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给水处理中膜生物反应器应用研究

作者

姜伟

身份证号码:370305199102105317

一、引言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资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传统的给水处理工艺在应对复杂水质污染、满足日益严格的饮用水水质标准方面面临挑战。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简称 MBR)作为一种将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凭借其高效的固液分离能力、优良的出水水质等特点,在给水处理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深入研究膜生物反应器在给水处理中的应用,对于提高给水处理效率、保障饮用水安全、推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膜生物反应器应用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2.1 研究背景

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较低,且水资源污染问题突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导致水源水中含有各种有机物、氨氮、重金属离子以及病原微生物等污染物。与此同时,人们对饮用水水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国家相继出台了更为严格的饮用水水质标准,对水中污染物的去除率提出了更高要求。

2.2 研究意义

膜生物反应器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氨氮、悬浮物以及病原微生物等污染物,显著提高出水水质,为居民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饮用水。该技术具有占地面积小、污泥产量低的特点,相比传统工艺,可减少土地资源的占用和污泥处理成本。膜生物反应器运行稳定,操作管理相对简便,自动化程度高,能够适应不同水质和水量的变化,提高给水处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对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三、膜生物反应器原理与优势

3.1 基本原理

膜生物反应器主要由生物反应单元和膜分离单元组成。在生物反应单元中,微生物通过新陈代谢作用,将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氮。膜分离单元采用的膜组件(如超滤膜、微滤膜等),能够对生物反应后的混合液进行固液分离,将微生物菌群和未被分解的固体物质截留在生物反应池中,使处理后的水透过膜孔成为净化水排出。

3.2 技术优势

膜生物反应器的固液分离效果显著,出水水质优良,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和大部分病原微生物,出水浊度低,一般可达到 0.1NTU 以下,大大降低了后续消毒工艺的负担,提高了饮用水的安全性。由于膜的截留作用,生物反应池内微生物浓度高,生物降解能力强,对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率高,能够有效应对复杂污染水质。该技术占地面积小,相比传统生物处理工艺,可节省 30%-50% 的占地面积,特别适用于土地资源紧张的城市地区。

四、膜生物反应器在给水处理中的应用场景

4.1 饮用水处理

在饮用水处理中,膜生物反应器可作为深度处理工艺,对经过常规处理后的水进一步净化。能够有效去除水中残留的微量有机污染物、氨氮以及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和寄生虫卵等,确保饮用水水质符合高标准要求。

4.2 中水回用处理

中水回用是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途径。膜生物反应器可用于处理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将其净化后达到中水水质标准,回用于城市杂用水,如绿化灌溉、道路冲洗、冲厕等。其高效的处理能力能够保证中水水质稳定,满足不同回用场景的用水需求,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缓解城市用水紧张问题。

五、膜生物反应器在给水处理应用中现存问题

5.1 膜污染问题

膜污染是制约膜生物反应器广泛应用的关键问题。在运行过程中,水中的悬浮物

胶体物质、溶解性有机物以及微生物代谢产物等会在膜表面和膜孔内积累,形成滤饼层和凝胶层,导致膜通量下降,过滤阻力增大,需要频繁进行清洗和维护,增加了运行成本和操作难度。

5.2 能耗较高

膜生物反应器运行过程中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主要用于膜过滤的压力驱动、生物反应池的曝气以及污泥回流等。为了维持膜的过滤性能,需要较高的跨膜压力,这增加了能耗。同时,为保证微生物的活性,生物反应池需要持续曝气,也消耗大量电能。较高的能耗使得膜生物反应器的运行成本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一些对成本敏感领域的应用。

六、膜生物反应器应用优化对策

6.1 优化膜材料与膜组件设计

研发新型抗污染膜材料,通过改变膜的表面性质(如亲水性、电荷性等),降低污染物在膜表面的吸附和沉积,提高膜的抗污染能力。优化膜组件的结构设计,如采用错流过滤、振动膜过滤等方式,减少污染物在膜表面的积累,提高膜通量和过滤效率。

6.2 降低能耗

采用节能型设备和工艺,如选用高效的水泵和风机,优化曝气系统设计,根据水质和水量变化自动调节曝气量,减少不必要的能耗。研究新型的膜过滤驱动方式,如利用重力驱动或渗透压驱动代替传统的压力驱动,降低膜过滤过程中的能耗。

七、膜生物反应器在给水处理中的发展趋势

7.1 与其他技术的耦合集成

未来,膜生物反应器将与其他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如高级氧化技术、活性炭吸附技术等进行耦合集成。通过多种技术的协同作用,发挥各自优势,提高对复杂污染物的去除能力,进一步提升出水水质。例如,将膜生物反应器与臭氧 - 生物活性炭工艺相结合,可有效去除水中的微量有机污染物和消毒副产物前体物,为饮用水安全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7.2 智能化与自动化发展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膜生物反应器将向智能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通过安装在线监测仪表,实时监测水质、水量、膜通量、压力等参数,并将数据传输至中央控制系统。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自动调整运行参数,实现系统的优化运行和故障预警。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发展将提高膜生物反应器的运行管理效率,降低人工操作成本和人为误差,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八、结论

膜生物反应器作为一种高效的给水处理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水回用和工业给水处理等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对保障供水安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其在应用过程中仍面临膜污染、能耗高、技术成本高以及微生物适应性等问题。通过优化膜材料与组件设计、降低能耗、降低技术成本和强化微生物调控等对策,能够有效解决现存问题。随着与其他技术的耦合集成、智能化与自动化发展以及小型化与分散式应用等趋势的推进,膜生物反应器将在给水处理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为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障饮用水安全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金建华,刘建广,王仰仁,等. 膜生物反应器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C]//2008 年给水厂、污水厂运行与管理及升级改造高级研讨会论文集. 2008.

[2] 王震, 黄武, 胡程月, 等. 膜生物反应器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 四川化工,2018,21(6):19-22. DOI:10.3969/j.issn.1672-4887.2018.06.007.

[3] 吕丽. 膜生物反应器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探讨[J]. 城镇建设,2020(3):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