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体教融合背景下高中体育核心素养与德育融合模式探索

作者

梁小东

云浮市第一中学 527300

摘要:体教融合作为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旨在促进体育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实现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在高中体育教育中,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德育的融合成为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本文将从体育核心素养的构成出发,探讨在体教融合背景下,如何将体育核心素养与德育有效融合,构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深入分析体育核心素养与德育的内在联系,提出具体的融合策略,为高中体育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教融合;高中体育;核心素养;德育融合

1 体教融合背景与高中体育核心素养

1.1 体育核心素养的构成

体育核心素养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要素,在高中阶段尤为重要。其涵盖运动技能、健康知识、体育精神等多个维度,这些维度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还强调了对体育文化的理解和实践。因此,在体教融合背景下,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具体而言,教师应当设计出既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够切实提高其身体素质的教学内容,并在此过程中融入体育精神的培育,让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1.2 体教融合对高中体育核心素养的要求

体教融合背景下,对高中体育核心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体现在对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提升上,更在于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热爱和终身锻炼的习惯。为此,学校需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体育教育体系,包括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以及评价机制等方面。其中,课程设置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师资队伍建设则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指导;评价机制方面,除了传统的考试成绩外,还应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等,以此来全面评估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发展状况。

2 德育在高中体育中的重要性

2.1 德育是体育教学的灵魂

德育作为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仅是简单地传授道德规范,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团队比赛、分享成功失败经历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道德观念,使其在竞争与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遵守规则。这种德育渗透不仅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还能促进他们心理健康发展,从而为未来社会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2.2 德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德育对于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助于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保持积极态度,勇于面对挑战并克服困难;另一方面,德育可以强化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精神,这对于团队项目的开展尤为重要。此外,德育还能帮助学生正确对待胜负,培养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心态,进一步提升其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因此,在高中体育教育中加强德育工作,不仅是提升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保障。

3 体育核心素养与德育的融合策略

3.1 确立融合的教学目标

确立融合的教学目标成为实现体育核心素养与德育有机结合的基础。教育者在这一过程中需明确体育教学的具体任务,并充分考虑德育的目标与要求。制定教学计划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及学生特点,设定既能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又能培养其良好品德的教学目标显得尤为关键。教学目标具备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有助于后续教学效果的评估与反馈。具体而言,教师需要分析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状态,设计出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内容,确保每一项教学活动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此外,教学目标应注重过程与结果的平衡,既要关注学生在体育技能上的进步,也要重视其在道德品质方面的成长。

3.2 优化融合的教学内容

优化融合的教学内容被视为推进体育核心素养与德育融合的关键环节。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精心挑选和设计教学素材,确保所选内容既能体现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又能融入德育元素。教学内容的选择需兼顾理论与实践,使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接受思想熏陶。例如,在讲解某项运动技术时,可以穿插介绍该运动项目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其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帮助学生在学习技能的过程中形成积极向上的态度。课外活动的组织也是优化教学内容的重要手段,如校园运动会、体育文化节等,这些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展示自我的平台,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与挫折的磨砺,从而更好地促进个人成长与发展。教学内容的设计还应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在体育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3.3 创新融合的教学方法

创新融合的教学方法对于推动体育核心素养与德育融合至关重要。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已难以满足现代教育需求,互动式、探究式的教学模式逐渐成为主流。教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情境模拟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教学方法的创新要求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策略,以适应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同时,教学方法的设计还需考虑如何将德育元素有机地融入其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提高运动技能,还能增强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4 构建融合的评价体系

构建融合的评价体系是衡量体育核心素养与德育融合成效的重要手段。传统评价往往侧重于结果考核,忽视了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性。为了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新的评价体系应兼顾定量与定性指标,既关注学生在体育技能上的进步,也重视其在德育方面的表现。评价体系的设计需科学合理,涵盖多个维度,包括学生的运动成绩、课堂表现、团队合作能力等。此外,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应用,如观察记录、问卷调查、面谈交流等,能全方位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习惯以及人际交往情况。评价体系的构建还应注重学生的自我反思和互评,以此增强其自我认知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体教融合背景下高中体育核心素养与德育的融合不仅是教育理念的革新,更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确立融合的教学目标、优化融合的教学内容、创新融合的教学方法以及构建融合的评价体系,可以有效地将体育核心素养与德育紧密结合,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这一探索不仅为高中体育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其他学科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在实际操作中,学校和教师需不断调整和完善相关措施,确保每一项政策都能落到实处,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促进多元化评价与议题式教学融合,为教学提质增效——以新时代劳动教育诠释“劳动与就业”专题知识为例[J]. 吴凤珍.教学考试,2022(07)

[2]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新模式构建的思考——基于《〈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J]. 李奕霖;彭庆文;李焕玉;李卫东;叶巍.体育学刊,2021(06)

[3]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背景的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创新思考——评《高中体育与健康研究性学习导航》[J]. 武小东.热带作物学报,2021(11)

[4] 聚焦学科核心素养 提升教材育人价值——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体育与健康必修全一册》介绍[J]. 李志刚;陈珂琦;胡滨;陈世雄;高琬鑫.中国学校体育,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