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的策略分析
刘苗苗
通辽市科尔沁区第八中学028000
【摘要】当前,初中数学教学面临多重挑战,教学质量有待提升。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发展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应立足新的视角和实践基础,对初中数学教学改革进行探究,并创新大单元教学策略,以优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教学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课程体系的不断优化,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大单元教学模式,能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的学科素养。
一、初中数学开展大单元教学的意义
(一)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大单元教学要求教师将一定数量的知识点或技能集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单元组织教学活动。这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整合能力,能够将不同章节、不同领域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的整合,形成一个系统、连贯的教学单元。之后,教师还需要根据整合后的教学内容,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活动,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出合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这样,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反思,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大单元教学能够将零散的知识点整合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单元,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和碎片化。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整体把握,提高教学效率。通过将知识内容进行整合和重构,能够使学生在更大范围内的知识框架内进行学习,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还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获得了扎实的学科知识,还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多方面素养。
二、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的策略
(一)确立大单元教学目标,系统整合知识框架
将大单元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时,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教师要先确立大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全面覆盖知识、技能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还要满足具体、可衡量的特点。接着,教师围绕该目标系统整合知识框架,确保知识点的教学具有连贯性和有效性。为了完成对大单元全部知识点的系统性整合,教师需要对整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重构,形成具有逻辑联系的知识体系。首先,教师要对整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明确每个知识点要达到的教学程度和适合的拓展内容,并找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助于教师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后续的整合工作打下基础。其次,教师要在梳理知识点的基础上构建知识框架。知识框架应能清晰地展示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认知结构。
(二)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应用
在大单元教学中,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是两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探究学习强调学生主动参与,通过自主探究,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教师应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鼓励他们提出问题、进行实验、收集数据,最终得出结论。学生在进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提供适当的支持与指导,帮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克服困难。例如,在教学函数相关内容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探索函数的变化规律。具体而言,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引导性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合作学习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旨在通过小组合作,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他们的沟通协作能力。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应明确小组的任务与目标,确保小组成员都能参与其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角色分工,在小组中发挥各自的优势,互相学习,共同解决问题。教师则应关注小组内的动态,适时给予点拨、指导,帮助学生及时调整策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能够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相互促进。
(三)依托教学内容创新教学
大单元教学在设计之初就会从宏观层面对所学知识进行整体的、阶梯式的规划和渗透。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关注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更注重这些内容如何相互关联,共同构建起一个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每个课时的内容都被视为构成大单元的最小组成部分。这些课时内容的设计,不仅关乎学生对具体知识点的掌握,更影响到他们数学思维的培养和提升。因此,教师在设计课时内容时,需要充分考虑其在大单元教学中的位置和作用,以及如何与其他课时内容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这样的情形下,教师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创新,探索出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例如,在讲解“方程”这一大单元时,在教学设计中,课时内容被阶梯式地渗透和安排,以确保学生逐步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在初步引入阶段,教师先让学生回忆方程的概念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知识,然后通过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探索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公式,再逐步深入探索,从二元一次方程过渡到三元一次方程,再进一步推广到n元一次方程。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了更多元的方程,还逐渐理解了消元法的核心思想和应用。这种逐步增加复杂度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逐步建立起解决方程问题的信心和能力。这一设计巧妙地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使新知识的学习变得更加自然和顺畅。学生发现可以通过降次的方法将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求解,还让他们体会到了数学中化繁为简的魅力。最终研究一元n次方程,使学生对方程的理解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为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样的一系列过程,不仅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数学知识,还能有效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强化知识点回顾,构建结构化思维导图
在大单元初中数学教学中,强化知识点回顾与构建结构化思维导图不仅能帮学生巩固已学内容,还能促进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思维能力。通过知识回顾学生可以再次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且在学完大单元所有知识点后,进行整体的知识回顾,知识理解的侧重点或角度会有所不同,能帮学生从多个维度理解知识并深化对知识的认识和内化。在回顾知识点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构建结构化思维导图,先明确大单元的核心主题,将其作为思维导图的起点,再围绕核心主题梳理出所有相关的分支知识点,包括定义、性质、定理、公式、解题方法等,对于分支知识点要按照逻辑顺序或重要性进行排列。接下来,进一步分析各个分支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如因果关系、包含关系、并列关系等,并用线条或箭头在思维导图中表示出来,使关系表示更加直观。之后对思维导图进行填充,包括公式推导过程、典型例题、解题技巧等,这些内容的填充使学生在未来的复习时能快速回忆起知识点的重点内容。
结语: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大单元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整合教学资源方面显示出显著优势。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并加强评价与反馈,以充分发挥大单元教学策略的优势,为培养高素质的数学人才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姜月.基于大单元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J].读写算,2025,(05):82-84.
[2]袁碧莲.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简析[J].学周刊,2025,(06):29-31.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5.06.010.
[3]张雪飞.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的实践反思[J].中学课程辅导,2025,(04):72-74.
[4]钟海妍.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研究[J].教师博览,2025,(03):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