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公共就业服务与人力资源服务协同发展分析
范绍涛
丰县劳动就业管理处 221700
摘要:社会就业属于民生问题,关系整个社会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所以国家应当加大对就业问题的关注,必要情况下推行一系列利于就业的政策,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社会就业困境。本文就新时期公共就业服务和人力资源服务协同发展对社会就业的影响,展开了详细分析和深度探索,并且提出了相对合理的发展策略,以期与相关业内人士分享及交流。
关键词:就业现状;公共就业服务;人力资源服务;意义和策略
引言:通过分析社会就业情况能够基本了解我国现行经济的发展情况,所以社会就业又被称之为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晴雨表”,一般来讲社会就业率高、失业率低,代表经济发展水平欣欣向荣,反之则代表经济发展水平停滞或下滑。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影响世界经济进入低谷,导致企业纷纷推行裁员降薪的措施,造成社会就业率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就业难已然成为当前主要的社会矛盾。公共就业服务与人力资源服务有机结合协同发展,有利于缓解紧张的社会就业矛盾,有利于维持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本稳定,对振兴我国经济和保障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就业市场面临的现实困境
就业市场主要面临着劳动力缺失、高新技术人才缺失等困境,企业招收到所需人才,社会人员找不到合适工作,造成了当前社会就业难、就业率低的困境。根据相关数据调查表明我国劳动力人口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并且劳动力结构组成出现失衡,劳动力老龄化严重且高新技术人才缺失,随着社会生产水平提高与生产模式升级,未来对劳动力的要求也会随之提高,这会进一步加剧我国就业岗位与就业群体之间的矛盾,换句话说老龄化的劳动力与综合素质低的劳动力,将难以在社会发展中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1]。总而言之,企业招工难、劳动市场求职难,是我国就业市场面临的现实困境,国家政府需要保持高度重视,并且实施科学有效的调控措施,以此突破困境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
二、新时期公共就业服务与人力资源服务协同发展的意义
(一)有利于缓解社会就业矛盾
我国正在逐步失去人口红利创造的经济发展优势,为解决劳动力老龄化、高新技术人才缺失的社会就业困境,我国政府应当及时调整劳动力结构,重视培养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劳动力[2]。公共就业服务与人力资源协同发展,能够为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诸如通过技能培训提升劳动力的综合素养,拓展劳动力求职的范围,可以帮助劳动力在短时间内找到适合岗位。由此可见,公共就业服务、人力资源服务有机结合,对调节和缓解社会就业矛盾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二)有利于降低弱势群体的就业风险
弱势群体在社会就业通常面临更高的风险,即使顺利就业也会面临降薪裁员的危机,一旦被企业裁员再想重新就业更是困难重重。公共就业服务与人力资源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降低弱势群体的就业风险,诸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可以根据弱势群体就业率低的实际因素,帮助该群体在企业中选择最为合适的岗位,还可以站在弱势群体的角度助其制定就业规划,提升弱势群体就业成功率。
三、新时期公共就业服务与人力资源服务协同发展的策略
(一)认清就业形势发展规律
就业公共服务要想与人力资源有机融合协同发展,就必须从当前社会就业形式出发,认清社会就业发展的规律和现实困境,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调控措施,以此提升就业公共服务和人力资源服务的综合效益。现阶段,我国就业形势发展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第一,新职业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对传统劳动力就业造成了巨大冲击[3]。例如,信息化、数字化社会发展背景下,数字经济已然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形态,实体经济受到打击导致传统劳动力就业机会减少,反而依附数字经济的新职业受到推崇,该种情况下就业公共服务与人力资源服务,需要及时调整劳动力培养方向,围绕新职业为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第二,新需求对新职业产生了良好的催生作用。社会消费者在某种程度上催动社会生产模式升级和改革,诸如消费者的惰性心理催生了当下外卖服务、跑腿服务、配送服务的就业岗位。公共就业服务与人力资源服务协同发展,在认清社会就业形势发展规律后,能够更加积极、正确的应对社会就业问题,也就可以为更多劳动力提供精准服务和帮助。
(二)解决特殊群体的就业问题
特殊群体主要是指那些由于特殊原因暂时性待业的劳动力,此类群体往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最典型的当属应届毕业大学生,手握高学历但是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思想,以及遭到企业“缺乏丰富实践经验”理由的拒绝,导致很多大学生出现无工可做的境遇。公共就业服务和人力资源服务协同发展,可以将解决特殊群体就业问题放在首位,诸如利用“互联网+”就业求职模式,根据特殊群体的就业竞争优势,帮助该群体精准定位找到合适工作。
(三)着重提升就业保障
经济大环境持续低迷的社会发展形态下,越来越多的劳动力面临裁员降薪的风险,为保障广大劳动力的切身利益,公共就业服务和人力资源服务应当将重心放在提升就业保障方面。例如,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市场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机制,为那些存在权益受到侵犯的劳动力提供帮助,旨在有效缓解就业市场中的各种矛盾和冲突。
(四)依靠媒体做好宣传工作
现代社会就业市场虽然面临着巨大困境,但是依旧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这与我国政府做出的努力密不可分,为进一步提升公共就业服务与人力资源服务的综合效能,应当充分利用媒体的力量加大宣传力度,从而拓展公共就业服务和人力资源服务的辐射范围。例如,信息化社会背景下可以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像是微博、抖音、快手、微信、QQ等社交软件,将关于公共就业服务与人力资源服务的信息,以短视频的形式进行传播,一来提升社会民众对就业服务和人力资源服务的认知,二来对劳动力群体予以就业扶持和指导。
结语:综上所述,基于我国当前社会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为有效缓解就业市场存在的矛盾,有必要提升公共就业服务与人力资源服务的整体水平,经大量实践工作证明将两种服务协同发展,有利于稳定我国就业市场及推动就业形势发展。上文主要从认清就业形势发展规律、解决特殊群体的就业问题、着重提升就业保障、依靠新媒体做好宣传工作四个方向,提出了相对合理的就业服务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王誉. 基于劳动力市场均衡的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研究[D]. 天津财经大学, 2022.
[2]王婧雯. 成都市公共就业服务公众满意度研究[D]. 四川大学, 2022.
[3]陈鹏宇. 大数据技术对提升云南公共服务质量的研究[D]. 云南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