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信息化环境下中职机械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作者

陈芳芳

普宁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普宁 515344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日益成熟,在教学中的应用频率也越来越高。在信息化时代到来之后,当代教师需要立足于时代趋势进行深入考虑,在充分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前提下打造高质量的课堂,助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中职院校本身是以学生的技能发展为前提来进行人才培养的,机械专业作为一门实用性和技能性较强的学科,是教师重点关注的一门学科。在组织中职机械专业教学工作的阶段,为了把复杂的内容变得更加精简,教师就可以合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由此,本文就着重探讨信息化环境下中职机械专业教学改革的实际措施。

关键词:信息化;中职;机械专业;教学改革;举措

很多学生进入中职院校的目的,虽然是为了学习一门专业化的技能,但是对于机械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之前并没有相关的知识基础,甚至很多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不优异,所以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机械专业课程知识时会觉得难度过大。长此以往,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目前的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可以选择更多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能够保持更加活跃的学习状态,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信息化手段对中职机械专业教学所产生的帮助

经过观察发现,在组织中职机械专业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运用信息化手段,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机械专业中所涵盖的课程内容相对抽象复杂,包括了机械制图、零件结构、模具设计与制造、零件的基础绘图和成型等,对专业性、技巧性的要求较高。在组织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如果教师仍然采用理论式或者是示范式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在运用信息化手段之后,教师可以打造更加生动的教学情境,运用一系列的现代化软件工具来辅助学生,让学生可以更加快速地理解知识,以此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其次,在信息化环境下开展中职机械专业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学生还拥有更多的实践机会,教师可以借助一系列的信息化工具来设计任务,学生可以借助技术来进行模拟练习,验证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度,以此可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也可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探析信息化环境下中职机械专业教学改革的实际措施

(一)发挥技术优势,降低学习难度

在组织机械专业教学工作的过程中,由于专业知识相对庞杂,单纯的依靠几节课是无法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因此,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让学生能够保持活跃的学习状态。在此背景下,教师需要尝试着发挥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实际优势,打造更加生动的课堂。比如一些学生认为机械专业课程的学习没有较强的实用性,那么教师可以围绕着机械行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来进行展示,借助信息技术来为学生展示机械的实际作用,将教学和现实生活衔接在一起,以此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更加强烈的探索欲望,保持活跃的学习状态。再比如,教师在组织机械专业教学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为学生进行示范教学,让学生了解机械制图或者零件或模具的具体设计。在这一环节中,如果教师直接展示成品,可能学生难以理解,会觉得学习过程过于抽象。因此,在目前的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一系列的现代化工具来为学生进行示范,比如教师可以利用Inventor的三维模型功能来为学生呈现模型的具体设计和制作过程,以一种活灵活现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并且在利用这一软件之后,学生在课后也可以自行进行复习,尝试复刻模型的具体制作,以此能够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更多的收获。

(二)转换教学思路,注重学生成长

之前部分教师在组织机械专业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可能容易陷入思维误区。教师认为需要先让学生掌握更多基础的理论知识,在夯实基础之后,学生才能够去完成不同的实践任务。然而,理论和实践两部分本身是不可以分割的,所以教师在目前的教学工作开展阶段需要明确教学重心,转换教学思路,以学生的成长为前提来进行规划,将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内容衔接在一起。第一种是教师可以采用先学后教模式,鼓励学生在面对未知的知识点时可以自发地进行探索,接着教师再结合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来进行针对性的点拨,以提升教学效率。比如围绕着一些机械模型的具体构成,教师可以先提前进行微视频的制作,学生可以根据微视频、课件和教材内容来展开全面的分析,尝试自主解答问题。在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之后,教师先让学生进行成果分享,然后再和学生一起来探讨疑难问题,让学生的学习过程事半功倍,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二种是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不同的实践任务,鼓励学生日常能够不断进行练习,改变教学侧理论化的现象。例如在信息化环境下,许多现代化的软件都逐渐被运用于课堂之中,那么教师除了借助这些不同的软件进行示范之外,还鼓励学生利用相关软件展开练习。比如学生可以运用Inventor、UG还有Pro/E等软件去进行日常的绘图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先从2D入手,了解一些平面模型的具体制作。接着学生可以再尝试着去完成3D练习,实现从平面到立体的转换,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在学生完成了一些图形的绘制之后,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材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绘制的图像来完成一些简单机械模型的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找到自己所存在的问题,不断查漏补缺,以此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的浪潮到来之后,教师无可避免地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巧妙将信息技术融合于目前的课堂之后,构建全新的教学体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更多实用的收获。本身机械专业具有明显的抽象性、复杂性特点,为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在组织机械专业教学工作时,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打造现代化的课堂,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参考文献:

[1]何小玲.信息化技术在中职机械专业课教学中运用分析[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2(3):164-166

[2]王立云.中职《机械基础》课堂“娱乐化”融入信息化教学[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42):236.

[3]孙玉明.信息化在中职机械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之探——以微课教学为例[J].好家长:创新教育,2018,(27):0243-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