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三位一体
何燕玉
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第二实验小学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教育方式也在不断革新。在众多的教育改革尝试中,“教-学-评”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因其科学性和实效性而受到广泛关注。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是其未来学习与发展的基石。因此,将“教-学-评”三位一体的理念融入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还能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教-学-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前言:在当今教育领域,“教-学-评”三位一体的模式正逐渐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旨在探讨这一模式如何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构建一个互动、合作、反馈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技巧,从而实现教育目标的同时,也为学生开启了一段探索语言魅力的奇妙之旅。
一、教学设计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选取适宜的阅读材料。好的阅读材料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难度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应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便于他们理解和接受。此外,教学目标需明确界定,涵盖知识掌握、技能培养以及情感态度塑造等多层面。以《白桦》为例,教师首先应全面了解该诗歌的文化背景及其艺术风格,并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征和个人偏好来挑选合适的辅助资料。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体会诗歌意境并产生情感共鸣,可以通过展示与白桦相关的图像资料或视频片段,甚至组织实地探访附近的白桦林,使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这种树木的独特魅力。另外,适当引入一些基础自然科学概念,如植物生长规律、白桦树的具体特性及其生态价值等,有助于增强课堂内容的知识性和趣味性[1]。
教学目标设置方面,首先,要让学生能够掌握《白桦》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叶赛宁及其创作风格,并初步认识白桦树的相关科学知识。其次,教师要通过朗诵、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同时训练他们使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和描述自然现象的能力。最后,通过本课的学习,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的良好习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实现全面发展。
二、学习活动
学生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采用小组协作、角色扮演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深化他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2]。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教师能够促进学生的思考过程,教会他们如何从多个视角剖析问题,进而培养其批判性思维技能。此外,开展诸如读书俱乐部、故事分享会之类的课外阅读活动,也是丰富学生文学体验的有效途径之一。以《海上日出》为例,首先可以让学生们分组讨论文中描绘的重要场景,例如日出前海面的变化或是太阳升起时的壮观景色;各组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特定角度来解读文本,比如自然风光的细腻刻画、作者情感世界的探索或作品中隐含的意义分析。接着,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进一步启发学生探讨作者为何偏爱于在大海边观赏日出这一行为背后所承载的情感寄托及人生哲理,以此训练学生学会全面而深入地看待事物的能力,提升其批判性思维。
随后,为使学生能更真切地体验到文本所描绘的情境,可以组织一次角色扮演活动。学生们可根据个人兴趣选择成为文中的人物,比如旁观者、渔民或旅人,通过模拟对话或内心独白的形式来传达他们对于日出景象的感受与思考。此类实践活动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技巧,而且能够在互动过程中加深其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多个角度欣赏日出的独特魅力。
此外,教师能够策划一系列课外阅读活动,例如围绕“自然与美”这一主题开展读书交流会,激励学生们分享他们所读过的描绘自然风光的佳作。或是举办一场名为“我的日出故事”的叙述会议,在这里学生可以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日出时刻,并通过写作或绘画的形式将其记录下来。这些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还能够激发他们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创作欲望,促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留意周围的世界,培养观察力和创造力。
三、评价方式
教师要采用多元化评价体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重视其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例如,采用观察记录、成长档案袋等方法可以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展及其个人特长。对于那些进步显著的学生,应给予及时的认可与奖励;而面对遇到挑战的学生,则需要耐心地指导,协助他们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以《小英雄雨来(节选)》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详细的观察记录来捕捉课堂上学生们的各种反应,比如他们对故事内容的兴趣程度、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以及与同学合作的态度等方面的信息。此类观察资料有助于教师更深入地理解每位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和个人特质,从而为实施个性化的教学策略提供有力支持[3]。
针对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色的学生,教师应当及时提供积极的反馈与支持。这可以通过公开赞扬他们在班级中的努力和成就来实现,或者给予一些小奖励以资鼓励。这样做不仅能增强这些学生的自信心,还能够激励其他同学,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同时,对于那些在学习上遇到障碍的学生,教师需要展现出更大的耐心与关心。通过个别指导、小组合作等方法,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比如,当学生对《小英雄雨来》中某些较为复杂的故事情节感到难以理解时,教师可以建议他们多次阅读相关部分,并结合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进行解释;甚至还可以观看同名电影的相关片段来辅助理解。关键在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们勇敢面对挑战,教导他们如何有效地寻找资源并利用这些资源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结语:“教-学-评”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它不仅关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更重视对整个学习过程的评价与反馈,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我们不仅能够看到学生阅读技能的显著提升,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其终身学习的习惯。这不仅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一次有益补充,也是对未来教育趋势的一种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1]丘冬梅.“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路径探究[J].教师,2024,(14):30-32.
[2]吴梅均.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评”一体化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4,(03):33-35.
[3]俞秋枫.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J].考试周刊,2024,(05):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