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监测系统在公路环保监管中的应用与创新
赵爱玲 魏枫
新疆交投生态有限责任公司 830000
一、引言
公路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基础设施,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其建设与运营过程也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公路施工过程中的扬尘、噪声、废水排放,以及运营期的汽车尾气排放、路面径流污染等,都给周边生态环境带来压力。因此,加强公路环保监管至关重要。智慧监测系统融合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能够实时、全面地监测公路周边环境状况,为环保监管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和智能决策依据。研究智慧监测系统在公路环保监管中的应用与创新,对于提高公路环保监管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智慧监测系统在公路环保监管中的应用现状与问题
2.1 应用现状
目前,智慧监测系统在公路环保监管中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在施工阶段,通过在施工现场设置各类传感器,如扬尘传感器、噪声传感器、水质监测传感器等,实时监测施工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情况。这些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物联网技术传输到监控中心,监管人员可以实时了解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在公路运营期,利用智能交通系统与环境监测系统相结合,监测车辆尾气排放、路面径流等污染指标。例如,在高速公路收费站、服务区等地安装尾气检测设备,对过往车辆的尾气排放进行实时监测。同时,通过在公路沿线设置水质监测点,监测路面径流对周边水体的影响。
2.2 存在问题
尽管智慧监测系统在公路环保监管中有了初步应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监测技术有待完善。部分传感器的精度和稳定性不足,容易受到环境因素干扰,导致监测数据不准确。例如,在高温、高湿度等恶劣环境下,扬尘传感器可能出现误报或数据偏差。其次,数据管理与分析能力薄弱。大量的监测数据缺乏有效的整合与分析,未能充分挖掘数据背后的环境变化趋势和潜在问题。监管人员往往只能获取表面数据,难以进行深入的环境影响评估和决策支持。此外,监管模式较为传统,智慧监测系统与现有监管流程的融合不够紧密,未能充分发挥智慧监测系统的智能化优势,导致监管效率不高。
三、智慧监测系统在公路环保监管中的创新策略
3.1 监测技术创新
3.1.1 研发高精度传感
加大对高精度、高稳定性传感器的研发投入,提高传感器对各类污染物的监测精度和抗干扰能力。例如,研发新型的激光扬尘传感器,利用激光散射原理,能够更准确地测量扬尘浓度,且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同时,针对不同的监测需求,开发多样化的传感器,如针对路面径流中重金属污染物监测的专用传感器,以满足公路环保监管中复杂多样的监测要求。
3.1.2 融合多源监测技术
将卫星遥感、无人机监测等技术与地面传感器监测相结合,实现对公路周边环境的全方位、立体式监测。卫星遥感可以获取大范围的公路沿线生态环境变化信息,如植被覆盖变化、土地利用变化等。无人机监测则具有灵活性高、机动性强的特点,能够对特定区域进行快速、详细的监测,如对公路施工过程中土方开挖、物料堆放等区域的实时监测。通过多源监测技术的融合,提高监测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3.2 数据管理与分析创新
3.2.1 建立大数据管理平台
构建公路环保监测大数据管理平台,对来自不同传感器、不同监测时段的数据进行集中存储、整合和管理。利用数据清洗、数据标注等技术,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提高数据质量。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同时,采用分布式存储和云计算技术,提高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以应对日益增长的监测数据量。
3.2.2 运用数据分析技术
运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公路环保监测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通过数据分析,揭示公路建设与运营过程中环境影响的规律和趋势,如分析不同季节、不同交通流量下车辆尾气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建立环境预测模型,对未来的环境质量变化进行预测,为环保监管决策提供前瞻性支持。例如,通过对历史监测数据和相关影响因素的学习,预测路面径流中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提前采取防范措施。
3.3 监管模式创新
3.3.1 推行智能化监管
将智慧监测系统与监管流程深度融合,实现智能化监管。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预警,当监测数据超出设定的阈值时,系统自动发出警报,并提供相应的处理建议。例如,当扬尘监测数据超标时,系统自动提示监管人员采取洒水降尘等措施,并提供最佳的洒水时间和频率建议。同时,通过智能视频监控技术,对公路施工现场和运营路段进行实时视频监控,及时发现违规行为,如未按规定进行物料覆盖、车辆超载导致路面污染等,提高监管的及时性和精准性。
3.3.2 加强多方协同监管
建立公路环保监管的多方协同机制,加强环保部门、交通部门、施工单位、运营企业等各方之间的沟通与协作。通过智慧监测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各方可以实时获取公路环保监测信息,共同参与环保监管。例如,施工单位可以根据监测数据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减少污染物排放;运营企业可以根据尾气监测数据对车辆进行维护和管理。同时,鼓励公众参与环保监管,通过手机 APP 等方式,让公众能够实时查看公路环保监测信息,并对发现的环境问题进行举报,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保监管格局。
四、智慧监测系统在公路环保监管中创新应用的效果与展望
4.1 创新应用效果
通过实施上述创新策略,智慧监测系统在公路环保监管中的应用将取得显著效果。监测技术的创新提高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为环保监管提供了更可靠的依据。数据管理与分析的创新能够深入挖掘数据价值,为监管决策提供科学支持,使环保监管更加精准、有效。监管模式的创新实现了智能化监管和多方协同监管,提高了监管效率,减少了环境污染。例如,在某公路建设项目中,应用创新后的智慧监测系统后,施工扬尘超标天数减少了 30% ,路面径流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周边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4.2 展望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慧监测系统在公路环保监管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一方面,随着 5G、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智慧监测系统将实现更高速、更稳定的数据传输和更安全的数据存储,进一步提升监测和监管的效率与质量。另一方面,智慧监测系统将与公路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全生命周期深度融合,从源头上减少公路建设与运营对环境的影响。此外,智慧监测系统还将加强与其他领域环保监测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区域环境监测的一体化,为生态环境的整体保护和治理提供有力支持。
结语
智慧监测系统在公路环保监管中的应用与创新是实现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不断创新监测技术、优化数据管理与分析、变革监管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公路环保监管水平,减少公路建设与运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在未来的发展中,应持续关注科技发展动态,积极推动智慧监测系统在公路环保监管中的创新应用,为公路交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 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4[J]. 中国公路学报 ,2024,37(12):1-160.
[2] 朱鲤 ; 张品立 . 智慧绿色交通 [M].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2403.456.
[3] 刘世越 . 路桥施工企业智能建造能力评价研究 [D]. 东北林业大学 ,2023.
[4] 刘柏建. 公路运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内源性成功因素研究[D]. 中南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