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初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项目式教学路径探索
何光栋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福清德旺中学 福建省福州市 350319
引言
在教育改革持续推进的当下,核心素养已成为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指标。初中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对塑造学生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传统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导致学生知识应用能力薄弱、创新思维受限。项目式教学以其强调实践与探究的特性,为突破这一困境提供了有效途径。深入探索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路径,对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初中数学核心素养与项目式教学概述
1.1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内涵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涵盖多个维度。数学抽象要求学生从具体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中,提炼出数学概念与规律,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过归纳、演绎等方式,依据已知条件推导结论,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习 建模则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构建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在初 心素养相互关联、层层递进。例如,在学习函数知识时,通过数学抽象理解函数概念, 辑推理掌握函数性质,运用数学建模解决实际的变量关系问题。
1.2 项目式教学特点
项目式教学以真实问题为驱动,将教学内容融入具有实际意义的项目之中,改变传统教学中知识灌输的方式。例如,以 “校园绿化面积规划” 为项目主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习更具针对性和趣味性。该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学生在项目中不再是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探索知识的主体。他们需要自主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尝试解决方案,在小组合作中交流想法,共同攻克难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与沟通能力。
1.3 两者结合的意义
项目式教学与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相结合,能够有效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参与项目实践,不断锻炼数学抽象、 理等能力。例如,在设计 “家庭水电费用统计与分析” 项目时,学生需抽象出费用计算的数学模型 析费用变化原因,从而提升核心素养。同时,项目式教学以有趣的项目任务激发学生学 枯燥乏味的认知,使学生主动投入学习,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两者的结合为 学教学带来创新,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推动教学方法的变革,为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新的教学范式。
二、提升初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项目式教学实践路径
2.1 基于数学知识整合的项目设计
围绕初中数学核心知识点构建项目主题,需深入研究教材内容,梳理知识体系,找出具有关联性和综合性的知识点。例如,将方程、不等式、函数等代数知识整合,设计 “商场促销方案制定” 项目。在项目设计中,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融入项目,通过设置一系列具有逻辑性的任务,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知识点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通过实际操作与思考,能够深入理解知识的本质与应用场景,实现知识的深度理解与灵活应用,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项目式教学主题设计
创设富有吸引力的数学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关键。通过故事引入、多媒体展示、实地考察等方式,营造真实生动的学习氛围,将学生带入项目情境之中。例如,在 “桥梁承重设计” 项目中,通过播放桥梁坍塌的新闻视频,引发学生对桥梁承重问题的关注与思考,激发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小组协作学习模式在项目式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合理分组是基础,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进行异质分组,确保小组内成员能够优势互补。在小组活动中,学生通过分工合作、交流讨论,共同完成项目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数学表达能力以及团队意识得到锻炼,同时不同观点的碰撞也有助于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2.3 跨学科融合的项目设计
数学与物理、信息技术等学科融合设计项目,能够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例如,将数学的几何知识与物理的力学原理结合,设计 “桥梁结构设计” 项目;利用数学算法与信息技术编程,开展 “数据可视化分析” 项目。跨学科项目打破学科界限,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引导学生从不同学科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使学生学会灵活运用不同学科知识,形成创新思维模式,适应未来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三、项目式教学模式的持续优化
3.1 项目式教学的动态调整
项目式教学需根据学生学习反馈、教学实际情况以及时代发展需求进行动态优化。教师要建立常态化的教学反馈收集机制,通过课堂表现观察、课后访谈、学习成果分析等方式,了解学生在项目学习中的难点与兴趣点,针对性地调整项目内容与难度。同时,随着数学学科知识的更新和社会实际需求的变化,及时将新的数学理念、热点问题融入项目设计,使教学内容始终保持前沿性与实用性。
3.2 新技术赋能教学升级
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为项目式教学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智能教学辅助系统,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个性化学习推荐 ,如为学生推送适合其能力水平的数学项目拓展资料、针对性练习题等,实现精准化教学。虚拟现实技术能够 度逼真的数学学习情境,例如模拟数学实验、建筑测量等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增强学习的沉浸感与体验感。
3.3 教学资源的迭代更新
持续丰富和优化项目式教学资源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学校和教师应积极开发新的项目案例,结合社会热点、科技发展以及本地特色,设计具有创新性和时代性的数学项目,如 “城市交通流量的数学分析”“智能农业中的数学应用” 等,拓宽学生数学学习的视野。同时,整合优质网络资源,筛选国内外优秀的数学教学视频、在线学习平台资源,建立校本化的项目式教学资源库,方便教师随时调用和学生自主学习。
四、结论
项目式教学为提升初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提供了有效路径。通过深入理解数学核心素养与项目式教学的理论内涵,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实施路径,并持续优化教学模式,能够切实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未来,应持续深化项目式教学实践,不断优化教学路径与方法,充分发挥项目式教学的优势,为培养具有良好数学核心素养的新时代人才助力,推动初中数学教学改革向更高水平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彦臣.核心素养下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5,(14):45-47.
[2]曾大权.以初中数学项目化学习为载体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以“如何设计遮阳棚”为例[J].理科爱好者,2025,(01):81-83.
[3]陈元峰.初中数学项目式学习“一线三环”模式探索[J].读写算,2025,(02):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