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形势下中职音乐鉴赏课程内容的教学研究

作者

杨劲松 高剑

江苏省高邮市菱塘民族中等专业学校 225600 高邮市实验小学  225600

引言: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和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职音乐鉴赏课程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优化成为了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音乐鉴赏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还能培养其创新思维和人文素养,对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具有独特价值。伴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普及、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已经逐步深入新形势中职音乐教学课堂。因此,教师可以结合职业教育特点,立足于新形势下中职音乐教育的现实需求,优化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当前的教学问题,提升中职美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新形势下中职音乐鉴赏课程的意义

1、美育价值与素质教育意义

新形势下,中职音乐鉴赏课程是实施美育的重要载体,对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具有独特价值。课程通过系统性地赏析中外经典音乐作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标准,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而且,职业教育强调“德技并修”,音乐鉴赏能有效弥补专业技能培养中人文教育的不足,促进学生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协调发展。教师通过音乐鉴赏课程,实施音乐情感体验,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将落实素质教育“五育并举”的培养目标。

2、职业能力培养的现实意义

音乐鉴赏课程对中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课程中团队赏析、作品讨论等环节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对音乐作品的分析解读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则能锻炼团队协作精神。这些能力正是现代职场看重的核心素养。特别是在服务类、文化创意类等专业中,良好的音乐素养能直接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而且,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的运用,还能帮助学生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职业发展需求。

3、文化传承与社会发展意义

音乐鉴赏课程在传承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赏析民族民间音乐、红色经典作品等,学生能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在全球化的今天,课程中世界音乐的引入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跨文化理解能力。从社会发展角度看,提升职校学生的艺术修养能改善技能人才的整体素质,为文化产业输送更多具有审美能力的从业者。这既符合国家美育政策导向,又能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需求。

二、新形势下中职音乐鉴赏课程内容的教学策略

1、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真实或模拟的音乐欣赏场景,帮助学生建立音乐与生活、文化的联系。该理论强调在特定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认知理解,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新形势中职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多媒体技术、角色扮演等方式,营造沉浸式的音乐欣赏环境。这种方法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促进其对音乐作品内涵的深度理解,同时培养其审美判断能力和文化理解力。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鉴赏爱国主义类的歌曲时,可以设计“重返抗战”的情境教学活动。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抗战时期的历史资料;课中运用 VR 技术展示抗战实景,配合历史影像资料创设情境;随后分组扮演作品中的不同角色(如战士、民众等),在音乐播放时进行即兴表演。这样的鉴赏课程内容,联系了历史作品与现实生活,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音乐中蕴含的民族精神,提升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实现了美育与德育的有机融合。

2、项目式学习模式

项目式学习作为新形势下重要的教学手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完成真实项目来获取知识和技能。在中职音乐鉴赏课程中,教师可以设计系列探究性项目,引导学生主动收集资料、分析作品、创作展示。这种模式符合杜威“做中学”的教育理念,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项目式学习尤其适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可将音乐鉴赏与专业技能培养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例如:在鉴赏流行音乐的时候,教师便可以设计“校园音乐制作人”的项目活动。将学生划分为 4 人小组。选取某流行音乐流派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代表作品的创作特点;使用数字音乐软件或 AI 辅助功能,创作 1 分钟原创作品。最终展示各个小组的成果,由专业教师和企业音乐人担任评委。该鉴赏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跨学科协作能力,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做中学”的特色。

3、数字化教学手段

数字化教学手段为音乐鉴赏课程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通过运用 AI 音乐分析、虚拟现实(VR)、交互式音乐软件等技术,可以突破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实现音乐可视化、互动化教学。这种新兴的科技教学,在新形势音乐教学中得到了重视。中职教师在开展音乐鉴赏课程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将数字化技术进行合理运用,提升教学的效率和趣味性,将抽象的音乐知识具象化,实施个性化教学,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

例如:教师可以建立“智能音乐实验室”,在鉴赏交响乐这类歌曲时,运用多项数字技术对交响乐的旋律、和声、结构等进行理解;运用 VR 设备让学生“走进”维也纳金色大厅,360 度全景体验交响乐演出;运用体感技术,让学生通过手势指挥虚拟乐团,实时感受不同指挥速度带来的音乐变化。这种可视化的数据教学,可以使学生清晰的感受音乐中的高潮铺垫技巧,有助于学生开展个性化的听力训练,根据错误自动推送补充学习内容。这种科技手段极强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精准化教学,还能为音乐鉴赏课程的现代化转型提供相应的范例。

三、结束语

在新形势下的职业教育改革浪潮中,音乐鉴赏课程作为美育的重要载体,其教学研究和实践创新具有深远意义。教师通过对中职音乐课程内容、教学策略的探索,落实情境教学、项目式学习、数字化手段,提升中职音乐鉴赏课的有效性,强化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艺术表现力,将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协作、专业技能、人文素养,深化信息技术与音乐教育的融合创新,构建智能化、个性化的学习支持系统。这种创新性极强的中职音乐鉴赏课程,将为培养德艺双馨的新时代技能人才作出更大贡献,谱写美育新篇章。

参考文献:

[1] 姜凯丽 . 多维创新视角下中职音乐鉴赏教学改革与优化研究 [J]. 艺术大观 , 2023, (28): 115-117.

[2] 林巍立 . 基于中职音乐鉴赏课程的思政建设与实践探究 [J]. 新课程 ,2023, (09): 17-19.

[3] 陈晓丹 . 论音乐鉴赏在中职学生素质教育中的美学价值 [J]. 现代职业教育 , 2018, (06):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