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高端装备制造业现场工程师人才需求调研分析
蔡强 邓祥周 李真 王全景
1.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 山东滕州 277599 2. 山东建筑大学 山东济南 250101
引言
随着《山东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2018-2025 年)》的深入实施,枣庄市依托其产业基础,正加速从“中小机床之都”向高端数控机床产业基地转型,并与济南、青岛形成产业协同效应。为精准对接产业需求,课题组通过实地调研枣庄市及周边地区 20 余家大中型装备制造企业及 3所高等院校,聚焦现场工程师的岗位能力缺口、培养体系短板及校企合作机制,旨在为区域职业教育改革与产业升级提供数据支撑与策略建议。
一、调研结果与分析
(一)现场工程师人才需求特征
调研数据显示,枣庄市高端装备制造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呈现以下特征:
1. 复合型能力成为核心诉求
8 8 . 7 % 的企业将机械零件加工岗位列为首要需求, 7 9 . 0 % 的企业强调产品创新设计能力的重要性, 7 2 . 5 % 的企业对产品装配与调试岗位提出增量需求。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对现场工程师的能力要求已从单一技能操作转向“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的复合型能力。企业技术负责人指出,智能化生产线要求工程师具备跨部门协作与问题解决能力。
2. 新兴领域人才缺口显著
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推广,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数字化工艺设计等岗位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调研发现, 6 5 . 2 % 的企业表示工业机器人集成工程师的招聘难度最大,而数字化工艺设计岗位的供需比仅为 1:4.3,暴露出职业院校在专业布局上的滞后性。
(二)职业教育体系的结构性矛盾
1. 创新能力与职业素养培养不足
企业反馈显示, 9 3 . 5 % 的受访者认为现有员工创新能力不足,难以适应技术迭代需求。 3 0 % 的毕业生因职业期望与现实落差选择离职,反映出职业规划教育与职业素养培养的缺失。企业人力资源总监指出,毕业生动手能力达标,但缺乏独立解决方案能力。
2. 课程体系与产业需求脱节
尽管职业院校课程设置覆盖传统制造岗位需求,但在新兴技术领域存在明显断层。工业互联网、智能控制等数字化课程占比不足 1 5 % ,且实训内容滞后于企业实际应用。企业技术专家建议,需增加实践性课程并延长实训实习时间。
3. 校企合作深度不足
尽管 8 5 % 的企业表示愿意参与校企合作,但现有合作模式多停留在订单培养层面,缺乏共建实训基地、联合开发课程等深度合作。企业参与动力不足的原因在于激励机制缺失及师资双向流动渠道不畅。
二、反思与改进建议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建议职业院校、本科院校与企业建立“三方协同”育人机制,明确三方职责:职业院校负责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培养,本科院校提供科研创新与系统思维训练,企业主导岗位能力实训与职业素养塑造。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以设备、技术、资金等形式参与职业院校建设,共建“校中厂”或“厂中校”,实现教学与生产无缝对接。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建议实施“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方面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养,通过企业实践、技术培训等方式提升其专业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引进企业技术专家充实教师队伍。同时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机制,将企业实践经历、技术研发成果等纳入考核指标。
(三)完善实践教学条件,创新实训管理模式
针对实训条件不足的问题,建议加大投入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按照企业真实生产环境配置设备,营造企业文化氛围;与本地优质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将部分实践教学环节放在企业完成;积极运用虚拟仿真技术,解决高危、高成本实训项目的教学难题。在管理方面,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确保实训基地高效运行。
(四)深化校企合作,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建议选择区域内技术领先的企业共建高水平实训基地,实现设备、技术、师资等资源的共享。合作内容可以包括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培养师资、共同开展技术研发等。同时积极探索“校中厂”、“厂中校”等新型合作模式,让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此外,职业院校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面向企业开展技术培训、技能鉴定等服务,增强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
针对毕业生职业发展问题,建议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课程体系,邀请企业专家开展职业讲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同时要与企业合作建立继续教育平台,为毕业生提供技能提升和学历晋升通道。职业院校还可以联合企业建立毕业生跟踪机制,及时了解毕业生发展状况,为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三、结论
本次调研系统分析了枣庄市高端装备制造业现场工程师的人才需求现状,揭示了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之间存在的主要矛盾。调研结果表明,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企业对复合型、创新型技术人才的需求。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建议,包括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实践教学条件、深化校企合作等。未来,枣庄市职业院校应当紧密结合区域产业发展特点,进一步细化培养标准,优化课程体系,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文章备注:山东省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课题编号 2023JXY221);2024年度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24595);山东省高端装备制造刘春联技能大师工作室项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