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品质培育模式的构建探索与实践
张琰
平陆县第一初级中学 044300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日益受到重视,尤其是在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的教学模式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未能得到充分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旨在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指导,推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
一、核心素养与思维品质的理论基础
1 核心素养的内涵
1.1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定义
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形成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集中彰显学科育人价值,包含四大关联维度。语言能力是基础,指听、说、读、写的交际技能及真实语境中的运用能力;文化意识要求理解中外文化,尊重差异以实现跨文化交际;思维品质体现为借英语发展逻辑、批判与创造性思维;学习能力则是掌握策略、自主规划学习的素养。这四个维度相互关联、协同发展,共同构成学生英语学科素养的完整体系,最终指向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和综合素养的新时代学习者。
1.2 核心素养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应用尤为重要。首先,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增强其全球视野,是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其次,通过阅读理解、写作与口语练习,教师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鼓励他们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表达。此外,借助项目式学习和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在实际交流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核心素养的整合与应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英语水平,更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
2 思维品质的概念
2.1 思维品质的维度
思维品质是指个体在思考时所展现出的特征和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分析性思维和反思性思维等多个维度。批判性思维强调对信息的 能够帮助学生识别逻辑谬误和评估论据的有效性;创造性思维则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提 想法和解决方案;分析性思维促进学生对复杂问题的深入剖析,寻找因果关系;反思性思维使学生能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评估,从而加深理解并改进未来的学习策略。
.2 思维品质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思维品质的培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良好的思维品质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使其在各个学科的学习中更加自信和高效。其次,具备高水平思维品质的学生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复杂问题时,能够更好地进行分析和决策,从而具备一定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思维品质的提升还会促进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其社会适应性。在快速变化的社会背景下,具备良好的思维品质不仅是学业成功的保障,也是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思维品质现状分析
1 现有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当前,许多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如单一的讲授式课堂。这种方法侧重于教师的知识传授,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信息状态,缺乏自主思考和主动参与的机会。由于课堂教学缺乏互动,学生难以在实践中锻炼其思维能力。此外,传统教学往往过于强调词汇和语法的死记硬背,导致学生对英语的阅读理解和运用能力发展不足。这样的教学模式未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最终限制了其综合素养的提升。
结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学生的思维能力普遍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对文本的深度理解和批判性分析能力的欠缺。许多学生在面对阅读材料时,往往停留在表层理解,无法抓住文章的主旨和深层含义。同时,缺乏对信息进行评估和反思的能力,使得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容易受到表面现象的影响。此外,由于教学时间和考试压力,很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没有培养起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导致思维模式的单一。
2 学生思维品质的现状调查
2.1 调查方法
为全面了解初中学生在英语阅读中的思维品质现状, 建议采用多元结合的调查方法。可以先设计针对性的阅读测试题,选取不同难度、不 提取、推理判断、观点评价等思维过程。同时,辅以课堂观察, 出疑问、能否从不同角度分析文本、是否愿意挑战固有观点等 读时的思考习惯,比如遇到陌生词汇或复杂句式时如何应对,是否会联系 经验解读文本内涵。这种“测试+观察+访谈”的组合方式,能更立体地捕捉学生思维品质的真实状态,避免单一方法带来的片面性。
2.2 调查结果分析
从调查情况来看,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思维品质呈现不均衡的发展状态。在基础思维层面,多数学生能较好地完成信息提取类任务,比如找到文 在高阶思维上存在明显不足。推理判断时,不少学生容易停留在文本 遇到需要结合背景知识的题目时,常常因缺乏联想而束手无策。 本给出的信息,较少主动质疑或提出个性化见解,思维的批判性和创 面对复杂文本时,容易陷入“逐字翻译”的误区,缺乏对文章结构和主旨的整体把握能力,导致思维的条理性和系统性不足。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思维品质培育模式构建
1 培育模式的基本框架
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思维品质培育模式,需要一个系统的框架。该框架应包括目标导向、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四个主要组成部分。目标导向方面,应明确培育的思维品质,如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分析性思维和反思性思维等,以此指导整体教学方向。内容选择应围绕与 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相关的主题,注重提高学生对真实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进而激发其思维活动。教学方法方面,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如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等,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和互动。最后,评估方式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及时反馈学生的思维发展状况,以引导其不断进步。
2 教学策略与方法
具体实施中,可以采取多种教学策略与方法来有效培育学生的思维品质。首先,采用问题导向学习(PBL)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鼓励他们主动思考和寻找解决方案。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锻炼其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其次,结合合作学习小组,学生可以在相互讨论中分享观点,从而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此外,反思日志的写作也是一种有效的策略,学生通过记录自己的思考过程和学习感受,能够提高反思性思维和自我评价能力。
四、总结
本文探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培育,指出传统教学模式局限及学生思维能力不足现状。基于核心素养,构建包含目标导向、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 估方式的思维品 质培育模式框架,并提出问题导向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策略。经实践,该模式有效促进学 高阶思维能力培养与核心素养提升,为英语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陈官霞.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思路探究[J].中学生英语,2025,(20):67-68.
[2]冉荼.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J].中学生英语,2025,(18):21-22.
[3]王馨悦.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J].英语教师,2025,25(09):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