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视域下创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策略探析
耿焕翠
新泰市禹村镇初级中学 山东 泰安 271213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新型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使得初中语文创新阅读教学模式成为可能,在深化学生理解程度、拓宽学生阅读视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因此,本文围绕着读写结合、群文阅读、趣味阅读进行阐述,希望对相关参考者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群文阅读;趣味游戏
在传统意义上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思维影响较深,多采用照本宣科、填鸭灌输、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导致课堂氛围沉闷无趣、枯燥乏味,而学生只能以被动的姿态参与阅读实践,久而久之会消磨学生对语文的阅读积极性。针对这种客观存在的情况,教师需要以转变教学思维为切入点,灵活应用新课改以来的新型阅读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精细化阅读、拓展性阅读、趣味性阅读之中,产生更强的代入感、参与感、获得感。
一、读写结合,达到以读促写效果
新课改视域下创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有赖于读写结合方法的运用,在此基础上有利于统筹学生的阅读实践、写作实践,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使学生边阅读边动笔、边动笔边积累,在完成阅读任务的同时做好写作素材的积累工作,产生事半功倍的读写效果。基于此,教师应当尊重学生课堂主体性、阅读主动性,引导学生运用读写结合方法进行文本阅读,从纵向维度理解蕴含在所读内容中的人文精神与文化内涵。
例如,在教授《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进行深情朗读,让学生沉浸于诗歌优美的韵律与意境之中,感受林徽因笔下四月天的轻柔、美好。朗读几遍之后教师抛出问题:“诗人是如何运用意象描绘出如梦似幻的四月图景的?”促使学生精读文本,圈画出“云烟”“星子”“细雨”等关键意向并分析其作用。之后安排写作任务,如“请模仿诗人,选取春日里的几个独特意象,创作一首短诗,描绘出自己心中的春天模样。”由此学生带着阅读积累的灵感与对意向运用的感触动笔创作,创作成果包括“枝头的新绿,是春的眼眸;湖面的涟漪,是春的笑涡;风中的花香,是春的低语……”在此基础上的读写结合,让学生的阅读成果转化为语言输出,从而提升读写能力。
二、群文阅读,拓宽学生阅读视野
群文阅读的核心要义在于打破传统教材内容的限制,从横向维度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使学生了解到更为丰富多彩的语文世界。群文阅读能够细分为双篇对比阅读、大单元阅读、整本书阅读、课外延伸阅读,在层层递进中增加阅读篇幅,促使学生在群文阅读中提高阅读能力。基于此,教师应当以教材为立足点进行适当延展与合理发散,借助课内文本与课外读物,让学生通过群文阅读产生更强的获得感。
例如,在教授《敬业与乐业》时,教师首先立足课内,引入梁启超的《最苦与最乐》,开展双篇对比阅读,引导学生剖析两篇文章的论证思路、结构布局异同,如《敬业与乐业》从“有业”“敬业”“乐业”层层递进论证,《最苦与最乐》则围绕“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乐”展开,让学生领悟议论文论证多样之美。之后进行课外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匠人精神》片段,从新时代匠人坚守岗位、热爱工作的实例,深化对“敬业”内涵的理解程度。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交流讨论活动,对比不同文本中对敬业观的呈现,促使学生思考如何在学业中践行本文核心思想,在拓宽阅读视野的同时,让阅读落地生根,助力学生成长。
三、趣味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激发阅读内驱力的重要因素。诚如此言,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对于趣味化的课堂氛围、游戏化的阅读方法有着天然的向往,这是现阶段学生最为明显的心理特点,也是教师开展趣味阅读的现实依托。基于此,教师应当立足于具体的教学内容,兼顾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等要素,选用合适的趣味游戏融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中,打造趣味横生、寓教于乐的初中语文高效阅读课堂。
例如,在教授《三顾茅庐》时,教师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可以精心设计趣味阅读环节,在教学过程中组织角色扮演游戏,引导学生分别扮演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角色,依据课文情节进行对话演绎。学生为演好角色,会反复研读课文,揣摩人物性格特点,如扮演张飞的学生,会将其鲁莽、急躁展现得淋漓尽致。在表演结束之后,教师引入“故事拼图”竞赛,将课文拆分成若干情节片段,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拼出完整故事,拼得又快又准的小组为获胜方,这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三顾茅庐》的故事脉络。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比《三国演义》原著与课文异同,在趣味盎然的课堂环境中让学生沉浸于三国风云,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初中语文创新阅读教学模式,不仅是顺应教育改革创新趋势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度、积极性、自信心的必由之路。有鉴于此,教师应当保持与时俱进的教学思维、应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借助读写结合、群文阅读以及趣味阅读,引导学生从纵向维度深入探析文本内涵、横向维度拓宽阅读视野,并在趣味横生的课堂环境中感受到阅读带来的快乐和收获。
参考文献
[1]孙晓玲.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质增效策略探究 [J]. 考试周刊, 2022, (49): 46-50.
[2]李贵军.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有效方法 [J]. 新课程, 2022, (02): 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