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地方学前儿童音乐课堂如何创新研究

作者

呙妮娅

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湖南邵阳 422000

摘要:本文对邵阳市三区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走访调查,从儿童对音乐的兴趣、家长对音乐教育的认知和参与情况及课程的实施情况等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儿童对音乐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但家长实际参与音乐活动的比例较低。教师的音乐教学能力和教学设备的配置存在明显不足。以数据,提出了相应的创新对策,包括加强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强化、如何培训高质量的音乐师资队伍、深化音乐课程改革和发挥家园共育的优势等。通过这些论点,在提升学前儿童的音乐素养和整体教育质量,为音乐教育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师资队伍;家园共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音乐教育在学前儿童成长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学前儿童对音乐的兴趣、家长对音乐教育的认知以及教师的教学能力等数据,挖掘学前儿童音乐课堂的实际情况。研究提出了创新对策,旨在提高家长和教师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促进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共同推动儿童音乐素养的提升。

一、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设计《邵阳市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平台收集数据,调查范围覆盖邵阳市三区(大祥区、北塔区、双清区)。问卷内容涉及以下几个维度:

学前儿童对音乐的爱好程度

家长对音乐教育的认知和参与意识

当前音乐教育课程的评价

音乐教学设备及多媒体教学使用情况

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7份,问卷有效率达95.67%。

2.访谈法

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方法,访谈对象包括:学前教育教师;幼儿园负责人;学前儿童家长。访谈内容围绕音乐教育现状、教学方法及家园共育问题展开。

二、邵阳地区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现状调查

1.学前儿童对音乐的兴趣与参与情况

学前儿童对音乐的兴趣与参与情况调查:

如数据所示,大多数儿童对音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仅有9.4%的儿童对音乐表示“不感兴趣”。这一结果表明,学前儿童在音乐教育方面具有良好的接受基础和潜力。

2.家长对音乐教育的认知和参与情况

家长对音乐教育的认知和参与情况调查:

尽管76.2%的家长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但实际参与音乐教育活动的家长仅占32.8%。这反映出,尽管家长在理论上重视音乐教育,但在实际行动中仍显不足。许多家长可能由于工作繁忙、缺乏相关知识或时间,未能积极参与孩子的音乐学习。

3.音乐教育课程的实施情况

音乐教育课程的实施情况调查:

从调查结果来看,音乐课程的内容设计和教学方式在创新性和与儿童兴趣的契合度上,满意度均不足50%。这表明教育工作者在课程设计时未能充分考虑儿童的兴趣和需求,导致课程缺乏吸引力。需要融入更多本地文化元素和创新教学方法。

4.教师的音乐教育能力

教师的音乐教育能力调查: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音乐教师在各个能力维度上的表现都存在不足。特别是多媒体教学应用能力,仅有21.5%的教师被评为优秀,说明教师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亟需提升。

5.音乐教学设备的配置情况

音乐教学设备的配置情况调查:

虽然62.4%的机构配备了基本乐器,但音响设备和多媒体教学设备的缺乏率分别高达51.8%和55.7%。这一现象表明,音乐教学的基础设施和设备配置仍需加强。

三、问题总结

结合实际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情况中,家长和教师普遍对音乐教育的理解较为局限,常常仅停留在“培养兴趣”的表面层面。这种片面的认识导致他们忽视了音乐教育在儿童全面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教师音乐教学能力不足,许多教师缺乏必要的音乐专业背景,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教学设计往往缺乏创新,难以满足儿童的多样化需求和兴趣。许多音乐课程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缺乏趣味性。家长和儿童对现有课程的满意度普遍较低,这反映出课程设计未能充分考虑儿童的兴趣和需求。

而在家庭环节的作用被忽视,许多父母由于工作繁忙或缺乏相关知识,未能积极参与孩子的音乐教育。这种低参与度没有协同作用,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家长的参与能够显著提高儿童的音乐学习效果。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的音乐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四、创新对策

1.学前儿童音乐教育重要性的强化认识

通过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们亲身体验儿童在音乐教育中取得的成果。组织音乐讲座分享音乐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激发兴趣。有效提高家长和教师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

2.将音乐师资队伍优化

加大对教师的音乐技能培训力度,定期组织培训班,提升教师的音乐素养和教学能力,还能在教学过程中探索、创新,为儿童提供更加丰富的音乐学习体验。

3.发挥“家园共育”音乐教育的特性

幼儿园应积极鼓励家长参与各类音乐活动,如亲子音乐会、家庭音乐日等,让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音乐学习和表演,增强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联系。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互动,培养音乐兴趣。通过家园共育模式,有效提升儿童的音乐素养,实现家庭和学校的有机结合。

五、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邵阳地区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现状的调查,揭示了在音乐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研究发现大多数儿童对音乐表现出较高的兴趣,这为音乐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家长的参与度低和教师的专业能力不足,成为制约音乐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音乐课程的内容设计和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满意度未达到50%。这表明,教育工作者在课程设计时未能充分考虑儿童的需求和兴趣。家庭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被忽视,许多家长由于工作繁忙或其它,未能积极参与孩子的音乐学习。希望通过实施这些创新对策,能够更好地促进儿童的音乐发展。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关注音乐教育与儿童其他素质教育的结合,探索更加有效的教育模式与策略。

项目来源: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者协会“十四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XJKX22B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