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员工视角的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关系探讨
李农
厦门泓润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 福建厦门 361000
【摘要】:在新形势下,企业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实现组织结构升级,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人力资源作为企业重要资源,对于企业发展有着直接影响,因此需要引起管理者的重视。在员工视角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最终达到提高组织绩效的目标。但是从现状来看,仍旧有许多企业仍旧采取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无法适应时代变化,限制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文章主要就基于员工视角的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关系展开探讨。
【关键词】:员工视角;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绩效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提升,各行各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在企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要想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就需要不断提高组织绩效。企业组织绩效的提升依赖于员工的劳动与卓越贡献,因此需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1]。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组织绩效有着密切的相关性,是推动企业生产经营顺利开展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因此需要明确员工视角下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的关系,从而提出有效的对策,以期有效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概述
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在相关理论指导下,通过人才规划、引进、招聘、培训、薪酬分配等措施,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从而满足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此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需要确保员工发展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相适应,并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组织绩效则是指时间范围内组织任务完成情况[2]。在现代企业中,组织绩效被管理者高度重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有着密切的相关性,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向心力和凝聚力,高效协调各部门工作,从而提高组织绩效。因此需要管理者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以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员工视角下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关系
员工个人思想对其工作表现有着直接影响,企业要想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就需要提高对员工的各方面需求的关注,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不断激发其主动性与积极性,提升其工作效率与质量[3]。企业需要合理选拔优秀人才,尤其是高素质人才,不断完善人才队伍结构,合理进行人才的有效配置,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将合适的人才安排到合适的岗位当中,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只有充分关注员工的需求,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才能够推动企业的平稳发展。
现代企业要想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就需要不断引进各种类型的人才,从而提高企业创造力。目前企业主要是通过招聘来吸纳人才,为企业生产经营建立打下良好的人才基础。企业首先需要加大投资力度,通过提供优越的薪资福利待遇来吸引高水平人才,降低人才流失率[4]。其次企业还需要优化工作环境,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改善员工的工作状态,减少员工的负面情绪。最后企业还需要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优秀的企业文化来培养员工的归属感、忠诚度,进而提高组织凝聚力。
现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主要是由于不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存在差异。员工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结合目前社会发展趋势,优化企业组织结构,确保人力资源管理可以适应环境变化,从招聘、培训、激励制度等方面着手,为员工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从而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在提高个人工作绩效的同时也能够推动组织绩效的提升[5]。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管理模式发生较大的变化,在此背景下,需要深入分析员工视角下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的影响,从人才规划、引进、培养、绩效考核与激励制度等方面进行优化,重视员工工作能力的提升,优化工作环境,并不断完善绩效考核与激励制度,确保员工的薪资福利待遇与其工作表现相匹配,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升组织绩效。
三、员工视角下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
1.调整员工结构
员工视角下人力资源管理首先需要调整员工结构,突破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从而解决员工对于绩效考核积极性不高的问题[6]。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确定考核目标,从实际工作中选取相应的考核指标,并合理选取定量定性指标,确保这些指标与员工的实际工作相符,从而提高绩效考核的准确性。同时还需要明确绩效考核相关责任人,提高管理层在绩效考核中的参与度,让员工充分重视绩效考核,确保企业战略目标通过各项绩效考核指标逐层传达到员工层。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价,并建立相应的反馈制度,及时与员工沟通,提出相应的绩效改进建议,并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优化组织人才结构[7]。
2.加强员工培训
员工视角下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围绕组织绩效,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结合企业战略目标和岗位任职资格,对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开展培训工作,从而推动员工职业素养的提升和岗位技能的发展,促使员工个人发展与企业整体发展相适应。在提高员工工作能力的同时,提高企业组织绩效[8]。企业持续定期开展各种学习活动,例如外出培训、座谈会、交流会等活动,深入分析员工的职业规划与发展需求,并结合绩效考核评价结果,突出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动作用,优化培训内容,从而提高员工的专业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胜任岗位工作,最大程度发挥人才效能,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3.完善绩效考核与激励制度
传统绩效考核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员工的积极性被挫伤,也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完善绩效考核制度,确保考核双方的相对独立性,体现公平公正原则,引导员工积极努力工作,提升工作质量。企业需要建立合理的绩效目标,事先进行摸底考察,并简化考核方案,最大程度确保考核指标的科学性,减少个人因素的干扰,并且还要强调员工的发展,鼓励员工反思考核结果,从而不断调整自身、不断进步。
员工视角下人力资源管理强调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因此企业需要不断完善激励制度,从而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使其自主参与到企业发展与建设当中,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积极配合绩效考核,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例如在公平公正绩效考核基础上,根据员工的岗位要求与员工自身发展需求,采取精神奖励、物质奖励、职位晋升等多元化的激励形式,提高员工的认同感,并提高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企业需要细化激励制度的内容,帮助员工了解努力工作的成效,从而获得更多的薪资报酬。企业需要加强与员工的沟通与辅导,对于一些有潜力的员工,可以提供相应的职位激励;对于一些技术能力过硬的员工,可以提供薪资报酬激励;对于一些工作积极性不高的员工,需要适当鼓励,促使其端正工作态度,从而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
4.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具有积极影响。企业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影响员工的思想观念,增强其责任意识,是促进企业平稳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在新形势下,企业需要重视文化建设,将企业战略目标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当中,并与人力资源管理相适应,充分发挥文化的指导作用。企业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每一位员工都能深入了解企业文化,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促使员工将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相结合,从而改变自身的观念与行为,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管理者应该关注员工的工作状态,体现以人为本理念,为员工提供工作、生活上甚至心理上的支持,促进员工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形成良好的组织发展氛围。例如定期组织团建活动,加强同事之间的交流;避免传统僵硬的管理模式,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员工发展,给予员工足够的支持。
结束语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组织绩效。在新形势下,为了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管理者需要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完善管理体系以及激励制度,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引导员工将个人发展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相统一,从而提高组织绩效。
参考文献
[1] 张娟. 高质量就业视角下柔性人力资源管理对员工满意度、离职倾向之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3(7):68-70.
[2] 苏子昂. 承诺型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员工忠诚度的影响分析[J]. 现代商业,2024(2):114-117.
[3] 华睿.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员工工作满意度和组织绩效的影响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24(6):65-67.
[4] 王丽霞. 人工智能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对员工满意度的新挑战[J]. 知识经济,2024,685(21):187-189.
[5] 杨佳丽. 新时期国有企业青年员工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探究[J]. 全国流通经济,2024(2):133-137.
[6] 杨睿娟,冀梦琪. 人力资源管理强度、工作嵌入与员工—组织匹配[J]. 现代商贸工业,2024,45(13):90-92.
[7] 刘志,唱小溪,周禹,等. 过程视角下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促进机制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23,40(12):140-150.
[8] 苗仁涛,杜慧,李正瑞. 幸福感视角下的工作重塑与员工创新行为:组织规划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跨层次调节作用[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23(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