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下职业本科教育发展路径
马秋环 李书贤
青岛工学院 邮编 266300
摘要:职业本科教育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关键,在人才培养期间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两手抓的教学方式,实现人才双向促进效果,通过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方式,打造城市的有效教育联合体,推动职业本科教育的高速发展,更好地保证职业本科教育效果。在目前职业本科教育发展阶段,虽然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效果较为显著,但依旧面临多种挑战,需要通过深入探究两种教育模式的发展路径,才能实现我国高素质人才的教育培养目标,为国家发展增添全新动力。
关键词: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职业本科;教育发展;发展路径
近几年,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建设速度不断加快,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决定,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活动开展期间,需要将产教融合、特色办学、科教融汇作为办学的基本原则,不断发展和探究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效果,形成定位清晰的教育结构,保证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效果。在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期间,通过建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完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结构,对国家职业教育制度进行改善。同时,教育部门还需要建设更多本科层次职业院校,确保本科层次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效果。
一、产教融合与科教融汇的必要性
(一)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作为目前深化教育改革的主要模式,产教融合模式重点强调职业教育与产业之间的关联,以密切融合培养具备扎实专业理论与技能的人才,通过实践活动解决实际问题,提升人才的职业素养。同时,在产教融合的模式下,学校与企业能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包括但不限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计体系、教学实践活动等。通过为学生提供真实项目、实习实训、共建研发平台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能直接接触或者参与企业运营环节,提前适应行业发展需求,明确自身未来就业规划和职业发展,在专业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对专业的应用能力,以良好的适应力匹配目标岗位。此外,产教融合的教育模式,还能促进教育、人才与产业的有效对接,提升人才的创新和创造能力,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让人才的培养更符合社会发展需求[1]。
(二)科教融汇
科教融汇作为新时期全球科技改革背景下,提出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我国为加强对全新技术的挑战和应对,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制定的职业本科发展战略。在科教融汇的模式中,主要强调科学技术研究与职业教育的深入结合,在职业教育期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实践中加强学生的创造力,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重要目标,将科学技术的创新成果,成功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朝着更加高端、更具竞争力的方向推进。
二、职业本科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挑战分析
(一)职业本科教育发展现状
职业本科教育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社会各界对职业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有较高的关注。职业本科教育模式与传统本科教育模式相比,最为明显的特性是职业本科通过延长学制,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并且,职业本科教育能够进一步推进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构建,确保学生在复杂的问题情境下,可利用自身知识与技能,对实际问题进行处理,充分激发学生的技术创新思维,培养更具备扎实专业技术和实践创新能力的人才,从而满足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2]。
(二)职业本科教育挑战分析
尽管模式职业本科教育从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探索和创新,但在实际培养中,依旧面临多种挑战。尤其是在产教融合与科教融汇的方面,尚且存在多种问题需要处理。首先,校企双方在合作育人的过程中,目标定位和行为模式存在明显差异性。企业更加注重经济效益和市场导向,而学校强调基础技能在人才培养中的连贯效果,两者之间存在矛盾,都严重阻碍产教结合的推进。其次,职业院校办学理想的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职业本科教育的发展。部分学校在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双师型团队配置等多个环节中存在缺陷,无法完全适应职业本科教育的标准和要求。最后,我国产教深度融合的格局未完全建立,影响职业本科教育质量的提升,也对高等教育体系改革与发展产生制约效果[3]。
三、产教融合与科教融汇背景下职业本科教育的发展路径
(一)整合校企需求,构建共同目标
职业本科院校在与企业进行合作期间,需要深入探寻双方整合发展的实际需求,寻找共同发展的目标和战略趋势,在制定期间需要涵盖人才培训要求、技术创新需求、产品研发标准等多维度内容,只有明确校企合作的共同需求,才能为双方合作奠定扎实的基础保障。职业院校在办学期间要加深产教融合,将企业实际需求包含在企业合作中,提升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性。院校方面应当深入了解企业发展需求,并将实际需求与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结合,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保人才培养能更加符合企业实际需求,提升毕业生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并建立利益融合机制,巩固产教融合的效果,进一步落实校企共赢的目标[4]。
(二)融合各方资源,深化产教融合
职业本科院校需积极探索融合发展的趋势,将资源、技术与文化进行深度融合,在共建共享实验室、设备设施等资源的支撑下,加强科研活动的开展,提升校企双方在资源和技术方面的融合。同时,注重企业文化与学校精神的传播共享效果,将企业文化融入日常教学活动当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与人文精神。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开展技术研发、攻克哪个活动,加强院校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在资源融合与共享的背景下,解决企业发展技术问题,提升院校科研水平和能力的基础上,加强院校的社会影响力,推进企业导师制和现代学徒制的落实,开通相关课程、实训项目等,让学生能及时掌握行业全新技术,了解行业发展动态趋势,以此来调整自身未来职业发展方向。此外,院校应主动引进企业创新成果和全新技术,丰富教育教学体系,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内容,落实训练项目,以多种途径确保学生能及时掌握、了解行业动态,学习全新技术手段。
(三)推动科教融汇,培养创新型技术人才
职业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期间,要贯彻落实国家对科教融汇的决策部署,通过积极探索和不断实践,将科研活动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形成良好的互动循环效果。通过整合科研与教育资源,突破传统教育与产业之间存在的壁垒,构建创新型技术人才培养格局,以实际项目为载体,将知识传授、技术实践、产品研发紧密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理论实践活动,从中实现自我创新能力的提升[5]。同时,职业本科院校还需加强与企业、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和技术攻关活动,通过战略合作关系,学校可以及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和市场需求,精确定位研究方向,将科学研究成果进行及时转化。在科研机构深度交流与合作期间,学校能够优先引进更为先进的科研设备、技术手段,提升科研工作开展水平,进一步扩大自身在社会的影响力度,让学校在产学研一体化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构建政、企、校三方产教融合共同体
在落实产教融合的过程中,地方政府、企业与学校需建立密切、有效的合作关系,共同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地方政府需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保证资源调配的效果,为产教融合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和资源支持。企业方面需要深入参与到产教融合活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前沿技术、管理理念、实践经验融入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学校方面应当积极响应政策与制度,以培养满足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重点,借助企业丰富学生实践资源,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政府部门应搭建多元化的校企合作平台,推动企业与学校之间的深入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的格局,以创新平台、创业平台,为产教融合提供发展舞台,让学生可以在实践中锻炼自身能力,在创新中彰显个人价值。并且,完善的实践平台,还能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职场环境中技能训练的效果,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除此之外,企业应充分认知自身在产教融合中的地位和价值,积极主动参与实践活动,通过创建企业大学、校企联合等项目方式,共同建设以学校为主的协同创新平台,将企业资源、优势与学校教育进行结合,培养更加优秀的社会高素质人才。
(五)加强师资团队建设,提升教学整体质量
职业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部分,学校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效果,将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直接影响。为此,在职业本科院校教育工作开展期间,需加强师资团队的建设,以师资力量助力职业本科院校整体竞争优势的提升。在师资团队建设期间,学校应当积极寻求与知名院校、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吸引具备丰富实践经验、专业水平、技术能力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加盟教育活动,丰富职业教育的技能成果,将丰富工作经验融入教学当中,更好的提升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同时,学校也可对已有师资力量进行培养,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通过举办各类培训活动,如研讨会、专题讲座等,全面提升教师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并鼓励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学术交流会议,扩展教师在学术上的见解和事业,促进教育教学理论的更新。此外,为加强师资团队建设效果,学校可以建立激励机制和晋升机制,以此来激发教师对待培训学习的激情,实现创新精神的全面提升。在薪酬待遇体系完善与优化期间,学校可以从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对教师取得的成就进行表彰和奖励,设立多层次学术和研究岗位,在绩效考核结果之上进行动态化调整,帮助教师明确职业发展规划路线,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结束语:职业本科教育工作是适应社会建设、国家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深化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重要举措。为加强职业本科教育的建设与发展,在实际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职业院校要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将多元化课程体系、教学方式进行融合,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摸索教育模式和评价方法,实现高质量教学的目标。同时,在科研融汇、产教结合的背景下,建立高素质师资团队,为人才培养奠定充足保障,亦是目前职业本科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
市场监管行指委研究课题(课题编号SJHZZ2024008)
山东省青少年教育科学研究院就业创业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4SYB022)
青岛工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24KSZ016)
参考文献:
[1]周京,朵平,李超,杨永娟.产教融合体背景下制造业职业本科教育发展举措探索与路径思考[J].模具制造,2023,23(9):76-79.
[2]张海平,张翅.深圳建设产教融合型城市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探究——基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视角[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1(3):22-27.
[3]陆宇正,汤霓.科教融汇理念下职业本科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的价值与进路[J].职教论坛,2024,40(2):50-57.
[4]杨妍旻,周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视域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探究——以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26(5):27-31.
[5]高绣叶,裴书蕾.“一统三融”背景下高职院校科教融汇与产教融合耦合发展机制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24,45(25):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