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绿色生态视角下贵州黔东南州从江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策略

作者

朱立

贵州开放大学(贵州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贵阳 550023

摘要:本文旨在从绿色生态视角出发,探讨从江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有效策略,从绿色生态视角出发,深入分析了贵州黔东南州从江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现状、优势与挑战,并提出了一系列旨在促进绿色生态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为从江县乃至类似地区的乡村振兴提供可借鉴的路径和模式。

关键词:绿色生态;从江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策略

一、从江县乡村产业发展现状

(一)自然生态资源概况

1.地理环境。从江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壤,地势以都柳江为横轴两翼递升,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1.34%,海拔1670米。气候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的南缘,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2.自然资源分布。境内河流属珠江水系,干流都柳江由北向南横贯全境,县内河段长为66千米,支流纵横,水源丰富。土地肥沃,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特别是中药材、百香果、香禾糯等特色农产品品质优良。

(二)民族文化特色

侗族和苗族等少数民族文化在这里源远流长。有侗族大歌、芦笙舞等,节奏明快,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传统手工艺也是从江县民族文化的瑰宝。侗族的鼓楼和风雨桥建筑工艺精湛,不用一钉一铆,全以榫卯相接,结构牢固,造型美观。苗族的刺绣和蜡染工艺精美绝伦,蜡染则以其独特的冰裂纹理和蓝白相间的色彩,展现出古朴典雅的韵味。民俗风情更是别具一格。侗族的“月也”活动,壮族的“壮年”活动,是村寨之间集体走访的社交习俗,期间有演奏、歌舞等各种表演,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

三、绿色生态视角下从江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一)产业发展机遇

1. 市场需求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对绿色、有机、生态农产品以及生态旅游的需求不断增长。从江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具备发展绿色生态产业的良好条件,可以满足市场对绿色产品和生态旅游的需求。

2. 生态资源优势。从江县地处黔东南山区,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这里有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河流、肥沃的土地,为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和特色手工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此外,从江县的民族文化资源也为乡村产业发展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二)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1.农业方面。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田水利设施不完善,抗灾能力差,影响农业生产的稳定性。田间道路狭窄崎岖,不利于机械化作业和农产品运输。二是 产业化程度低。农业生产以散户经营为主,缺乏规模化、集约化的农业产业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加工能力有限,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不高。三是山高坡陡、交通不便,运输成本高,为产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严峻的问题。四是科技支撑不足。农民缺乏现代农业技术知识,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缓慢。

2.旅游业方面。交通不便,通往景区的道路路况较差。旅游接待设施不足,酒店、民宿等住宿条件有限,餐饮服务质量不高。目前从江县的旅游产品主要以民族风情游和自然风光游为主,缺乏创新性和多样性;从江县的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知名度不高。在旅游宣传方面投入不足,宣传手段单一,缺乏有效的市场推广策略。

3. 产业发展模式粗放。目前,从江县的乡村产业发展模式还比较粗放,缺乏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农业生产主要以传统种植和养殖为主,农产品附加值低;旅游业发展也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质量不高、旅游产品单一等问题。

4. 人才短缺。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持,而从江县地处偏远山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缺乏专业的农业技术人才、旅游管理人才和文化创意人才,制约了乡村产业的发展。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和留住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四、绿色生态视角下从江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策略

(一)生态农业发展策略

1.推广生态种植和养殖技术。从江县地处山区,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适合发展生态农业。政府应加大对生态种植和养殖技术的推广力度,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村,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例如,推广有机肥料的使用、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展示生态种植和养殖技术的成果,让农民直观地了解生态农业的优势和效益。同时,鼓励农民成立生态农业合作社,共同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

2.发展有机农产品加工产业。从江县拥有丰富的特色农产品资源,如香禾糯、椪柑、油茶等。发展有机农产品加工产业,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还可以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增加农民的收入。政府应加大对有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提供资金、技术和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和技术,提高加工水平和产品质量;加强有机农产品品牌建设,打造具有从江特色的有机农产品品牌。通过品牌建设,提高从江有机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拓展市场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二)生态旅游业发展策略

1.保护和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从江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是推动从江生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政府应加大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制定相关的保护政策和法规,加强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开发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如民族风情表演、民族手工艺品、民族美食等,让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感受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同时,加强民族文化旅游的宣传和推广,提高从江民族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拓展市场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2.打造生态旅游品牌。打造生态旅游品牌,是提高从江生态旅游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政府应加大对生态旅游品牌的建设力度,制定相关的品牌建设规划和政策,加强对生态旅游品牌的宣传和推广;加强生态旅游景区的建设和管理,提高景区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同时,加强生态旅游产品的创新和开发,推出具有从江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如生态探险、生态养生、生态休闲等,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3.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从江生态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政府应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交通、住宿、餐饮、购物等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旅游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旅游信息服务平台,为游客提供便捷的旅游信息服务。同时,加强旅游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旅游安全保障体系,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三)特色手工业发展策略

1.传承和创新传统手工艺。从江县拥有丰富的传统手工艺资源,如侗族刺绣、苗族蜡染、瑶族药浴等。传承和创新传统手工艺,是推动从江特色手工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政府应加大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力度,制定相关的保护政策和法规,加强对传统手工艺人的培养和扶持;鼓励传统手工艺人创新传统手工艺,将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术与传统手工艺具有时代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手工艺品。同时,加强传统手工艺的宣传和推广,提高从江传统手工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拓展市场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2.推动手工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推动手工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从江特色手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政府应加大对手工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扶持力度,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规划,引导手工业企业与旅游企业合作,共同开发手工艺品旅游产品;鼓励手工业企业在旅游景区开设手工艺品展示和销售点,让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购买到具有从江特色的手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