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软件工程化中测量与绩效分析的研究

作者

武思韵

航天南湖电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引言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软件已成为推动各行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从智能手机应用到大型企业级信息系统,软件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软件工程化旨在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开发和管理软件项目,以提高软件质量和开发效率。在软件工程化过程中,测量与绩效分析是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对软件开发过程和产品进行量化测量,能够准确评估项目的进展、质量和成本等情况;而绩效分析则基于测量数据,深入剖析项目存在的问题,为项目决策提供有力支持,从而保障软件项目的成功实施。因此,研究软件工程化中的测量与绩效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软件工程化中测量的重要性

(一)保障项目目标实现

测量能够将软件项目的抽象目标转化为具体、可量化的指标。例如,将“保证软件项目按期交付”这一目标转化为阶段进度偏差、进度性能指标等具体测量项。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持续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项目执行过程中与目标的偏差,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调整,确保项目朝着预定目标顺利推进。

(二)支持项目决策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软件负责人需要做出众多决策,如资源分配、进度调整、工作量估算等。准确的测量数据为这些决策提供了客观依据。例如,通过测量不同开发任务的实际工作量,软件负责人可以合理分配人力资源,优化项目进度计划 。

(三)促进质量改进

测量是软件质量保障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软件代码测试BUG 和相关文档的评审缺陷密度的测量,可以及时发现软件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根据测量结果,开发团队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优化,不断提高软件质量。

三、常用的软件测量项

五、测量与绩效分析实施过程

确定项目信息需要及测量项:根据软件项目的特点确定信息需要,根据信息需要确定测量项,包括测量项的数据来源,测量方法,采集频率,采集时机和分析准则等

制定测量与分析计划:将确定好的测量项相关信息记录在测量与分析计划中,另在该计划中确定该活动相关人员的职责以及交流测量结果的时机。测量与分析计划需通过评审。

测量与分析:根据测量与分析计划采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记录数据后对数据进行分析,若某测量项的值出现异常则表明该测量项反映出的软件项目的某种状态可能处于异常,需对该异常状态进行原因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建议。最后将这些数据和结果进行存储。

交流测量与分析结果:利益相关方对测量与分析产生的结果进行交流,就纠正预防措施或整改方案达成一致,并形成记录。

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存在的问题

1、测量体系不完善:项目组在选择测量项时缺乏针对性,不能全面反映某一项目的实际情况。

2、数据收集困难:由于软件开发过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数据收集过程中存在数据不准确、不完整等问题,影响了绩效分析的准确性。

3、绩效分析能力较弱:一些组织虽然进行了绩效分析,但分析结果未能有效应用于项目实践,无法发挥绩效分析的实际作用。组织以事后分析为主,缺乏对项目的实施动态监测与预警,数据分析停留在表面,缺乏数据整合和深入分析的能力。

(二)改进建议

1、完善测量体系:根据项目特点和组织目标,参考行业标准和最佳实践,建立科学、合理的测量体系。同时,不断对测量项进行评估和优化,确保其有效性。

2、加强数据管理:建立规范的数据收集流程,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加强对数据的审核和验证,确保数据质量。

3、促进绩效分析成果应用:建立绩效分析结果与项目决策、过程改进的紧密联系机制。通过培训和沟通,提高项目团队对绩效分析的认识和应用能力,使绩效分析真正成为推动项目成功的有力工具。

七、结论

在软件工程化过程中,测量与绩效分析是保障项目成功实施、提高软件质量和开发效率的关键环节。通过合理选择测量项、运用科学的绩效分析,能够为项目管理提供有力支持。虽然当前在软件工程化的测量与绩效分析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不断完善测量体系、加强数据管理和促进绩效分析成果应用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软件工程化的水平。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软件工程化中的测量与绩效分析将不断创新和完善,为软件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海藩 . 软件工程导论 [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20.

[2] 孙家广 . 计算机软件工程技术 [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

[3] 朱少民 . 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 [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9.

[4] 李明树 , 王青 . 软件工程进展与趋势 [J]. 软件学报 , 2021, 32(1): 1 - 22.

[5] 周伯生 , 韩柯 . 软件过程改进与能力成熟度模型 [M].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