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模式的有效应用

作者

赵晓雪

高邮市菱塘回民实验小学 225600

摘要: 现代学校教育,教师要能创新教学手段,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新型行而有效的教学手段,其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该模式,确定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之间通过充分沟通交流,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进步,极大提升了其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传统应试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题海战术下学生只能够被动学习数学知识,影响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不利于学生通过团队协作攻克重点问题。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增加了学生之间在学习方面的沟通交流,学生们在此间可以交换彼此的学习心得,从而积累更多学习经验。此模式下,充分提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带领下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学习效率与质量。

一、科学划分学习小组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特别强调学习的自主性、自觉性。小组合作学习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这一方法。小学数学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要能学生的角度出发,分析每位学生的特征以及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新型学习模式,是针对学生制定的,有着一定趣味性,适用性较强的教学手段,其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应用效果极佳。

小学数学教师首要是要建立起若干学习小组,小组的划分要科学合理,让每一个学生在合作、探究学习中获取更多优质的数学基础知识。划分小组时,数学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基本情况,以此来创设适合学生身心健康以及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小组。同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为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任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小组成员应控制在四到六人,小组成员里要有各种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可以让小组内的优等生帮助学困生进行学习,确保小组中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身学习优势,有效推动学生的综合素养全面发展。

二、明确小组学习目标

小组合作学习要明确好学习目标,小组目标是开展小组学习的基本依据,对于引导小组活动、激励小组成员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小学教师要结合教材以及小学生实际情况,为每个小组学习设置明确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当中共同努力完成学习目标。小组歇息目标应该聚焦于学习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围绕核心问题开展探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设计小组学习任务,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积累学习经验,解决学习中的难题、提高学习质量。小组目标要体现层次性和挑战性,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不断突破。同时,教师要在设计小组目标时,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分层设置探究任务,设置必做题、选做题、拓展题等不同层次的目标,通过小组内部的合作讨论,争取完成更高层次的目标。

例如,在教学生学习“三角形”时,数学教师让小组成员举例日常生活当中见到的三角形,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将列举的三角形分类,并思考分类是否合理,通过小组合作中学生对三角形有了初步认知,还集思广益对三角形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类,比如角、边等,慢慢地建立起三角形认知结构,层次分明、梯度递进的小组目标,在小组成员合作攻关的过程中,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积极性,学习思维得到了极大提升,课堂学习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三、合理设计合作学习任务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习特征,合理设计小组学习任务,激发小学生探究的欲望。合作学习任务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共同而制定的任务,对责任分工进行互助性学习,对于培育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对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成效发挥着促进作用。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教材中所有的课程内容适用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这就需要教师找准时机,设计合理的合作学习内容。

例如,在教学生学习“圆柱和圆锥”时,为了将圆柱体的表面积引出来,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一个万花筒,这个万花筒是圆柱形的,并向学生提出“这个圆柱形万花筒的侧面要贴上包装纸,那么需要多少包装纸呢?”问题的提出,确立了这节课小组学习任务,需要学生计算圆柱体侧面的面积。然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来计算圆柱体的表面积,将学生解题欲望一下子激发出来。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讨论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教师应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状态,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在学生激烈探讨交流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给出各种答案给予指导,带领学生深度探讨,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四、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重要内容,核心意义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总结、反思等的平台,学生们通过总结学习成果,吸取经验教训,并在多元评价之中进行分享,进而深化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巩固数学知识基础。小学数学自评、互评以及总评的评价体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与多元评价体系的共同作用下实现了共同进步。

例如,在教学生学习“平行四边形”时,首先教师分层布置探究任务,引导学生强化记忆平行四边形概念,在平行四边形概念的引导下,学生们试着画出了平行四边形底边上的高,从而进一步验证了概念的正确性。随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以小组作为基本单位,以自主评价为主,互相评价为辅助,让各小组成员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剖析,对每位小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进行表扬,相互交流学习经验,总结学习成果,在评价结果达成共识之后,选出小组代表在课堂上发表看法。这个时候教师作为教学的指导者,则根据学生的反馈,对整个小组合作学习过程进行了过程性评价,以及总结性评价,集中主要时间指导学生提出的问题,解决了学生在探析平行四边形过程中的一些难题,让学生熟练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提升了教学效果。

总之,小组合作是当前学校教学中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来培养学生协作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在合作学习中主要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合作的作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实践意识、合作意识,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

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合理分组、明确任务、监控指导和成果展示等环节,以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和取得良好效果。同时,教师还应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方法,以更好地服务于小学数学教学工作。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要重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开展,充分发挥出小组合作模式的重要作用。此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教师要紧抓小学阶段学习的关键期,带给小学数学课堂积极变化,优化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手段,不断拓展教学形式,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愉悦心情,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继华.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J].明日.2022(08):216-216.

[2]边巴次仁.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策略[J].今天.2022(18):86-86.

[3]张安俊.探究新时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家庭生活指南.2023(01):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