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生活实验,加强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思考

作者

方志荣

东莞市长安实验中学 523840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加强教学效果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本文从生活实验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三种策略:利用日常物品设计实验,以激发学生兴趣;创设生活化情境,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开展家庭小实验活动,促进家校共育。这些策略旨在通过生活化的实验设计和情境创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深化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并促进家校合作,共同提升初中物理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生活实验;初中物理;生活化情境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物理学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物理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中,学生往往对抽象的物理概念感到困惑和枯燥,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因此,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成为了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生活实验作为一种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方式,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

一、利用日常物品设计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利用日常物品设计实验是一种极具创意和启发性的教学策略,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利用身边随手可得的材料,如瓶子、纸张、绳子等,自主设计和构建简单的实验装置。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亲身体验物理现象,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还能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他们敢于尝试、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1]。以“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程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如线绳、易拉罐、塑料管等,制作简易的"土电话"。学生可以两人一组,每人拿着绳子的一端,易拉罐的底部放在我们的耳朵上. 通过拉紧绳子,轻轻敲击易拉罐底部,学生能清晰地听到从另一端传来的声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直观地感受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还能体会到声音需要通过介质传播。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松弛的绳子无法传声?绳子材质对传声效果有何影响?这样的探究活动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声音产生和传播原理的理解,还能培养他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提高他们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

创设生活化情境是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它能有效地将抽象的物理概念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善于挖掘学生日常生活中蕴含的物理现象,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释。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还能帮助他们建立起物理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真正感受到物理无处不在,从而树立学好物理的信心和决心[2]。例如,在“光的折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带领学生来到学校的游泳池边,让他们观察池底的物体,并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池底的物体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更浅。学生们通过仔细观察和讨论,发现这是光在空气和水两种介质界面上发生折射而产生的现象。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游泳池里的水变成了盐水,池底物体的位置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如果在不同的液体中放入吸管,吸管会出现什么样的"折断"效果?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和引导,学生能够在亲身体验中理解光的折射原理,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尝试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折射现象,如鱼眼镜、海市蜃楼等,从而加深他们对光的折射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三、开展家庭小实验活动,促进家校共育

开展家庭小实验活动是加强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途径,它能够延伸课堂教学,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促进家校合作,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通过精心设计简单、安全、有趣的家庭小实验,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家中探索物理知识,将所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独立思考的能力,还能增进亲子互动,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家庭小实验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在真实情境中学习和应用物理知识的机会,有助于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3]。在教授“熔化和凝固”课程时,教师可以布置这样一个家庭小实验:让学生利用家中的冰块、温度计、水壶等物品,观察冰块从固态到液态的熔化过程,并记录温度的变化情况。学生可以在家长的指导下,将一定量的冰块放入容器中,每隔一段时间测量一次温度,直到冰块完全熔化。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直观地观察到物质状态的变化,还能通过温度计的读数,发现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改变冰块的量,熔化时间会有什么变化?加入食盐或其他物质,熔点会发生怎样的变化?通过这样的家庭小实验,学生能够在亲身体验中加深对熔化和凝固概念的理解,培养他们细致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活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通过利用日常物品设计实验、创设生活化情境以及开展家庭小实验活动,教师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展望未来,教育工作者应继续探索和创新生活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培养具备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林文胜.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策略[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5,(01):61-63.

[2]景开华.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教具的应用[J].教育,2024,(36):63-64+67.

[3]陈更寒.基于生活实验加强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思考[J].家长,2024,(24):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