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核心素养导向下农村初中美术跨学科教学实践探索

作者

刘桂华

吉林省榆树市五棵树镇前进中学校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 年版)》明确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地位,同时指出“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艺术创新,强调艺术作品中的人文性”。农村初中美术教学由于资源相对匮乏等因素,面临诸多挑战。跨学科教学能够整合不同学科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为农村初中美术教学带来新的活力,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核心素养导向下农村初中美术跨学科教学的意义

(一) 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视野

农村初中美术教学资源有限、内容单一,跨学科教学可引入多学科知识。讲解绘画构图结合数学几何知识,欣赏传统绘画引入历史知识,这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视野,让学生认识到美术与多学科紧密相连。

(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核心素养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审美感知等。跨学科教学中,学生需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提升综合能力。如“家乡自然景观”主题创作,学生要结合多学科知识,锻炼多种能力,提升核心素养。

(三)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美术教学显得比较枯燥无味,而跨学科教学将枯燥的知识以新奇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能提高认识水平,从而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美术课中引入音乐为学生们烘托氛围,便于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学习动漫绘画播放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农村初中美术跨学科教学实践的典型路径

(一)美术与语文的融合

绘画和语文有密切的关系,结合两门学科可促使学生进行语言及美学创作的培训,学习古代绘画作品如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可结合语文学习北宋时的文学作品和对北宋社会风貌的学习,先让学生从语文学习角度感受和认识北宋诗词、散文的创作,体会作者对北宋社会生活的书写,而后引导学生欣赏《清明上河图》,观察画面的人物、事物和背景景致,体会绘画作者对北宋城市生活景致的描摹,最后引导学生用文字描述《清明上河图》的图画,进而帮助学生理解绘画和语文内容,并对学生综合运用两种学科的学习内容有一定启迪作用。

在诗歌教学中,也可引入美术创作。学习王维山水诗时,让学生根据诗歌意境创作绘画,如根据“空山新雨后……”描绘秋夜山居图,加深对诗歌意境的体会,提升美术创作能力。

(二) 美术与历史的融合

艺术是历史的再现,美术加历史能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背后故事。中国古代的雕塑艺术以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例,辅助秦朝的历史背景讲授,向学生解释秦始皇统一六国、秦朝的政治制度等,让学生知道兵马俑是中国秦朝武力强盛的象征,引导学生观看兵马俑的艺术细节,进行艺术解读,欣赏艺术之美,领悟历史价值。

在向学生讲述西方美术史中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绘画作品时,可以向学生介绍在文艺复兴时期欧洲重新复苏的古希腊、古罗马的人文主义及受资本主义萌芽影响所起到对文化艺术发展的推动。例如,在介绍《蒙娜丽莎》时,引导学生感受文艺复兴对人性的重视,理解美术作品中所折射出的人文精神。

(三) 美术与生物的融合

美术与生物在对自然生物的描述上存在交集。美术课的植物绘画可以结合生物课对植物结构的学习,先在生物课上了解根、茎、叶、花的结构与功能,了解植物形态的特征,再在美术课上正确地画出形态,比如荷花的细节等,使绘画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特征。

生物课的动物分类学习,可运用美术手段辅助。让学生为不同动物创作标识画,如用线条画出哺乳动物、鸟类等典型特征,帮助记忆动物分类知识,锻炼美术造型能力。

(四)美术与地理的融合

地理教学与美术教学相融合,有利于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增强空间感知能力和绘画技能。在地理课学习地图知识时,指导学生绘制简单地图,绘制自己所在村庄或所在学校的简图,标记地理要素。学生在绘制地图中融入美术知识,学习地理事物信息,在掌握地图原理的同时,把握空间地理概念,增强美术动手操作能力。

美术课风景绘画课中嵌入地理知识讲解某地景观的特色。如画江南水乡,介绍江南的气候条件、地形导致的水乡特色,把握好画面对氛围的掌握及特色的表现等。

三、农村初中美术跨学科教学成果与问题

(一) 教学成果

一段时间以来的跨学科教学让农村初中美术教学实践效果明显: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性增强,美术创编能利用多学科知识、作品内容更丰富和多样、创意和审美水平提高,如“未来家园”美术创作比赛活动学生作品表现绘画技能、结合多学科知识、有的描绘生态循环系统未来的家园、有的描绘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房子;学生综合素养提高,跨学科学习训练了观察、思考、问题解决的能力,在其他学科学习表现更强学习、创新意识。

(二) 存在问题

跨学科教学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同时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是有些教师跨学科教学理解不到位,不能将多个学科的知识进行有效整合,使教学变得流于表层;另一方面是农村学校的教学资源偏少,有些多媒体、图书较少,制约教学活动的实施;还有一方面是教师进行跨学科教学对自身的要求很高,农村初中教师很少接受相应相关的培训,在进行跨学科教学时感觉力不从心。

四、改进策略与建议

5.1 加强教师培训

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开展跨学科教学培训,参与相关研讨会、讲座及培训课程,使教师充分理解跨学科教学理念和方法;鼓励教师进行跨学科教学研究,在实践的过程中提升教师对多学科知识融合的能力,提升教学水平。

5.2 整合教学资源

大力挖掘农村的自然资源、乡土文化资源等原有教学资源,学校也可增加对教学资源投入,加强多媒体设备等硬件条件,充实图书,为跨学科教学提供服务,也可依托网络资源,拓展教学资源,如通过网络让学生看线上博物馆、看展览等。

5.3 建立合作教学机制

鼓励多学科教师协同开展教学,共同研究教学设计,组织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团队协同的形式充分发挥多学科教师所具有的自身学科优势,更加有效地实施跨学科教学目标。如可以鼓励美术教师与语文教师协作开展诗词配画教学活动;古诗词配画教学活动,与历史教师协作开展古代艺术品赏析教学等。

结语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农村初中美术跨学科教学,为农村美术教育发展带来新契机。跨学科教学可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实践中虽存在问题,但通过加强教师培训、整合教学资源、建立合作教学机制等策略,能改进教学,推动农村初中美术教学发展,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奠定基础。未来教学中,应持续探索完善跨学科教学模式,让美术教育在农村初中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毕钰洁.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美术色彩鉴赏教学探究[J]. 中学课程辅导,2025,(25):27-29.

[2] 梁德兴.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美术大单元主题教学研究[J]. 华夏教师,2025,(23):126-128..

[3]鲁艳玲. 创意实践导向下的初中美术教学优化路径[J].教育界,2025,(21):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