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任务教学法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邓坤烨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为满足国家之间的交流需要,高校在开展英语教学工作的时候,应重视培养高质量、高素质英语专业人才。然而,受到教学理念、学生主体等方面的影响,高校英语教学整体水平有待提升。本文立足这一前提,提出应用任务教学法的思考,以期利用任务导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英语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英语教学;任务教学法;高校英语

1高校英语教学中任务教学法应用的价值意蕴

1.1转变师生角色

常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重点突出提升教师“教”的质量,即教学全过程看重教师的课堂地位,常见理论知识单向灌输的情况。但实际上,这种“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未能重视师生交流、生生交流,致使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情况,难以落实因材施教教学理念。而任务教学法以任务驱动为主要教学引导方式,强调教师在课前导学阶段布置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任务,让学生主动参与获取、内化课堂知识。由此可见,应用任务教学法,可重新调整师生课堂地位,将学生放到课堂教学的“中心位”,让学生发挥自我动能,参与课堂交流和互动,如,高校英语教学阶段,教师可以选择利用情景模拟、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兴趣,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究及时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提升自身团队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

1.2活跃课堂氛围

以往高校英语教学工作展开之际,教师更为看重学生英语成绩。但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不会轻易改变教学方法,不愿意在活跃课堂氛围、编排课堂内容方面花时间。教师的这种认知,会导致英语课堂教学氛围比较枯燥、严肃、沉闷,整个课时安排始终围绕课本教材,长此以往,学生可能会出现“死读书,读死书”的情况。而利用任务教学法,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需要与学生之间进行常态化交流,这不仅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能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有助于从根源上解决英语教学质量不佳、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1.3强化学习动机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在高校英语教学阶段运用任务教学法,可以对学生学习全过程进行观察,有助于动态化评估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学习变化,有助于为教师落实因材施教、改变教学结构提供参考。并且,教师借助布置任务的方式,让学生自觉参与任务分析、任务解决过程,可以强化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关注程度、投入程度。此时,配合教师的从旁协助与鼓励,学生可以获得学习层面上的满足感,建立学好英语学科的自信心,并在教师的潜移默化影响下,逐步培育自身英语学科素养,逐渐提高自身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持续深化自我学习层次。

2高校英语教学中任务教学法应用的客观现状

2.1班级容量较大,大学生参与度低

除英语专业外,高校英语教学工作以大班授课形式为主。即教师要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负责多名学生的英语教学工作,这种班级规模偏大的情况,可能会造成班级容量饱和。而要想保证英语教学工作质量,教师需要多方位掌握学生学习能力、学习基础以及学习特点,如此大的班级容量直接造成教师对学生了解不深入的现象,甚至为了完成教学工作,保证课堂秩序,教师不得不选择“满堂灌”的教学手段。这不仅影响了课堂教学氛围,甚至会制约学生学习主动性。长此以往,就会引发课堂知识吸收率差、英语内容应用效率低的负面影响。

2.2课时压缩严重,学生欠缺主动性

当英语课程为公共教学类课程时,为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与专业素养,公共课程课时会被压缩。而英语作为外来语言类学科,其所依靠的文化背景与汉语言文学存在较大差异,在课时被压缩的前提下,教师无法完成词汇、语法、句式等相关内容的讲解工作,无法针对性锻炼学生英语语言交流能力和运用能力。甚至教师只能沿用照本宣科的授课方式,完全依靠课本教材内容展开知识的讲解与传递。

2.3任务衔接性差,影响学习目的性

素质教育理念的贯彻与落实,要求高校英语教学工作应重视培养学生英语素养,提高学生英语知识运用能力。而想要实现这一目的,要求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工作后,能够结合具体的实践任务,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与吸收。但实际上,在组织并实施高校英语课程教学工作的时候,教师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完成理论知识讲解,因而实践练习只能放在课后阶段。而学生的大学生活比较丰富,在课闲时间学生会参加社团活动、娱乐活动,往往没有时间完成知识练习。所以,学生容易出现情绪倦怠、学习倦怠的现象。

3高校英语教学中任务教学法应用的优化路径

3.1设置实践类教学任务

高校英语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为主,强调学生在参与课程教学工作后,能够在未来岗位工作中应用英语知识与英语技能,有效提升自己行业竞争力,有效解决工作中的一些难题。为此,教师应重视结合理论与实践,如,通过设计实践类教学任务,让学生在积累知识后,可以第一时间借助实践任务完成知识的运用与内化。由此可见,教师在落实任务教学法时,必须合理预设与分析英语教学实践情况,立足英语教学质量与目标基础,考虑学生个性化发展、多元化学习的需求,设计符合学生学习能力、学科素养现状的教学任务。

3.2发挥教师引导者作用

实施任务教学法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设置、完成、评价任务的过程,让学生逐渐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思维能力能够得到提升。但实际上,教师的教学引导者作用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因为,在实施任务教学工作前,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英语课程实践安排,设计对应的教学任务,且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学习习惯,需要不断调整任务实践方案、任务组织时间,并重点激发学生寻找知识、挖掘知识的能力。为此,教师在安排教学任务时,应持续渗透英语知识,丰富英语课堂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学以致用能力。

3.3突出学生评价者地位

为把控任务教学法的实施质效,在教师布置教学任务,且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共同参与任务评价。具体,应从分析任务实施过程,确认任务教学目标完成情况等方面入手,评价学生的任务执行表现,并通过寻找学生参与任务实践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英语课程任务内容、形式、内涵。应注意的是,任务评价不仅要重视教师评价,还需重点突出学生评价者的地位,即让学生评价自己、评价教师。一方面,学生在评价自己的过程中,主要是对自身任务完成情况、任务完成表现、任务完成反思等方面展开评价,并利用书面语言形式,将自主反思与评价内容反馈给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教师具象化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结语

任务教学法是指教师借助布置任务的方式,让学生在分析任务、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取、运用英语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具有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课堂教学氛围活跃性的优势,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普及。基于此,为实现任务教学法应用价值最大化,本文提出设置实践类教学任务、发挥教师引导者作用等建议,旨在提升任务教学实践性与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袁晚女.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本科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J].海外英语(下),2020(12):187-188.

[2]牛艳.任务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7):163-164.

[3]席磊.简析任务型教学法在高校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J].海外英语(下),2020(4):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