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多元化评价体系对山区留守儿童综合素质的促进作用

作者

黎翠君

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啸仙中学

摘要:对山区留守儿童的评价未能关注到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多元诉求,将导致对学生评价的片面和僵化,这必然与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要求和目的相悖,多元化评价学生,将促进山区留守儿童综合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多元化评价体系;留守儿童;综合素质

在偏远山区,由于条件限制,不少家长外出务工,而受户籍制度所限制,在务工地无法享受与当地市民同等待遇,被迫将子女留在家乡,让子女成为了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通常由祖辈监护,祖辈的教育观念落后、学识不高,与孙辈缺乏共同话语,且受隔代亲影响,对孙辈过于溺爱。这些因素皆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学习和教育,导致他们的学习成绩相对较差。而过去的对学生的教育评价导向,仍是应试教育思想居主导地位,因此对学生评价多是以学生成绩为核心。这种固化的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扼杀了学生不同的爱好与追求,也与让学生多样化、个性化、自主化的发展要求背道而驰。未能关注到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多元诉求,将导致对学生评价的片面和僵化,这必然与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要求和目的相悖,也不利于这些留守儿童未来的发展。

2020年国家发布《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里面提及改革学生评价,必须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须“坚决改变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方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这为我们创设多元化的学生评价体系指明了方向。下面,本文试着从两个维度探讨如何多元化评价学生,以促进山区留守儿童综合素养的提升。

多元化评价内容

在对山区留守学生评价中,评价的内容范围非常关键。因为在以往多是以分数以成绩为评价内容,但这恰是留守儿童的短板。这单一的评价内容其实也是一个认知误区,这是将个别留守儿童身上的不足强加在所有的留守儿童身上,却没看到留守儿童身上的坚强、独立等优秀品质。所以,我们应该把评价的内容多元化,可以尝试着把评价的内容分成4个模块,分别是:学业发展水平、道德品质、情绪和心理调节水平、行为习惯。

学业发展水平方面

在对留守儿童的学业发展水平作评价时,我们不能只看最终的分数,还应衡量他在学习的过程中的表现。如课堂上的纪律,作业的完成度和质量等。因为分数关系的更多的是他的学习力和智商,但课堂上的纪律和作业的完成度以及质量还关系着他的耐性和专注度,这也就是对他学习过程性的评价。

道德品质方面

对留守儿童作教育评价时,应有相应的道德评价标准,以此来判断他们在日常中是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是否培养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等。例如在升国旗,看他们是否有爱国情操、集体意识;观察他们平时待人接物时,是否讲诚信,是否团结友爱;观察他们在饭堂用餐时是否能按顺序排队,是否尊重打钣的阿姨,是否珍惜粮食等。

情绪和心理调节水平方面

学生情绪和心理是指学生在学习以及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包括快乐、悲伤、焦虑、压抑、愤怒、自卑等。这些情绪和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而山区留守儿童因受年龄段身心发育的特点和家庭因素的影响,情绪波动较大,心理调节水平不高。因此,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学会成为他们的倾听者,且要引导他们学会正确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心理,并将情绪和心理调节列入评价学生的内容,让他们能了解自己、宣泄自己,并获得成长。

兴趣爱好方面

走在城镇,特别是走进农村街道, 我们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孩子拿着部手机或者平板在玩,新闻也时不时报导因孩子沉迷手机所酿成的悲剧。这是因为山区留守儿童身边监护他们的爷爷奶奶监管力度不够,甚至为了让自己清净主动把手机给孩子玩,而受环境、经济因素和师资因素影响,山区留守儿童的文化活动不多,不会自主空闲时间,无所事事中更加禁受不住手机的诱惑。所以,我们教育者要引导他们挖掘自己的兴趣爱好,让他们的课余生活有所寄托,且把这些兴趣爱好列入评价学生的内容,以此来鼓励他们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多元化评价主体

在过去对学生的评价中,教师是评价的主体,掌握着评价的话语权,甚至是评价的唯一,这种评价模式因受教师的评价理念、习惯、个人标准的影响,并不能非常准确完整的评价学生,这将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多元化评价主体势在必行。

规范教师参与评价

教师是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这个属性使他们成为学生的直接联系人,他们对学生了如指掌,因此奠定了他们在学生评价中的权威地位。教师要转变观念,提升自己的认知,评价学生时不能唯成绩论。同时上级部门应建立一套可操作性强的学生评价体系以及相关的保障制度,规范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倡导学生参与评价

学生参与评价分为学生自评和同学互评。要评价自己,首先得了解自已。让学生参与对自我的评价中,可培养他们对自己的反思。学生在评价自已的过程中不断认识自我,改进自我,这使得评价的过程成为了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体现了教育中学生的主体性。另外同学们朝夕相处,是最能观察到同学的真实性情的,让他们互评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能增强他们的凝聚力。

鼓励家长参与评价

学生的日常由在校时间和在家时间两部分构成。家长是他们在家时间的直接观察者,让他们参与学生评价,能让对学生的评价更加的完整,也让他们对学校和老师更加信任,形成家长、教师互动教育全力,并最终一起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多元化评价体系纠正了以分数评定山区留守儿童的偏差,以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为目标,能更全面更客观地评价留守儿童,更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希望以评价系统的变革达到“五育”并举,提升育人质量外,也能缓解教育焦虑、优化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慧.安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D] .安徽大学,2017.

[2]李春兰.Z校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