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元整合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策略
江丽莹
福建省龙岩市师范附属第二小学 364000
摘要: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之一,而结构化教学则是当前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通常会采用讲授的方式来传授知识,但这种方式往往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因此,本文阐述了基于单元整合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策略,以期推动结构化教学理念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的推广和落地。
关键词:单元整合;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策略
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基于单元整合的结构化教学模式,能够将数学知识进行结构化梳理,进而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学生则能够更加清晰直观的进行学习,保证理解能力存在差异化的不同学生,都能够理解知识概念,进而促进教学工作的全面性与深入性开展。而这一教学模式的落实应用,同样可以优化过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兴致,满足当下对小学阶段教学工作提出的高度要求。
一、基于单元整合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现状及开展价值
(一)教学现状
首先,在当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化,导致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不能得到充分激发培养,不利于学生的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提升。其次,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重视对学生进行课堂学习主体地位的巩固,导致在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学生自主性不能得到充分培养,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知识学习与能力提升。最后,在当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由于教师不断对学生进行课堂重难点知识的反复教学,导致教学评价工作开展时间不足,同时不能对教学评价工作进行创新优化,影响学生知识的巩固学习。
(二)开展价值
首先,单元整合可以促进不同年级的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因为每个年级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难点,所以在同一个班级里,会有很多同学都遇到了同样的难题。通过与其他年级学生一起讨论这个问题,他们可以互相分享经验和技巧,从而提高彼此的理解能力。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其次,单元整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课程内容,优化教学进度安排,减少重复性,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最后,单元整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选择合适的知识点进行融合和重组。这有利于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促进个性化教育的发展。
二、基于单元整合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策略
(一)关注目标结构,彰显核心价值教学
一节课的时间十分有限,有些内容较多无法讲完,因此,需要拆分为几个独立的课时进行讲解。
例如,在小学数学《圆》这个单元的教学中,内容较多,主要学习的是有关圆的周长与圆的面积的计算的相关知识,通常会分为两个课时进行学习,这就可能使学生无法相互联系起来,但其实这两个课时的内容是密切联系的。因此,我们应该围绕核心目标,具有延续性和统领性的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将前后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对知识记忆深刻并能能很好的运用。小学数学学习内容具有整体性,对于学习目标要深入了解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去学并学到什么程度进行整体把握。
(二)关注方法结构,促进单元教学的策略迁移
为了帮助小学生建立清晰的数学知识结构,获得学习数学知识的方法和技巧,方法结构逐步遵循了学科整体性建构的本质特征、数学知识内在的逻辑机理以及通过结构化、模块式的意义重构和递进式教学。
例如,在“多边形的面积”这部分教学内容中,探究讨论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这些都是不同的图形,并且有不同的计算公式和推导过程,但同时它们也有共通之处。计算平行四边形时通过剪切、移动、拼接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而三角形和梯形也都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图形拼成平行四边形进行公式推导学习。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的相同之处都是把未知图形转化为已知图形推导而出。当学生放弃以前的固有思维转而用这种方法结构学习研究组合图形、不规则图形和圆的面积时,问题都会通过类似的方法迎刃而解。
(三)搭建知识结构,列举论证引导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构建知识结构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而本文提出的基于单元整合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策略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来的。通过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知识梳理和分类整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同时,这种方法还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首先,教师要明确每个单元的内容范围和难点,然后将其划分为若干个子模块,并逐一讲解。接着,教师可以采用列举论证的方法,让学生逐步了解各个子模块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在《三角形》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这一单元中的图形运动等内容进行整合教学模式的应用。通过这一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促使学生在其他图形的知识概念中剖析三角形,并且明确三角形与四边形的区别之处,进而开展教学则能够避免学生出现知识概念混淆问题,促进课堂教学工作高效开展。
(四)指导实验操作,自主发现建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操作实验,明晰数学概念,掌握这一知识点的现实意义。
例如,在“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节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将提前准备好的圆形蛋糕放置在讲桌上,鼓励学生举手示意参加实验操作,其余学生可以通过围观获得知识的认知体验。此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先将蛋糕从中间对称切开,为学生讲解分数的构成方式及概念。将蛋糕看作一个整体,用单位“1”来表示,而切开后的蛋糕是将一个整体平均分为两份,其中的每一份用分数单位表示,即1/2。在学生掌握这一性质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主划分蛋糕,在每一次划分之后表达出其中的分数含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是这一阶段课程教学重要组成,而教师的教学模式则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单元整合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优化过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教学全面深入开展,满足人才培养要求。
参考文献
[1]朱俊华,吴玉国.基于单元整体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9(9).
[2]范德举.运用单元结构化教学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J].中国学校体育,2023(10):27-28.
[3]叶秀宝.基于单元主题的主题式教学研究[J].新课程(中),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