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家校协同视角下消除小学低段数学两极分化现象的策略分析

作者

张宏茹

榆林高新第四小学 719000

一、小学低段数学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分析

首先对于小学生一二年级的学生的数学成绩的两级分化是因为有三个方面的成因。一是学生的个体属性差异性,这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理解能力、学习习惯天差地别,有的学生领悟力强、反应速度快且敏感,能迅速适应学习环境;而有的则在理解能力方面发展得慢,学习概念类的东西困难,很容易就因为学习有难度而产生挫败感、厌学情绪。并且一些学生自律性很强,能够很好地完成课内外学习任务,但有一些学生却根本没有学习主动性,总是完不成作业,这种差距会慢慢拉开。再者是家庭教育的作用,一方面家庭中有些父母教育孩子过度着重于学习成绩,很多课外作业让孩子反感,抵触。一些父母因为忙而没有充裕的时间教育孩子,也有一些父母并没有有效的针对性的教导孩子,出现问题等放一放再教导。还有一些家长教育方式粗暴,影响孩子性格和自信心的健全。第三是学校的教学质量问题,这是最根本的原因。很多老师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教学,没考虑每个学生的特殊性和不同点,而且教学方式过于单调枯燥,教学缺乏互动没有吸引力,又或者很少去与家长积极地沟通,不能融合家长力量给出针对性的辅导。

二、家校协同消除小学低段数学两极分化的策略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是重要途径,就是发挥教育的合力优势,对克服小学低年级数学两级分化有重要影响,可以从以下角度来实施。

(一)建立高效的家校沟通机制

有效的沟通是亲子合作的前提条件,教师与家长应积极建立沟通的途径和方式,提高教师与家庭沟通的效率。首先是定期的家长会,不单单是通报学生数学成绩,更要对孩子学习方式、方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听取父母的想法和建议,商议孩子教育的方法。其次是利用科技的优势如利用微信、QQ 或校信通创建班级讨论群,方便教师能够及时发出数学学习的任务、数学学习的视频讲解以及学习方法的指导,父母可及时反馈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方法。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开展经常性的家访,走进孩子的生活,了解孩子的生活环境,分析其成长历程,为不同的家庭教育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学习观。

(二)构建协同的家校共育模式

在家校共育的教育模式中,应该重视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力量来进行学生的教学指导。首先,学校要做好对学生父母的重视工作,并组织一些关于家长讲座,邀请一些有经验的数学老师或数学研究者给学生家长传授小学一年级学习数学的目标特点和学习方法,引导其采用正确的方法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辅助和监督,避免过度干预和忽略学生。其次,积极参与组织邀请家长参与数学课堂活动,例如开展“家长看校日”和“数学实践演练”等活动,使他们直观感受教师的课程教学和学生的在校学习情况,增强对学生在学校学习数学的支持。最后,还可以联合家长对数学知识开展一些数学实践活动,例如开展“家庭数学竞赛”和“超市购物买菜数学实操演练”等,将数学知识结合生活实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会运用数学知识,提高自身的数学实践能力。

(三)整合优质的家校教育资源

通过对学校学习资源和家庭参与资源的整合,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进而降低两级分化的出现。学校要充分利用学校内部教育学习资源,如数学工具、书籍、其他多媒体教学设备等,让学生和父母将其无偿使用,并以此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学习主动找寻学习资源。而教师可以帮助家长们寻找在家庭生活中可能存在的数学教育资源,如在家庭生活中找出数字、形状和度量单位等,并以此帮助学生思考数学渗透在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强化学生对数学的内化。同时学校和家庭可以建立网络化学习资源平台,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的学习材料、课堂习题答案、课堂拓展学习等信息进行公布,家长可以将自己在家教育中可能存在的数学学习资源,比如,自己在家中辅助学生的数学学习的过程,以及学生与家长共同学习的视频资料等进行分享,进而实现资源交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分层次的学习资源,服务于学生多层次需求。

(四)实施个性化的分层指导策略

为了缩小两个极端的距离,应当采用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双重保障实现因材施教:一要采用老师根据学生全面情况的掌握,将学生分成几个类别并为其设定对应的教育任务及标准,对基础知识扎实的同学给一些深度资源的学习,比如有趣的数学题、简单的奥数知识,激励他们在深度学习中努力奋斗下去;对基础知识差的小伙伴可以适当降低一些其学习任务,着重抓好基础知识,帮助他们恢复学习自信心。二要家长也要根据自己的孩子的实际情况与配合老师进行个别化教育,对那些天赋较高的孩子应促进其独立的分析能力,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对那些比较落后的孩子需要家长的耐心,要填平他们知识的漏洞,解决他们在学习上的一切难题。老师与家长还要定期的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沟通了解,及时调整分类、调整教学方式,让每个孩子在之前的基础上得到了提升。

三、结论与展望

想要彻底根治小低年级数学学生极端差异化现象是件很难的事情,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坚持和付出。可以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采取家校合作的家教模式、共享良好的家校教育关系和贯彻有差异化梯度的引导措施,发挥家校合作教育的最大效能,缩小学生数学学习差距,促进学生数学学业均衡发展。

在未来随着教育的发展与变化,学校和家庭教育的联系会越来越深入与广阔。要继续加强学校家庭教育联系,发现更好的教育模式并积极借助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新科技手段提升自身的合作效率。同时也要建设出有利于孩子学习的良好社会环境,给家长孩子带去更多的帮助与保护,共同努力为一年级孩子带来更好的数学课堂,促进他们身心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艳.小学低年级数学两极分化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J]. 基础教育研究,2022(10):45-46.

[2] 王娟.家校协同视角下小学低段数学教学策略探究 [J]. 教育观察,2023,12(08):92-94.

[3] 张敏.家校合作解决小学低年级数学学习两极分化问题的实践 [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 (25):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