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信息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的有效路径

作者

马继伟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江苏省南京市 210023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互联网快速发展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的有效路径。通过结合互联网新兴技术与特色文化,激发高校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思政教育形式,全面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与发展。研究采用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分析有效的教育路径,以适应互联网信息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

关键词:信息化;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教育路径;

圈层化传播的互联网时代给当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大学生接触到的信息更加多元化和碎片化,层出不穷的手机应用和网络直播也让青年人的思想观念更加发散,因此如何在这样的背景下,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成为当今高校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如何通过创新教育方式和手段,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信息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1.1 信息化背景下大学生的特点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学生群体的社交展现出多样化、快捷化的特点。他们具备强大的信息搜索和传播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较强,对新事物和思潮更具敏感度。高校学生更倾向于自主学习,注重满足个性化需求和实用性,因此这些特点很大程度上挑战了传统的思政教育方式和活动内容,要求教育活动更贴近大学生的需求和思维方式。大学生习惯于快速获取信息、分享见解,以及参与线上讨论与互动,他们渴望表达个性和与他人交流,倾向于接受多样化的观点和文化。当今思政教育更需要结合信息传播特点,创新教学方式,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参与形式,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教育者也需要引导大学生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持批判思维,辨别信息真伪,培养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和判断能力,以塑造积极向上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

1.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信息的泛滥和碎片化使得大学生在信息获取过程中难以筛选和辨别真伪,容易受到错误或不完整信息的影响,进而导致信息过载和盲目跟风的风险。这种情况会削弱大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决策能力,影响其对文化、政治问题的正确理解与判断。另外,互联网平台的开放性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不良信息和文化在网络传播迅速,时常误导大学生的思维方式,扭曲其价值导向和世界观,挑战他们的个人素养和正确观念的建立。大学生缺乏足够的信息辨识能力和思想防护意识,容易受到虚假信息、极端言论或不良思潮的影响,从而影响其健康成长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针对这些问题,全面的思政教育需要更加关注大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提升,加强对信息真伪的辨别能力培养,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网络信息,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导向,培养健康的个人品格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学校和教育机构也需要加强网络信息管理和监督,确保大学生在互联网环境中接受到正确健康的教育引导。

二、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与挑战

2.1 网络思政教育的特点

在网络信息资源高度覆盖的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线上线下结合,拓展教育空间和形式,为青年学生提供积极向上的文化资源。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可以更加生动、直观地呈现思政教育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覆盖面提升教育效果。同时,网络思政教育还便于与时代潮流接轨,更好地满足大学生多元化的学习特点以及对各类信息的需求。

2.2 网络思政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然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互联网空间各类信息鱼龙混杂,信息的不确定性和碎片化特点会加剧大学生的焦虑和混乱,严重时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急需加强信息素养教育和思辨能力培养。同时,开展相关工作时要注意做好学生信息安全和思想引导的问题,防止不良信息对大学生产生误导和负面影响,确保教育成效。

三、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有效路径

3.1 持续创新教育内容和形式

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至关重要。教育者应当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充分结合各类新兴互联网平台及软件,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强互动性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通过结合多媒体资源和在线教学平台,设计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课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借助虚拟动画和智慧教室等工具载体,教育者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育更生动、贴近学生生活,从而提高教育效果和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创新的内容和形式,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需求,推动教育向更开放、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3.2 深入挖掘利用互联网资源

深入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是当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关键策略之一。通过开设网络课程、构建教育资源库以及打造推广特色教育APP等方式,教师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获取到所需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这种便捷的获取方式不仅提高了学习的灵活性,也促进了学生对思想政治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同时,通过多方信息的及时汇总和分享,学生可以在共享空间中得到第一手的信息资源,从而更快地接触知识并更好地理解重要概念,提升整体学习效果。

3.3 建设互动平台,促进学生参与

通过创建在线讨论区、利用社交媒体平台等互动机制,学生可以分享观点、交流心得,增强学习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这种互动不仅拓展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促进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交流能力的提升。教师也能通过互动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加精准的教学指导,实现教育过程的个性化和双向互动。这种互动式教学模式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更有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际需求。

3.4 强化实践教学,注重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

通过组织社会实践、参与公益活动以及开展思想政治主题实践课程等方式,学生得以将抽象的思想政治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从而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和认识。这种亲身参与的体验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感悟到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核心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的各种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还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带领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其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为社会发展和进步贡献青春力量。

4结语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至关重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建设互动平台、强化实践教学,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关键策略。高校工作者应不断探索创新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通过共同努力,我们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习榜样,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走向更加开放、多样化的发展道路,为培养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新一代好青年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李秀莲,王利.信息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4,23(10):143-145.

[2]王洁,刘武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矛盾聚焦及化解[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21,(04):99-105+120.

[3]张家玲.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机遇和挑战[J].天南,2024,(05):1-3.

[4]张菁菁.新时期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创新路径[J].中国军转民,2024,(18):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