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关注作业设计,落实减负提质

作者

冯敏

重庆市北碚区红岩小学

摘要:作业设计在语文教学中有十分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多维度视角,深入探索语文作业设计的优化路径,积极致力于丰富作业形式。本文旨在挖掘具有高度实践价值的作业设计思路,以此充分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显著强化教学反馈效果,从知识积累、能力提升、思维拓展等多个层面全方位推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助力语文教学质量跃升至更高水平。

关键词:语文教学;作业设计;减负提质

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作业为学生提供了将所学知识进行实践运用的机会,有助于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作为巩固环节,作业能够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强化记忆,为后续的学习筑牢基础。一份设计精心且合理的作业,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转化为自身的能力,还能开启学生潜藏的学习潜能,引导他们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一、明确作业目标,增强作业实效

(一)紧扣教学重难点

作业目标的设计应紧密围绕当天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这样才能使作业具有针对性,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例如,在学习古诗词时,如果教学重点是诗词意境的理解和表现手法的赏析,那么作业就可以围绕这些重点设计。

(二)分阶段作业设计

以具体课文为例,分阶段设计作业能够更好地体现围绕单元要素进行教学的理念。比如在学习记叙文时,第一步可以布置熟读课文、梳理文章情节的作业,让学生对文章的整体内容有初步的了解;第二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朗读体会人物的情感和性格特点;第三步引导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情景剧表演,将课文内容进行改编和演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这样分阶段的作业设计,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逐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二、创新作业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融合式作业

在当今教育倡导跨学科融合的大趋势下,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将语文与其他学科知识有机融合,为丰富作业形式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例如,在语文与美术的融合方面,当学生学习故事性较强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美术作品的形式来展现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可以让学生画出小女孩在大雪纷飞的夜晚,一次次地擦亮火柴,幻想那些美好的画面。通过这样的创作,学生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还能锻炼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将语文的文字美与美术的视觉美相结合,从不同角度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

(二)多元主体作业

从作业完成主体的角度出发,将个人作业与小组作业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小组作业能够极大地增强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在合作过程中,学生们相互交流、彼此启发,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激发更多的创新思维。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从不同视角理解知识体系,还能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三)实践拓展作业

让学生完成综合实践作业,让语文学习从书本走向生活,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运用语文知识。在学习《高山流水》这篇课文时,组织学生聆听同名乐曲,通过优美的旋律感受伯牙与子期之间深厚的友情,体会文章所传达的情感。

三、推行作业分层设计,满足个性需求

(一)基于差异分层

对于理解能力强、思维活跃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更具挑战性的作业,如让他们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度解读,分析作品的时代背景、文化内涵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启示等,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而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作业则应侧重于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基本能力的训练,如字词的拼写、句子的仿写、课文的背诵等,帮助他们夯实基础。

(二)分层作业规划

针对不同层次学习情况的学生,设计相应难度的作业是分层教学的重要步骤。

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拓展阅读、文学作品赏析、创意写作等作业,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例如,让他们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并撰写读后感,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主题思想以及写作手法等;对于成绩中等的学生,作业重点应放在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应用上,如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并进行仿写。

(三)课堂分层设问

在课堂教学中,分层提问是满足不同学生需求的重要手段。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需要深入思考、综合分析的问题,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问题难度应适中,注重知识的应用和拓展,让他们在巩固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提问应侧重基础知识的回顾和简单应用。

四、优化作业评价体系,强化反馈效能

(一)拓展评价维度

完善的评价体系应该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完成作业的时间、正确率、书写情况、解题思路、创新思维等。关注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可以了解他们对知识的熟练程度和学习效率。如果一个学生花费较长时间完成简单的作业,可能意味着他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还不够扎实,需要进一步加强巩固;而书写情况则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重视书写规范,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二)依托信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借助信息化平台能够让师生更加紧密地参与到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大数据平台还可以对学生的作业进度、答题情况、错误类型等数据进行分析,为教师调整教学计划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例如,通过分析学生在阅读理解作业中的答题情况,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在某一类题型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如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偏差、对关键词句的分析不到位等,进而在后续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深化师生互动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优化作业评价的重要环节。对于有进步的学生,教师要及时指出他们的进步之处,如书写有了明显的改善、解题思路更加清晰等,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在作文批改方面,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教师可以针对作文中的优点,如立意新颖、结构严谨、语言生动等进行详细的分析,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优势所在;同时,对于存在的不足,如错别字、语句不通顺、论证不充分等,也要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高质量的语文作业设计,才能让语文作业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有力助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全面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在未来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应不断探索和创新作业设计的方法和策略,让语文作业焕发出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张晓滕.基于大观念视角的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3.

[2] 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 [J]. 全球教育展望,2016 (4): 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