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国土测绘任务体系和保障机制构建思考
蒋刻
徐州中矿岩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徐州市,221100
摘要:周期性地开展我国陆海国土全空间测绘,实现对陆地、海洋国土空间详细情况及其发展演变规律的准确把握,是新时期国土测绘工作的核心任务。本文从新时期国土测绘的内涵出发,总结国土测绘的开展现状,分析归纳出以“完整覆盖、精细表达、统筹协作、联动更新”为核心的新时期建设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以海洋测绘、边境测绘、内陆水体测绘、地下空间测绘和国土高精度测绘构成的任务体系,并通过建立基础航空遥感数据统筹获取和地理信息联动更新机制具体保障各项重大任务的高效开展。
关键词:国土测绘;任务体系;保障机制;新时期
自然资源部组建后,基础测绘作为自然资源事业总体布局中的重要一环,应充分发挥相关成果在定位空间位置、描绘空间关系方面的独特优势,加强与地质、土地、海洋等业务领域的快速融合,以更高的站位,更好地履行《测绘法》中明确要求的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提供服务的职责。作为基础测绘核心工作之一的周期性国土测绘,更应该发挥基础性和先行性作用,尽快明确工作目标和建设方向,并据此构建新时期国土测绘的任务体系和保障机制。
1 新型测绘技术概述
我国幅员辽阔,有着丰富的资源类型,这给国土资源管控工作提出了更高标准要求。新型测绘技术重点是通过各类计算机软件,结合实际情况后通过3D数据图像信息展现地理测绘数据。能够让获得的地理数据信息更具精确性与时效性,可以对土地资源信息的掌握情况产生促进作用,新型测绘技术已经在以工程设计为代表的诸多领域中普及应用并发挥效能。测绘工作的基础功能,即体现在采集信息方面中,在后续的人工信息处理中能够产生可视化效果。以新型测绘技术的应用为基础创建有关的土地资源数据库系统,会为高效利用土地资源提供保障。除此之外,针对一些未知地质情况的区域开发工作,可以借助丰富的数据信息,在有效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实现资源定位任务。鉴于此,在开展国土资源管控时,新型测绘技术已经成为不可替代的核心技术力量。
2 新型测绘技术应用于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2.1 地理信息准确性得到提高
在应用新型测绘技术时会自动产生相应的坐标系,在实测过程中,工作人员仅需控制设备即可,选择直接扫描方式,或者是测距打点模式等,从而会快速获取有关的3D数据资源。进而会提升测绘质量,可以获取更具精确度的测绘数据资源,能够给国土资源管控活动的开展提供更具参考意义的数据信息。以3D模型直观展示相关的数据信息,让工作人员深入了解实测的地理环境情况,最终会为制定管理策略提供必要的技术辅助,这有利于管控工作的高效开展。
2.2 有助于快速全面地采集信息资料
利用新型测绘技术可以较为快速且全面地采集地理数据信息,并且这些地理数据信息可以直观地反映在坐标系中,让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其中的信息内容制定更具科学性的管理机制。
2.3 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并加强部门间的配合
在应用新型测绘技术时,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多类设备展开数据处理工作。现在已经进入到大数据信息技术发展时期,这也会让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面对更加复杂的数据类型。鉴于此,高效应用新型测绘技术,能够降低数据处理难度,可以自动化实现资源信息整合工作,从而减少相关任务处理时间,增强部门间的协作效能。除此之外,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也可以通过此项技术,综合利用各个部门的优势资源,以此为强化资源管控水平带来显著的支撑作用,寻找其中出现的违规风险,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3 国土测绘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的发展, 我国的国土测绘管理工作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 但也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解决。包括测绘公共服务的发展滞后、共享机制不健全、测绘设备距离信息化的要求还有差距以及测绘行政管理体制不顺畅等等, 这些问题都对国土测绘管理工作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不利于工作的有效开展。第一, 测绘公共服务发展滞后。我国的测绘工作主要是由政府组织, 服务于政府的, 所以说, 测绘工作的公共服务发展还不够, 服务的领域有待于进一步的拓宽, 服务的内容也需要更加丰富, 这样, 才能更好的满足我国人民生活的需要。第二, 是共享机制不够健全。很多情况下, 测绘结果并没有实现有效的共享, 使得需要数据的单位无法得到测绘的结果, 对于社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 需要相关单位做好共享工作。第三, 是测绘装备的信息化水平还不足。目前, 我国测绘工作在高科技的引领下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 测绘装备距离我国的信息化发展水平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例如, 航空摄影能力不足, 数字化的测绘设备也急需升级换代, 这些问题都制约了我国测绘水平的提高。第四, 是测绘行政管理体系不够顺畅。由于土地测绘的工作量相对不大, 对于政府的日常管理来说并不是一项主要的工作, 所以, 国家对于国土测绘工作的重视程度足够了, 但是没有健全行政管理的机制, 很多市、县一级的政府并没有设置专门的测绘管理机构, 导致工作无法上传下达, 导致管理不够顺畅, 这是非常不利于测绘工作顺利进行的。以上的问题对于国土测绘工作来说都具有不良的影响, 我国在下一步的工作当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
4 保障机制
4.1 基础航空遥感数据统筹获取机制
国土空间统一规划的编制实施、自然资源信息化管理及国土高精度测绘的开展将对获取方式灵活、空间分辨率较高的航空影像需求愈加旺盛,而机载激光雷达数据作为新型机载航空遥感数据的代表,相关应用需求也呈现逐年上涨趋势。为化解不断上涨的应用需求与有限的资金投入之间的矛盾,提供及时、适用、可靠的航空遥感影像产品服务于自然资源日常管理与应急测绘保障等领域,需要国家统一组织各省级地区按照实际需求和建设能力分别建立基础航空遥感数据统筹获取机制。制度化地明确各省级地区域内基础航空遥感数据的获取主体和主要数据分辨率,合理统筹安排不同分辨率数据的更新周期和覆盖范围,并促进形成国内重点区域以激光雷达数据为主的新型机载遥感数据的定期获取能力。
4.2 地理信息联动更新机制
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国土测绘各项任务实施过程中关于地理信息获取和更新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将“一次采集、联动更新”的工作思路付诸于实践,提升地理信息的生产效率,新时期应打破不同层级测绘工作的藩篱,大胆探索建立国家、省、市县三级地理信息协同分工采集、逐级汇聚、联动更新的新机制。包括改变以往地理信息按比例尺全要素更新的模式,转变为根据与自然资源管理、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关系密切程度,以及使用频率、变化频率、用户现势性需求,对重点要素实行动态更新、一般要素进行定期全面更新的分要素更新模式。同时,明确地理要素分布式更新流程和分工,即由省级负责提取空间变化信息,基于统一的技术标准,统一的平台网络,下发至相关市县,市县根据变化信息,完成相应区域的核查和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更新,并限期上报至省级和国家级资源型数据库管理部门。
结束语
国土测绘是新时期基础测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客观实际需求和新型基础测绘建设要求构建的国土测绘任务体系和保障机制,其相关建设成果将更好地为国土全空间提供统一的空间关系定义和统一的空间表达方式。与之同步开展的建立和维护统一的现代化测绘基准体系,以及地理实体数据库建设等工作,将和国土测绘工作一起成为构建三维一体自然资源“一张图”的重要支撑。
参考文献
[1]龚玲芝,龚挺.探究测绘新技术在国土测绘工程中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7(33):230-231.
[2]曹之星.现代测绘技术在国土测绘中的应用分析[J].四川建材,2022,48(08):54-55,61.
[3]农文飚,汪绍超.浅谈国土测绘工程中测绘新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