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下的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与实践探索
吴亚玲 胡忠浩
成都大学 610106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在“党建+”理念的引领下,提升学生社区的文化内涵与服务质量,成为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探讨党建工作与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深度融合,分析了“党建+”理念在高校学生社区中的核心作用,推动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党建+;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
1党建+对学生社区文化引领力的提升作用
“党建+”理念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引领方式,其最大特点是将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与学生社区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形成思想引领、文化建设与管理教育的良性互动。党建+能够在学生社区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党建+能够提升学生社区文化的思想政治引领力。在学生社区文化的日常建设中,党组织通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通过组织各类形式的党团活动,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增强其集体责任感与社会担当。其次,党建+理念加强了党组织与学生社区的互动。在传统的学生社区建设中,党组织与学生往往存在一定的隔阂,而党建+将党组织工作与学生需求紧密结合,使得党组织的活动更贴近学生实际,产生了更强的共鸣。例如,学生在参与党建活动的过程中,能够从中汲取力量和智慧,提升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最后,党建+使得学生社区文化能够更好地服务学生个体发展。党组织通过关注学生在学业、心理健康、就业等方面的需求,推动学生社区文化向更加关爱个体、全面发展的方向发展。党建+理念促使党组织在学生社区中发挥了服务职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集体,找到自我价值和发展空间。
2党建+引领下的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路径
2.1加强党建与一站式社区服务的融合
首先,党建与一站式服务的融合要求党组织在学生社区服务平台中发挥核心作用。党组织应通过一站式服务平台,集中提供管理、服务、教育等功能,将党建工作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就业等多个方面有机结合。例如,在一站式平台上设立党务服务窗口,向学生提供党务咨询、党员发展、党组织活动等服务,形成线上线下服务一体化。其次,党组织可以通过定期组织主题教育活动和党团日活动,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站式服务平台不仅为学生提供便捷的服务,还应通过整合资源,结合“党建+”理念,开展主题党日、红色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项目,以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责任感和使命感。最后,党建与社区服务融合还需加强多方合作。党组织应通过与学生会、社团组织、校外社会组织的联合合作,推动社区服务与党建活动的共同发展。党组织要在学生社区文化建设中发挥带头作用,推动社区文化活动的多样性和互动性,激发学生参与党建活动的热情,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2.2党建赋能一站式学生服务平台的建设与优化
首先,党组织应通过赋能一站式平台来实现信息的整合与资源共享。传统的学生服务往往分散在多个部门和机构中,学生往往需要在不同的窗口办理各类事务,造成信息孤岛和服务不便的问题。而一站式平台可以将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健康、职业规划等信息集中管理,党组织在其中起到牵头作用。通过信息化手段,党组织可以实时获取学生的需求与反馈,及时调整服务内容和方式,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其次,党组织通过一站式平台的优化,推动党务工作与学生服务的无缝对接。在平台建设中,党组织可以设立专门的栏目或功能区块,如“党建动态”、“党课学习”、“党员志愿服务”等,推动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与到平台管理和服务中,为平台增添活力与互动性。党组织还应鼓励学生利用平台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良好循环。另外,党建赋能一站式服务平台的建设还需注重平台的用户体验和创新性。党组织要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推动平台的智能化建设。例如,通过数据分析,党组织能够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行为习惯,推送定制化的服务内容和活动项目,精准服务每一位学生。同时,平台应具备社交功能,学生可以在平台上互动交流,参加兴趣小组,加入志愿活动等,通过平台扩大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2.3提升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度
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通过党建引领,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并促进其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通过这种结合,学生不仅能够理论上认同党的理念,还能在实践中深化对党的理解与体会,培养实际的社会责任感与服务精神。首先,党组织要通过将社会实践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高校党组织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暑期社会调研、扶贫帮困等,带领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基层,体会社会现实。这些活动不仅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发展与变革,也能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其次,党组织应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和兴趣,设计多样化的社会实践项目,确保思想政治工作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例如,理工类学生可以参与科技扶贫、环境保护等项目;文艺类学生可以通过文化艺术传播、红色教育等项目提升社会文化意识。党组织通过引导学生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增强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此外,党组织还应注重建立社会实践与党建活动相结合的机制。例如,开展“党员示范岗”计划,让学生党员在社会实践中发挥引领作用,并通过学生党组织组织的总结报告、分享会等活动,评估社会实践的成果,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深入。通过这样的结合,党组织能够让思想政治工作与学生的社会经验相结合,增强教育的实用性与针对性。
结束语
在“党建+”引领下的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党建工作与一站式服务平台的融合,党建赋能平台建设的优化,及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均为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党组织应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党建模式,推动学生社区文化建设不断迈向新的高度,助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成德,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丽存.党建+背景下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路径[J].高教论坛,2022,39(1):72-78.
[2]陈文杰.党建引领下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实践与反思[J].大学教育,2023,34(3):98-103.
[3]李曲彬.高校党建文化活动的创新与实践[J].教育研究,2022,40(5):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