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关于幼儿早期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新思考

作者

姜艳

巴中市巴州区平梁镇福星小学 四川 636019

摘要: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得以有效改善和提高,因此,人们也逐渐将其关注的重点放在了教育、文化等领域,而幼儿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幼儿的观察、认知、理解、语言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水平有着直接的联系,更是对幼儿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价值判断以及意识形态的形成与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如何把握幼儿发展的黄金时期,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有序、科学、有效地开展德育教育,旨在促进幼儿健康、长远且多样地发展成为当前诸多教师们研究的重要方向。基于此,下文将围绕在幼儿早期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展开分析,并提出几点有效实践路径,希望能为部分教师提供一点灵感和启发。

关键词:幼儿早期;德育教育;实施意义;有效策略

所谓德育教育即是指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充分认识到各个领域对于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需要具备的知识、技能与品质等多方面的要求和需求,进而结合幼儿的发展规律、探索特点以及兴趣爱好,巧借典型的榜样、丰富的环境、多样的活动感染、熏陶、引导、启发下幼儿养成正确地思想观念、科学地价值判断、高尚的道德品质为目的的教育活动。而幼儿早期其三观、品质等多方面尚未具有稳定性,而教师作为幼儿的陪伴着与引领者,则需要在其一日活动的各个流程中有意或无意地渗透德育教育,全面推动幼儿健康成长、快乐探索以及长远发展。

一、浅析在幼儿早期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在幼儿早期有效实施德育教育有利于塑造新时代教师

新时代背景之下,各个领域有效推动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故而教师也需要具备与时俱进的素质与才能。而在五育并举方针以及德育先行策略的助力之下,各阶段教师需要有意识地研究并创新其德育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不断提高其教育的实效性与可行性,一方面全面强化了幼儿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德育教育也以无形的姿态贯穿于班教师日常的言行举止之中,让教师不由自主地做好自我约束与管理,并够在“德”的塑造之下,有序、有质地开展其它各项工作,因此,结合幼儿的发展特点有序组织德育教育活动对幼儿教师的各项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与作用。

(二)在幼儿早期有效实施德育教育有利于延长教育生命线

教育的生命力不仅在“教”,更在“育”,但一直以来,教育多以“智”育为主,而结合新的时代需求,幼儿教师不仅要科学有序地培养幼儿的自理、认知、理解、语言等多方面能力,更需要有意识地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巧妙渗透德育教育的相关内容,让幼儿能够接受全方位、多方面的启发与熏陶,并以爱心温暖幼儿、以耐心引导幼儿、以热心感染幼儿、以细心观察幼儿,进而让其教育散发长远的光芒照耀着幼儿,稳步延长教育生命线。

(三)在幼儿早期有效实施德育教育有利于赋予教育温度性

社会与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为教育提供了更多的优势,因此,教育也需要源源不断地为社会输送综合性实用人才,而随着幼儿逐渐进入幼儿园,其所接触的环境与人群逐渐复杂化、多样化,而幼儿的各方面能力尚未发展成熟,再加之文化多元性、世界整体性的逐步渗透,对诸多幼儿的三观、思想与品质都有着较大的冲击与影响。如今,教师有意识地开展高效且科学的德育教育,让幼儿逐步能以正确的观念辨别是非、以科学的态度参与研究、以高效的方法分析问题、并以高尚的品质接物待人,这不仅是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更是彰显了我国教育的内涵、价值与温度。

二、探究在幼儿早期实施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发挥环境的熏陶作用,引导幼儿养成正确的思想观念

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常常被其所处的环境影响着,因此,教师便可以结合幼儿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的这一特点,巧妙利用环境的熏陶性,合理利用教室、走廊、区角、操场等多个场所另辟蹊径地探索和挖掘开展其德育教育的新思路,淡化德育教育的目的性,提高德育教育的渗透效果。例如,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在教室为幼儿布置小朋友爱惜粮食、小朋友尊敬老师、小朋友爱护花草的卡通图片,一方面可以让幼儿在环境的启发下逐步养成节约、善良、友爱、真诚、谦虚等良好品质,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卡通图画吸引幼儿的注意,优化幼儿园环创,给予幼儿长远的引导;另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室区角设置“绘本角”,并在读书角增添诸如“雷锋”、“黄香”等人物绘本故事,以此让学生在阅读绘本中逐步养成孝顺、恭敬、诚实、宽容、勤勉、正直等良好品质。

(二)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引导幼儿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模仿”是幼儿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而教师作为一日活动中幼儿的陪伴者,常常成为幼儿的模仿对象,因此,教师可以发挥其自身对幼儿的影响力,有序提升其德育教育的时效性。首先,教师需要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与方针,一方面可以强化其自身的专业能力与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无形之中引导幼儿养成爱学习、勤思考的良好品质;其次,教师可以加强家园合作,有意识地开展家长会、家园座谈会,进而结合家长的想法与观点优化其德育教育的开展方法与实施路径,同时也可以巧借家长监督,规范其日常的言行举止,给予幼儿健康、科学、有序且正确的引导与示范;再者,教师还可以为幼儿树立幽默、快乐、善良的良好形象,拉近师幼关系地同时也能无形地引导幼儿养成乐观、积极的良好品质。

(三)发挥活动的吸引作用,引导幼儿养成科学的价值判断

“贪玩”、“好动”是幼儿的又一显著发展特点,因此,单一化的教育教学活动已经无法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教师便可以结合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以及兴趣爱好,有效地设计并组织科学合理的德育活动,这不仅是提高德育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更是教师创新其德育教育模式的重要表现。例如,教师可以在植树节时组织班级幼儿和家长一起开展植树节活动,让幼儿参与到植树活动中,直观地了解到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义与魅力;教师还可以在父亲节、母亲节时组织幼儿开展“今天,我这样‘爱’爸爸”、“我长大了,我可以这样帮助妈妈”的活动,以此引导幼儿尊重、理解并孝敬父母;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在重阳节去敬老院为爷爷奶奶讲故事、唱歌、玩游戏的活动,以此让幼儿能够养成尊重长辈,爱护老人的良好品性,有序传承并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精神品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早期有效开展德育教育是教师们急需研究与探索的重要方向,故而教师们可以从幼儿园环境环境、德育活动、自身素养、榜样示范等多方面着手,全面提升德育的渗透效果。

参考文献:

[1]杨莉. "关于幼儿早期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新思考." (2020).

[2]次仁白珍. "探析幼儿园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传奇故事 12(2024):7-8.

[3]田会玲. "浅议开展幼儿园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青年时代 (2019).

[4]林清凤. "浅谈幼儿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语文课内外 20(2021):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