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幼儿园美术活动游戏化的策略探索

作者

王小燕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陆郎幼儿园

关键字:幼儿园;美术活动;游戏化;策略

虽然游戏化理念已经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能够直接应用于幼儿园美术活动的专业游戏资源相对匮乏,许多教师不得不依靠自己的创造力来设计游戏活动。这样一方面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尤其是游戏的设计既要考虑教育目标的达成,还要保留游戏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另一方面由于教师专业知识和经验的限制,不仅自制游戏的质量和教学效果参差不齐,而且在实操中容易出现过于强调游戏的趣味性,导致活动内容被忽视,或者过分强调教育目标使得游戏变得枯燥无味,难以吸引幼儿的持续参与。实践过程中这一系列的挑战,都需要我们认真面对和解决。

一、贴合儿童生活,开展游戏化教学

将教学内容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使学习内容更加生动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而且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造力。首先教师需要具备观察和挖掘幼儿日常生活中有教育价值元素的能力。生活是最好的教科书,幼儿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可以转化为美术教学内容的素材,季节变换中的自然美景、节日活动中的文化元素、家庭生活中的日常用品等,都可以成为美术活动的主题。选定美术主题之后,就可以设计“过家家”游戏。教师创设情境,让幼儿在仿真生活场景中模拟和实践。例如,可以通过布置教室,创设一个超市、家庭或公园的场景,幼儿选择自己想要尝试的角色来扮演,并站在角色的角度感受、想象和创作,如绘制他们心目中的理想公园或家庭。这种情境模拟不仅能够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培养社交能力,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理解生活,提高观察和表达的能力。

二、废旧资源利用,尽显游戏化乐趣

充分利用废旧资源以丰富游戏化教学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能极大地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有效的废旧资源利用策略能够为幼儿创造一个既富有教育意义,又充满乐趣的学习环境,使美术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生动和具有吸引力。树叶、石头、枝条等自然物品不仅是绘画和手工艺品的绝佳素材,也能成为游戏化教学中的重要工具,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一场“自然探险游戏”,让孩子们在户外收集不同的自然物品,并引导他们观察这些物品的形状、质地和颜色,之后利用这些素材进行创作,如用树叶进行印刷画或用石头制作装饰品。空纸盒、废旧布料、塑料瓶等日常生活中的废弃物品,在有创意的教师手中可以转变为有趣的教学资源,通过设计一系列以废品利用为主题的游戏活动,比如“废物变宝贝”挑战赛,教师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还能鼓励他们用创新的视角看待身边的物品,并学习如何用这些物品创作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

三、把控游戏难度,营造舒适感氛围

设计合适的游戏难度并营造浓厚的游戏氛围,不仅要求教师精心策划每一项活动,确保它们既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又不至于让他们感到沮丧或压力过大,还需要创造一个鼓励探索和创新的环境,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然地学习和成长。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兴趣和发展水平来设计游戏难度。这意味着游戏活动不应该一成不变,而是需要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在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和反馈来不断调整游戏的规则和目标,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在挑战中找到乐趣。例如,对于一个旨在提高幼儿色彩识别能力的游戏,初级阶段可以仅涉及基本的颜色识别,而随着孩子们能力的提高,可以逐步引入更多的颜色搭配和创意绘画任务。在游戏难度的设计上,采用逐步递增的方式是十分有效的。通过将整个游戏活动分解为多个小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对简单的目标,这样不仅可以让幼儿逐步适应游戏的要求,还能在每一步骤中给予他们成功的体验和成就感。这种递进式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幼儿在游戏中建立自信,同时也激励他们不断挑战自我,探索新的可能性。

四、组织作品欣赏,激发个性化表达

”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作品欣赏是一种高效的艺术沟通方式,它能够极大地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通过欣赏各种美术作品,幼儿能够接触到丰富多彩的视觉世界,开阔视野,激发想象力从而培养出对美术的热爱和持续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可以利用故事讲述的方式引入作品欣赏环节,选择与幼儿年龄相符、内容富有趣味性的艺术作品,并围绕作品编织引人入胜的故事。这些故事可以是关于艺术家的趣闻轶事,也可以是作品背后的创作灵感和历史背景,通过故事教师能够将幼儿的注意力引向作品的细节,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初步了解到艺术的魅力。除了教师的引导性欣赏之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互动性的欣赏活动,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和表达自己的看法。例如,可以组织一个小型的“艺术画廊”游戏,让每个孩子轮流扮演导览员,向其他小朋友介绍自己最喜欢的画作和理由。此外,可以通过提问激发幼儿的思考,如“你认为画中的小猫在想什么?”或“如果你在这幅画里,你会想做什么?”这种互动式的作品欣赏不仅能够提高幼儿的参与感,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此外,也可以组织小型的美术展,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介绍自己的作品,同时也鼓励幼儿互相欣赏和学习同伴的创意和表现。“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在作品欣赏的过程中,每个幼儿的感受和看法都应当得到尊重,教师需要引导幼儿理解,艺术没有绝对的对错,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解读和表达方式,这种开放和包容的态度有助于激励幼儿自由地探索美术世界,培养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游戏化的活动模式能够将幼儿引入一个充满想象的艺术世界,让他们在参与和体验中自然地感受美,表达美。为了加强游戏氛围,教师还可以适当融入现代化技术手段。不可忽视的是,教师应该是游戏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者和引导者。通过与幼儿一同参与游戏,教师不仅能更好地了解每个孩子的兴趣和需求,还能通过自己的参与和示范,为幼儿树立一个积极探索和创新的榜样。同时,教师的鼓励和支持对于维持游戏氛围、提升幼儿参与度至关重要,这种正面的互动能够帮助孩子们克服挑战,享受游戏化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尚翠环 . 幼儿园美术活动游戏化的实践探究[J]. 教育革新,2023(06)

[2] 闵露美 . 让游戏化教学形式融入美术活动 [J]. 读写算 ,20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