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含量对氩弧熔覆高熵合金AlCoCrFeNi系涂层组织和性能影响
管晓光
黑龙江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要:利用氩弧熔敷技术,在Q235钢表面制备不同Al添加下的AlxCoCrFeNi系高熵合金涂层。通过试验研究不同Al含量对AlCoCrFeNi高熵合金涂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确定较佳的添加比例。结果表明:随Al含量的增加,显微硬度逐渐增大,最大达620HV;自腐蚀电位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少,AlCoCrFeNi耐腐蚀性最好。综合来看,添加AlCoCrFeNi高熵合金氩弧熔覆涂层综合性能最佳。
关键词:性能;显微组织;高熵合金;氩弧熔覆
1引言
Q235钢在结构件中广泛应用,但由于其强度、硬度相对较低限制其应用。为提高其表面性能,学者采用激光冲击、等离子喷涂、氩弧熔覆等进行相关研究[1-5]。高熵合金由于其多组元特性,综合性能优异,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前景广泛。Al含量对涂层的组织和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深入探究不同Al含量对Q235钢表面氩弧熔覆AlxCoCrFeNi高熵合金涂层组织和能的影响,对于优化涂层性能、拓展Q235钢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2 试验材料及过程
2.1试验材料
基体材料为Q235钢,化学成分见表1。
选取Al、Co、Cr、Fe、Ni五种球状或近球的粉末,粒度为300目球磨球磨6小时。其粉末配比AlxCoCrFeNi,X为0.2,0.4,0.8,1.0,1.2,1.6,2.0。
2.2 试验过程
Q235钢表面氩弧熔覆不同Al添加下AlxCoCrFeNi高熵合金涂层。制备后的试件在DX-2700B型X射线衍射仪进行XRD物相分析、用IE200M显微镜观察熔覆涂层。采用MHVST-1000显微维氏硬度计进行熔覆层显微硬度测试,用CS3500 型三电极电化学工作站进行耐蚀性测试。
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1XRD试验结果及分析
如图1所示为熔覆涂层XRD图谱,由图1可知随着Al含量增多衍射峰的强度增强,其晶格内部结构逐渐从FCC向BCC转变。
3.2 熔敷层显微组织形貌
如图2所示为氩弧熔覆涂层与母材结合处的显微形貌,其合金层与基体之间有一层光亮带,随着Al在熔敷层中含量的增加,析出相也更多。Al0.8CoCrFeNi出现条状产物分析可能原因是合金快速冷却的情况下,合金在饱和状态下产生调幅分解,AlCoCrFeNi时出现大量析出相,由于Al的固溶度会小于其余金属,所以会和Ni聚集在晶界处形成析出相,而Fe、Cr会聚集于晶界内部。综合来看Al加入对于晶粒的大小影响不够明显,其中AlCoCrFeNi时显微形貌最好,晶粒细密且均匀。
3.3 熔敷层显微硬度
如图3所示为熔敷层至母材显微硬度的AlxCoCrFeNi高熵合金涂层的显微硬度曲线分布曲线。涂层的显微硬度都远高于基体。随着Al元素的添加其显微显微硬度也有所增加,这是由于纳米强化和固溶强化的结果。Al2CoCrFeNi高熵合金熔覆涂层显微硬度最高为620HV、AlCoCrFeNi次之为570HV。
3.4 电化学试验结果及分析
如图4为耐蚀性的极化曲线,可知无论是基体还是熔覆涂层对应的极化曲线都出现了钝化区间,这说明在腐蚀时最先腐蚀的是其表面的钝化膜,在Al0.2含含量过少,无法割裂Cr钝化膜,保持了钝化膜的完整性。在Al含量增加以后电位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AlCoCrFeNi自腐蚀电位最大,为-0.45mV,可能是因为在基体中有固溶强化和纳米相析出发生,晶体内部形成固溶体稳定性提高,此时的耐腐蚀性最高。Al含量过多加剧固溶体内部晶格的畸变能,空位数量变多,树枝晶内析出二次相,割裂Al2O3等钝化膜的完整性,形成电偶腐蚀,导致自腐蚀电位变小,耐腐蚀性下降。
4 结论
Q235钢表面制备的氩弧熔覆AlXCoCrFeNi系高熵合金涂层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
(1)随着Al含量的增加,熔覆涂层组织从FCC向BCC转变;AlCoCrFeNi熔覆涂层晶粒最细小,Al2CoCrFeNi熔覆涂层的晶间内部且具有大量析出相;
(2)随着Al含量的增加,显微硬度会逐渐增大,Al2CoCrFeNi显微硬度最高达到620HV、AlCoCrFeNi次之为570HV左右;
(3)随着Al含量的增加,自腐蚀电位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由于纳米相的生成在AlCoCrFeNil自腐蚀电位最高达-0.45mV。
综合来看,AlCoCrFeNi高熵合金氩弧熔覆涂层质量最好。
参考文献
1 石晓波,苏子龙,解恩涵,等.单/双脉冲飞秒激光冲击强化对表面性能的影响[J].表面技术,1-16
2 时海芳,李强,刘忆.Si含量对氩弧熔覆AlCuFeNiCoSix高熵合金涂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J].材料保护,2022,55(05):18-22.
3 时海芳,李德财,白杨,等.Ti含量对氩弧熔覆CoCrFeNiCuTix高熵合金涂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24,45(03):82-89.
4 陈智莹,杨大伟,沈宇,等.新型氮化物强化高温合金氮化后热处理研究[J].钢铁研究学报,2024,36(02):237-244.
5 曹甫洋,王浩权,季谦,等.大气等离子喷涂FeCoCrNiMn高熵合金涂层的耐海水腐蚀与磨损性能[J].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2024,44(06):1529-1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