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子”社交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应因
姜俊亮 李惠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摘要:“搭子”文化如今已成为“00后”大学生备受欢迎的社交方式,这较大程度的影响大学生的独立性人格塑造,也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基于”搭子“视角,通过问卷调查,研究了”搭子“社交存在形式、形成原因及对大学生独立性影响,并给出提升大学生独立性举措,对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搭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引言
本文从“搭子”的角度出发,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调研,认为其主要的激励因素是:依赖于外部环境、“自我中心”的个性、“随波逐流”的思想。从而展开应对建议,首先,在坚实而宽广的知识体系上,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行持续的更新与优化,其次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与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本文证实了当代大学生不论在生活,学习还是在经济等方面都存在“搭子”问题,其独立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一结果。如何引导并培养大学生的正确的社交行为成为当前大学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内容。
1.“搭子”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查
在所有调研群体中,近九成年轻人听说过“搭子”社交,且女生在这一特征上的表现更加明显,比例高达92%。其中,超六成年轻人表达出找“搭子”的强烈意愿,并有18.6%的年轻人已经拥有“搭子”。
1.1学习“搭子”
通过交流方式,我们可以将学习搭子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类。线上学习搭子和我们通过社交软件相连,两个人虽然素未谋面,但有着共同的学习目标;线下学习搭子则是同学居多,大家学习进度一致,老师教学风格也统一,交流的阻力也就更小。总体而言,在生活独立性上,随着年龄和年级的增加,大学生的生活“搭子”社交会有所减退,在生活独立性上却有所提高;结果表明,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城镇学生且独立性较强。
1.3经济“搭子”
在这份问卷的设计过程中,作者针对大学生的生活费用来源、透支等问题,设计了4个与之相关的问题。
通过对SPSS统计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目前学校在从事兼职时,有“搭子”社交的学生要比不需要“搭子”的学生稍微多一些;在从事兼职时,需要“搭子”的学生要高于在从事兼职时不需要“搭子”的学生。这说明,虽然大学生有了一定的经济独立意识,但是他们的经济独立性却相对较低。
2.“搭子”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诱因分析
2.1对外界的依赖性
结合调研数据,也反映出几个心理学上的原理,主要为共同兴趣、情感需要、边界感与实用主义。其中近85%的人认为需求与互助是搭子型社交的优势,压倒性领先于排在第二的“边界感强”(49.1%)。也就是说基本上大多数年轻人希望通过一种社交方式能够找到有共同兴趣爱好、共同语言的人,从而使其情绪价值最大化。
2.2“自我中心”的个性
极度“自我中心”也可能使人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90后”以独生子女为主,具有很强的个性、很自信、很追求自由,但也非常自私、功利主义。如果学生习惯性地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信息进行评价,就很容易在价值观上产生偏差。然而,他们却以自我为中心,把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政府的舆论视为约束。
2.3“随波逐流”的思想
人云亦云,是导致学生自主思维能力降低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校是一种比较开放和自由的学习环境。要使学生有较大的自主学习能力,就必须要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2.4社交的需求
在“搭子”的命名出现之前,“搭子”关系早已存在。进入互联网时代,时间与空间上的很多隔膜和阻碍都被打破了,人们可以更便捷地构建社交关系,这为人们兴趣的“升级”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3.“搭子”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风险应对建议
3.1增强学生学识,优化知识结构
科技的革新,没有任何捷径可走,也不能有任何的虚伪。只有靠着扎实的学识,开阔的眼界,努力的学习,才能有创新的结果。知识创新是建立在前人的智力成果之上的,没有坚实而宽广的知识库,就不会有创造性的结果。不同的学科,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习方式之间的融合和碰撞,经常会产生出创造性的火花。
3.2注重独立思考,开发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创新的核心,也是创新的关键。在高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大学学习的早期,学生往往没有就业、深造等方面的压力,所以他们的学习热情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此时,如果学生的学习态度有所松懈,就很容易进入一种惰性的思维模式。这样一种惯性的思考方式,就是把常理和过去的经验当作黄金法则,一切都是以它为标准的。
3.3组织学生活动,提高社交能力
3.3.1组员互相认识并建立小组契约
本次活动的内容包括:“准备比赛——自我介绍——分组规则——总结”4个部分。在活动之前,指导老师以一项名为“手指操”的活动暖场,来激发队员们的热情,消除队员间的隔阂。
3.3.2组员在一起深入交流“社恐”体验
这次的小组活动分为四个部分:准备游戏-角色扮演-减轻社交恐惧的体验-放松锻炼。在减轻社会恐惧症的心得分享部分,指导老师让同学们就每个小组的表现发表自己的心得与体会。最后,全体组员都坐下,跟着导师念诵经文,冥想。冥想结束后,不少人都感觉浑身舒畅,精力充沛。
4.结论
笔者对“搭子”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进行教育调查,得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诱因主要有对外界的依赖性、“自我中心”的个性、“随波逐流”的思想、大学教育和老师的忽视。从而展开应对建议,首先以宽阔扎实的知识为基础,不断更新和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其次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与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本文证实了当代大学生不论在生活,学习还是在经济等方面都存在严重的“搭子”问题,其独立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一结果。爱因斯坦说过:“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大学生是否具有自主性,在今天这个高度竞争的社会中,对他们的未来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夏继林,卢晨洋,仇桂且.大学生社交焦虑干预新路径探析[J].淮阴工学院学报,2022,31(2):96-100.
[2]苌自玉啸,00后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与意见表达问题研究[J].南北桥,2023(8):109-111.
[3]郑新,大学生社交恐惧症产生的原因[J].卷宗,2017(26):127-127.
[4]谢旭,唐静晖.大学生社交障碍案例分析及对策[J].内蒙古财经大学报,2023,21(1):11-13.
项目名称:“搭子”社交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项目编号:EGD24SYH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