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
刘志红
河北省定州市第五中学 0730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入推进,初中语文教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然而,大单元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是针对早期以课时为节点开展教学的方法而言的,将各个独立的单元根据特定的主题进行整合,通过整体教学的方法将语文要素和语文素养培养进行融合,打破了传统单篇教学的限制。新课程标准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指导下明确提出:要求教师科学利用语文要素,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重点强调了大单元教学,要求教师树立大单元教学思维,深度挖掘和整合语文教学资源,更好地构建大单元课程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大单元;策略
引言
新课标的落实推动了新课改的进阶,也确立了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在以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全面发展为核心目标的教育新生态下,实施大单元教学既是一种必要,也是一种不可抵挡的潮流和趋势,有效开展的大单元教学就能助推学生在知识、素养、能力、思维等方面的综合性和同步性发展。事实上,在更看重学生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也更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当下,大单元教学是一种能够为学生预留足够大的发挥空间,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和教会学生如何自主学习的有效教学模式,而这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了主观意愿及客观能力方面的学习基础。因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从语文学科的特性出发,参考初中生学习与成长的实际需要来设计大单元教学活动,以保障教学的合理性,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1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优势
1.1将学习内容结构化
在大单元教学方法下,教师可以转变传统教学理念,脱离以一个知识和技能点或者一篇课文为主的教学模式,将单一、分散的知识和技能点进行有机整合,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通过分析和重组、融合、再开发等,将单元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思维清晰、逻辑严谨的系统,成为一个内容丰富、层次分明的完整结构。
1.2将学习过程情境化
在新课标下,教师要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活动积极构建知识体系。此过程也是学生亲身体验、感受、保持行为习得的过程,也是积极进行意识建构的心理过程。在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认知经验,让学生主动学习,从生活真实的现象和案例出发,主动完成任务。
2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
2.1导读引领,明确单元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教材为每个单元配备了详尽的单元导读,这是大单元教学的启动点和最终落脚点。单元导读信息丰富,主要阐释单元的人文主题和关键的语文知识点,同时设定了基于整个单元的综合学习目标和要求,指出了整体性的学习路线、策略和方法。因此,单元导读被视为大单元教学的“眼睛”。立足单元导读,教师的主要职责在于设定大单元的教学目标。通过单元导读,教师能直接把握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还能进一步提炼和总结出每篇课文的具体教学目标。当学生对教学目标有了清晰的认识后,他们在语文大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就有了方向,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和具体。
2.2用主题引领教学内容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其核心是用主题引领教学内容。该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与整体性,将零散的知识点以专题的方式串联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教师需要设置清晰的主题,更准确地把握教学方向,并保证教学内容在深度与广度上的统一。这种主题式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使学生在探究课文内容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在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充分挖掘课内与课外资源,以主题为中心设计一系列具有层次性、递进性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收获丰富的学习体验,不断地提高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另外,教师还应该重视评价方式的多样性,综合运用课堂观察、作业分析和测试反馈等多种方法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以保证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2.3以思维开发为立足点,创设内容情境以引导教学探究
新课标用核心素养概括了各学科的育人价值,而语文核心素养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理解与传承就是对语文学科在语言知识教学、思维开发建构、审美优化提升和文化传承发展这四个方面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新课标下的大单元教学也要从核心素养出发,借助情境探究来推动学生的思维开发。
2.4开展课堂活动,巩固教学成果
为了展示出大单元教学的优势,增加课堂活动的生动性,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模式与方法:第一,合作探究式,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弥补学生自己的不足与缺陷。第二,讨论式,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加深理解,充分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强化创新思维、语言表达能力。例如,教师也可以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共同探讨语篇结构、语言应用、修辞手法等,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可以获得学习启发。教师最后梳理和归纳学生的学法,总结散文鉴赏方法、写作方法,让学生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2.5优化大单元评价方式,促进“教—学—评”一体化
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优化大单元评价方式是基于大单元教学的特点和要求进行的活动,能对传统的学习评价方式进行创新,构建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学—评”一体化格局。教师可以依据核心素养目标设计评价活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不同维度进行评价,以确保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了促进“教—学—评”一体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评价与教学紧密结合,通过评价任务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升大单元教学效果。
结语
在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同时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探索和完善大单元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孙乐.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分析[J].中学语文,2023(02):12-14.
[2]杨峥.浅谈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3(12):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