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五小”竞赛 激发企业活力
刘芳萍
晋能控股山西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太原 030000
改革创新是企业发展壮大的灵魂。然而,进入新时代以来,如何在改革创新层面上做文章,如何以提升企业新质生产力为目标,走出企业自己的新发展思路,是当前和今后工会工作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问题。作为上市公司的晋控电力工会在这一问题探讨过程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也具有一定的意义:这就是通过激发广大员工科技创新、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技能创新的积极性,向企业内部要活力,向广大员工要潜力,向既有设备要功力,向现有时间要魄力,“四力”齐发,努力营造“五小”(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竞赛氛围,让广大员工释放出前所未有的创新创造热情,就一定能够在技术创新、科学管理、节能降耗、降本增效等方面提升优势,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近三年来,共征集“五小”竞赛项目302项,完成231项,累计产生经济效益946万元;19名同志被聘为公司首批技术(技能)带头人,79名同志荣任科技人才专家库第一批技术专家。总结我们的工作经验,可以概括为:加强组织领导,做到“四个结合”,突出“五抓”特色,坚持“五性”原则,全面优化“五小”竞赛环境,全力提升企业竞争合力。
一、加强组织领导,让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到竞赛活动中来。
要使“五小”竞赛活动成为引领企业改革创新的引擎器,就必须动员和引领全体员工提升科技创新意识,在生产实践和自身岗位上凝聚智慧和创新能力,“五小”竞赛活动正好迎合了广大员工的技术创新创造愿望,正好有利于释放广大员工为企业新形势下创新创效的能动性。所以,工会系统及时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动员广大员工开展“五小”竞赛。
首先成立领导组织,使活动能够在公司党政和工会组织的领导和督导检查下有序顺利开展。“五小”竞赛活动办公室负责“五小”竞赛活动的日常管理、协调及考评工作。在公司总部成立领导机构的同时,各基层单位也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做到自上而下的活动统一网格管理,政令畅通,及时沟通,经验共享。
其次制订活动方案和规则。活动中先后印发了《关于开展“五小”竞赛活动的实施意见》《关于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指导意见》《科技创新活动实施方案》。
再次就是通过优化宣传动员方式,运用网络、报刊、展板、广播、智能媒体等,宣传动员广大员工积极参与和开展 “五小”竞赛活动,踊跃投身到“五小”竞赛活动中去,积极把自身的科技创新成果运用到企业生产中来。
二、做到“四合结合”,让竞赛活动融入到日常安全生产中来。
“五小”竞赛活动怎么做,是活动能否取得阶段性成果的重要标志。因此,我们针对电力企业技术密集型的特点,始终坚持“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入手、从身边做起”的原则,引导员工结合生产实际开展“五小”竞赛活动,并确定了以“激发创新活力,促进提质增效”为主题的“五小”竞赛活动方案,坚持“四个结合”,让活动既在安全生产的轨道上前行,又能结合自身的技术技能创新成果服务于企业生产,为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新质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
1.坚持“五小”竞赛活动与“安康杯”劳动竞赛相结合。“安康杯”竞赛企业每年都搞,已经形成企业坚持安全生产的一项标志,多年的经验也同时为各种竞赛活动丰富了内涵,所以,把“五小”竞赛活动融入到“安康杯”竞赛活动中,有利于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序开展,有利于提升“五小”竞赛活动的规格,有利于“安康杯”竞赛活动的技术技能创新成果展示,同时两项活动融为一体,能够最大地激发广大员工参与的热情,使活动真正深入人心。
2.坚持与职工建家活动相结合。职工文化活动、班组建设、岗位建功、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巾帼建功”等活动构成了工会建家的主要内容。我们在提升巩固职工建家的基础上,把“五小”竞赛活动纳入职工建家的重要项目,是基于对前一段广大员工创新创造成果的充分肯定,是激励广大员工提高空前创造力的助推剂,是实现“五小”竞赛活动提质提效目标的基本条件。
3.坚持与评先评模相结合。企业中的劳动模范、岗位标兵、技术能手以及先进工作者等称号是企业对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奖励,是包括广大员工在内的社会群体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是同一行业、同一工种普遍敬仰的崇高荣誉,把“五小”竞赛中的技术创新能手和创新创造先进人物评为劳动模范等称号,不但能够进一步激发广大员工的技术创新潜能,更能体现出企业尊重人才、尊重技术、尊重创新、尊重创造的文化内涵和发展合力。
4.坚持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五小竞赛”活动是立足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必须长期坚持。广大员工积极参与此项活动,依靠的是长期的坚持和辛勤的付出,所以,没有科学的工作态度和坚定的毅力是不可能做出技术创新成果的。虽然有的创新技术成果是在日常的工作时间内完成的,但一项创新技术和创新成果的问世,需要平时知识的学习和积累,需要工作外时间的资料查询和核实,同时也需要家人的陪伴和支持。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可以大大提升广大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增强企业主人翁地位,使员工创新有动力,创造有能力,竞赛有活力。
三、突出“五抓”特色,让创新成果及时转化到生产应用中来。
一抓科目遴选。根据各基层工会上报的技术攻关项目,竞赛领导组在进行可行性评估后,交由“职工创新工作室”和QC小组领衔实施,其它有关单位和部门紧密配合,确保竞赛创新成果应用于安全生产中去。同时,针对本单位生产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适时提出整改措施,可以针对竞赛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需求提出新课题进行研制、攻关。公司鼓励广大员工发挥自身优势,在所在岗位自选攻关项目,只要能给企业带来技术成果和经济效益,公司都会给予肯定和奖励。
二抓先进带群体。发挥劳动模范和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的模范引领作用,以他们创新的项目和攻关成果示范引领全公司的群众性创新竞赛活动。我们通过及时发布和奖励优秀竞赛项目,鼓舞和激励全体员工的参与热情,进一步把竞赛活动引向高潮。竞赛中,我们大力倡导“创新人人可为 创新就在岗位”、“敢想 敢干 敢闯 敢试”的理念,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多出成果。在推动竞赛活动不断深入开展的同时,举办群众性创新培训班、工作推进会、现场观摩和劳模一对一传授指导等多种形式,带动群体性参与的积极性。
三抓评审鉴定。对创新成果和技术攻关项目及时评审和鉴定,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评审及时鉴定及时发布。对在实践中经过验证,取得一定安全和经济效益的项目,公司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
四抓转化推广。对于评审鉴定通过的项目,领导组进行一对一落实,分别责成有关单位牵头负责,制订攻关计划,找出实现途径,确定完成期限,力争让科技攻关转化为新的生产力。
五抓表彰鼓励。设立科技创新“五小”竞赛活动优秀成果奖和优秀组织奖。按照专家评审鉴定意见和公司“五小”竞赛方案,对“五小”竞赛活动中的优秀课题、先进成果及积极按照活动要求和活动安排开展科技创新“五小”竞赛活动工作的单位,给予奖励,并把“五小”竞赛成果作为员工晋升提级、评选先进、评聘技术职称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