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跨学科融合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作者

廖麒麟

成都市龙泉驿区书房小学校 四川省成都市 610100

摘要:文章以跨学科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教师如何精准把握学科链接点、科学规划教学主题、营造真实探究情境以及实施多维成长评价。通过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学案例的具体分析,提出了学科整合、情境创设和评价反馈等教学策略,旨在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效途径。

关键词:跨学科教学;小学数学;学科整合

引言: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社会对人才培养要求的提高,传统单一学科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跨学科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范式,强调打破学科壁垒,促进知识的整合与迁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跨学科视角,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水平,也能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入研究跨学科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对于推动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精准把握学科链接点,科学规划教学主题

教师应深入研读数学教材,并结合语文、英语、科学等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寻找潜在的学科链接点。这些链接点可能是共同的知识要素、行为技能或思维方式,它们可以为学科之间的融合提供桥梁。同时,教师还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科学合理地规划跨学科教学主题。主题要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重视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

以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二图形的运动》为例,教师可以把握平移、旋转、轴对称等图形运动的数学特征,并将其与科学课程中的“发现运动的规律”主题有机结合。教师设计“图形舞会”的教学主题,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感知图形运动的基本性质,并引导他们观察生活中的运动现象,如自行车的车轮滚动、钟表的指针旋转等。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平移、旋转等图形运动特征,并尝试用数学语言描述运动规律,这一过程有助于增强数学抽象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入英语单词translation、rotation等,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概念与英语词汇的对应关系。通过精心设计教学主题,教师为学生搭建起了一个跨学科探究的平台,有利于他们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营造真实探究情境,激发多元思维碰撞

跨学科教学应注重为学生营造真实的探究情境,让他们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主动建构知识。教师要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操作和体验探究的机会。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思考,通过小组合作、头脑风暴等形式,让不同学科背景下的思维方式充分碰撞,激发思维的火花。这种跨学科思维的交流和融合,不仅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也能培养他们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以“图形舞会”主题为例,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模型或多媒体演示软件观察平移、旋转、轴对称等图形运动的过程,让他们直观感知图形运动的特点。接着,教师提出问题:“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运动现象?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列举出身边的各种运动实例,如旋转门、飞镖运动、工艺品上的对称图案等,并尝试从不同学科视角分析它们的运动特征。数学小组重点探讨运动中的位置、方向、轨迹等要素,科学小组分析运动的原因和规律,美术小组观察运动过程中轨迹的美感。各小组的发现在交流碰撞中得到整合提升,学生逐步构建起跨学科的知识框架。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让他们总结在探究过程中如何运用数学、科学等学科知识分析问题的一般方法,从而提升元认知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三、实施多维成长评价,深化学习迁移运用

跨学科教学评价应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等多维度的成长表现。教师不仅要看重学生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更要重视他们在实践探究中的过程性表现,如信息收集、问题分析、团队合作、交流表达等,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同伴互评,帮助他们客观认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2]。此外,教师还要将评价延伸到课堂之外,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知识迁移运用的情况,考查他们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图形舞会”主题教学中,教师可以制定多维度的评价量规,考查学生在数学概念理解、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表现。在学生展示小组探究成果时,教师要重点关注他们分析问题的逻辑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释科学、美术现象的灵活性。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评等形式,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是否深入、探究方法是否合理。同时,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开放性作业,如让学生在家中寻找更多平移、旋转、对称的实例,并尝试用数学方法加以分析解释,或者让他们在美术课上创作一些基于对称、旋转原理的装饰图案。教师应及时评价学生在这些拓展性任务中的表现,促进知识在不同学科和生活情境中的灵活迁移运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跨学科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需要教师准确把握学科链接点,创设真实的探究情境,实施多维度的评价机制。通过精心设计教学主题、营造探究氛围、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的努力,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跨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灵活运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还需要不断加强学科间的深度融合,创新教学方法,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婷婷.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策略[J].亚太教育,2024,(21):43-45.

[2]施春玲.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探究[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4,(10):20-22.