同时注意维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快乐地进行项目学习。
充分利用项目学习中教师的支持和指导。项目学习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时间跨度从几周到整个学期,甚至数年。在项目学习中,学生可能会偏离预期方向,教师需要及时干预,引导他们正确行动,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进一步而言,教师在学生学习方向出现偏差时,应及时纠正;当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要及时给予指导、协助,并鼓励学生克服。
总体而言,项目学习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提供了可行的路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问题解决和实践创新能力。笔者坚信,只要有更多信息技术教师积极参与,项目学习将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领域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新跃.基于项目的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2]刘景福,钟志贤.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模式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2(11):18~22.
[3]黄纯国.基于项目学习的信息技术教育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
[4]简岳源.项目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演示文稿教学中的应用在项目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支架作用不仅是解决学生探究过程中遇到的知识、方法等问题,更应注重在整个项目学习过程中及时排除学生的问题。[J].教育,2015(11):67~68.
[5]徐展,杨博,李可.小学信息技术[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