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制造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思路构建
汪青
身份证:622425198205040616 宁夏银川 750000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机械加工制造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思路构建。文章首先分析了机械加工制造信息化的发展背景,然后阐述了当前机械加工制造信息化的主要现状。最后,文章探讨了未来机械加工制造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及构建思路。为机械加工制造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机械加工制造;信息化;发展现状;趋势;思路构建
0引言
机械行业信息化旨在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带动产品设计方法和工具、企业管理、企业间协同的创新,实现产品设计、制造过程和管理的信息化,制造装备的数控化、咨询服务的网络化和社会化,从而全面提升工程机械行业的整体竞争力。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机械加工制造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思路构建,通过对其发展背景、主要现状的分析,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构建思路。这将为机械加工制造企业在信息化时代的转型升级提供有益的参考,助力我国制造业实现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1机械加工制造信息化的发展背景
1.1工业4.0的提出
工业4.0是德国政府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旨在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适应性、资源效率及人因工程学的智慧工厂,在商业流程及价值流程中整合客户及商业伙伴。其核心是通过信息物理系统(CPS)实现智能工厂与智能生产。在工业4.0的背景下,机械加工制造行业面临着重大的变革和机遇。传统的机械加工制造模式逐渐向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1.2我国政策的支持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机械加工制造信息化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例如,《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要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此外,国家还加大了对机械加工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扶持力度,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企业加大信息化投入,提高信息化水平。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机械加工制造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3市场需求与技术驱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机械加工制造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传统的大规模生产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企业需要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柔性生产,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同时,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为机械加工制造信息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例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使得机械加工制造企业能够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故障诊断、生产过程优化等功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2机械加工制造信息化的主要现状
2.1信息技术在机械加工制造中的应用
CAD/CAM技术是机械加工制造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CAD软件,设计师可以快速地进行产品设计和建模,提高设计效率和精度。CAM软件则可以根据设计模型自动生成加工代码,实现数控加工,提高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ERP系统是一种集成化的管理信息系统,它可以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管理。在机械加工制造企业中,ERP系统可以实现生产计划、采购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等功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MES系统是位于上层计划管理系统与底层工业控制之间的面向车间层的管理信息系统。它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调度和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机械加工制造企业中,MES系统可以与ERP系统、CAD/CAM系统等进行集成,实现企业信息化的全面管理。
2.2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机械加工制造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企业内部建立了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同时,企业还加强了对员工的信息化培训,提高了员工的信息化意识和技能水平。此外,一些大型机械加工制造企业还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示范项目,通过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整个行业的信息化发展。例如,某汽车制造企业通过实施智能制造项目,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成为行业内信息化建设的标杆企业。
2.3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的发展
智能制造是机械加工制造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它通过集成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和柔性化。目前,我国机械加工制造企业在智能制造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建设智能工厂,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控制和管理。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系统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兴业态和应用模式。它通过实现设备、生产线、工厂、供应商、产品和客户的紧密连接,实现工业生产的智能化、网络化和协同化。在机械加工制造领域,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可以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故障诊断、生产过程优化等功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3未来机械加工制造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及构建思路
3.1发展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加工制造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智能机器人、智能机床、智能传感器等智能设备将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制造领域,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数字化是机械加工制造信息化的基础。未来,机械加工制造企业将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产品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等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网络化是机械加工制造信息化的重要特征。
3.2技术创新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机械加工制造过程的智能化控制和优化。例如,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实现设备的故障诊断和预测维护;通过智能机器人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机械加工制造过程中的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和应用。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和管理,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机械加工制造设备的互联互通和远程监控。通过物联网技术,企业可以实时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实现设备的故障诊断和预测维护,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3.3政策完善与产业协同发展
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机械加工制造信息化的政策体系,加大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扶持力度。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信息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推广,促进机械加工制造信息化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机械加工制造信息化需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合作。政府应引导企业加强合作,建立产业联盟,共同推进机械加工制造信息化的发展。同时,政府还应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信息技术在机械加工制造领域的应用和创新。
4结论
本文对机械加工制造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思路构建进行了探讨。当前,机械加工制造信息化已取得显著成果,但仍需关注发展趋势,不断创新技术,完善政策体系,以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未来,机械加工制造信息化将朝着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技术创新将成为推动机械加工制造信息化发展的核心动力。
参考文献:
[1]王振.机械加工制造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思路构建[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24,(23):155-157.
[2]王玲.浅析机械加工制造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3,13(03):34-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